美国人在巴黎 老佛爷百货,美国人来了! 巴黎是他们的目标 Jun 2nd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在这幅卢森堡花园的画中,萨金特对巴黎的喜爱一览无余 The Greater Journey: Americans in Paris. By David McCullough. Simon & Schuster; 544 pages; $37.50. Buy from Amazon.com 《伟大的历程:美国人在巴黎》,戴维.麦卡洛著,西蒙&舒斯特出版社,544页,37.5美元 “当美国的善者去世时,他的灵魂升入了巴黎”,19世纪的波士顿智者托马斯.戈尔德.阿普顿曾如是说。戴维.麦卡洛的新作不断勾起人们的回忆:美国人对巴黎的热爱,早于一些文坛巨子—比如海明威、詹姆士.鲍德温--抵达这座“光明之城”前的一个世纪便已开始,阿普顿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角色。从创作《最后的莫西干人》的詹姆士.费尼莫尔.库珀,到因发明电报而广为人知的画家塞缪尔.莫尔斯,凡是游学巴黎的美国人无一不被其魅力所俘虏,“穷其一生,美国人也从未看过这般的公园和宫殿,也从未尝领略过如此繁多、如此隽美的桥梁。” 相比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巴黎在艺术、科学和医药方面都走在前沿。莫尔斯是蜚声美国的艺术家,28岁,在接到为门罗总统绘制一幅肖像画的任务时,他表示必须前往法国,称“没有去过巴黎,我作为一个画家的教育是未竟之业”。渴望改进,正是促使麦卡洛先生写下此文标题“伟大的历程”的由来。因横穿大西洋,需先乘帆船,而后才坐上轮船,路途中往往险象环生。 麦卡洛先生曾2度问鼎普利策奖,故事处理手法娴熟。其中一章描写了巴黎的医学院校和医院,从他写的内容上看,先进美国许多。访法的美国学生获得了充足的机会,得以像检查男性病人一样检查女性病人,可谓意外之福音。在美国,情况并不是这样,很多女人宁愿死也不愿意让男内科医生检查她们的身体。 还有一章提起了现在矗立在纽约的海军上将大卫.法拉格的巨型雕像,当时奥古斯都.圣.高登斯(别被名字给欺骗了,他可是货真价实的美国人)在巴黎工作室创作它时是如何的细致入微。约翰.辛格.萨金特及其他艺术家纷纷前往巴黎以求完善技巧,对他们的画作,麦卡洛先生都报以似曾相似、动人至深的理解。 但麦卡洛先生更是个历史学家而不是艺术批评家——考虑到他的书一直从1820年延续到19世纪末,这一点更是明显,因为正是法国实行君主制和爆发革命的动荡期。关于1870-71年围攻巴黎和接踵而至的巴黎公社梦魇的描写尤为精妙。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段报告文学的真正英雄既不是艺术家,也不是作家,而是Elihu Washburne,这位在1869-1877年间担任美国驻法大使的前共和党议员。Washburne从未接受过如何当外交官之类的培训,但事实证明他是美国利益的坚定守护者:巴黎遭到围攻时他为美国人的逃离准备护照;巴黎公社横行的两个月内他表现出了勇敢刚毅。麦卡洛先生幸运的找到了Washburne那个期间的日记,此书中最精彩的两个章节都是基于它栩栩如生的记述。 麦卡洛先生让他的故事只写到20世纪初,即使美国人对巴黎恋慕如旧。但是美国人只要生活在巴黎就能变成真正的巴黎人吗?似乎不太可能。如圣.高登斯所写:“来到此地,是一场奇妙的境遇。惊奇,身边常在,最奇之处在于我发现自己骨子里还是一个多么纯粹的美国人”。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Books and Arts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4 17:32 , Processed in 0.0845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