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专栏
商业教授走向国际
商学院的全球化速度可谓奔逸绝尘,总的来说算是好事 Jun 9th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商人们乐于指责商业院校的教授。如果是英国人,他会形容他们纸上谈兵;如果是德州人,则会控其光说不做假把式。但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这些教授们拥有着满满当当的真材实料。过去的十年里,商业教育比商业本身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彻底。这不但关系到它自己的权利(商学院是桩大生意,而且是全球精英的培训基地),还影响大局,因为其他的学术界极有可能跟风。
很多商业院校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建立了校园,源于法国的欧洲工商学院便是其领头羊。早在2000年,它就在新加坡建起了豪华校园,拥有自己的专职教师。学生无论是在新加坡还是法国都可以开始进修MBA,还可以在两国之间转换学习。大概有35-40%的学生属于“转换生”,快比得上“浪子”的数目了(转换生指在某个校园开始学习但在另外的校园肄业的学生,浪子是指总有段时间呆在国外的人)。其他的大型学校业已为他们的行政工商管理课程设立了海外校园,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
缺乏资金实力或者没有设立海外校园意愿的商学院另有所选。利用学生们高涨的热情,在春假期间和国外伙伴合作开课的学校为数不少。例如上海的中欧国际商学院就和哈佛商学院和沃顿商学院合作教授E-MBA课程。它们还引入了“全球经验需求”的概念,比如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就要求所有MBA一年生至少花7周时间在海外工作。
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的招生也在全球化。2008年,美国主要的55个MBA(金融时报的排名显示如此)课程学生34%是外国人,欧洲top55个课程中外国人占到85%(外教的数字在美国为26%,欧洲为46%)。小一点的机构也在努力国际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院估计,2007年几乎四分之一海外学生进修的课程中商业位居首位。
同时,新兴经济体成立商学院的形势可谓如火如荼。国际商管学院促进协会计算出全世界超过13000所学校提供商业学位,其中中国和印度就占了2700所,它们几乎都是1990年后创建的。1997年,大学只设有74门新的商业课程,到了2007年竟达641。新兴市场中的佼佼者为了自身发展决意走向国际(至少走向区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招收的外国人比例从2002年的10%上升到2009年的40%,并且希望将其打造成东方的常青藤。
突如其来的商业教育全球化自然有其弊端。最明显的莫过于质量控制:市场上不乏万灵油推销员,隔着半个地球,极难辨识。全球化也在推高商业教育本已过高的成本。派遣学生去国外,开展国际性研究,在无国界的劳动力市场聘请顶尖教授,样样都是烧钱的事儿。最糟糕的是,全球化意味着管理术语,从“360度的思维”到“战屡阶梯”,像禽流感一样跨越了国界传播。
商学院大放厥词说不同国家的人的混合在一起强迫学生扩展视野,质疑假想。他们夸大其词了。口音和肤色差异不一定代表世界观的差异。无论他们来自何方,所有的MBA学生往往是通晓多国语言的国际人。如果一个国际人在各大洲都能碰到其他国际人,可能会让他误以为世界上基本都是和自己类似的人组成。事实并非如此。
尽管如此,全球商业教育带来的利远大于弊。商业正在全球化,世界500强在新兴国家的市场占有率5年内从2005年的8.2%上升到2010年的17.4%,翻了5番。商学院别无他法,只能有样学样。其中翘楚将其高标准四处推广:西班牙IESE在其他15个国家建起了商学院;中国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加纳成立了一所学校。当地的大学一般选择因地制宜,莫斯科商管学院Skolkovo在MBA教程中强调反腐。全球化也赋予更多选择,新加坡本国只有4所大学可以颁发商业学位,但是新加坡人可以通过当地某种特许经营的70所国际机构获取。
多一些全球化,少一些美国化
随着商业教育变得更加全球化,它慢慢去了些美国味,直到最近这个领域被讲授美国实例的商学院主导。现在美国大学在策略课程里谈到的个案分析,外资公司是主角,这已形成特征。而为GMAT(美国学校用来选择学生的一个工具)奋斗的亚洲人,2001年还有81%申请留学美国,到2009年降至67%。
一个全球化商学院超级联盟正崭露头角,包括几个欧洲的,亚洲的,还有美国的。所有都投入无处不在的无情师资和生源争夺。(一出高价者最高领导随传随到)MBA热潮正在全球化:从波士顿到北京再到班加罗尔,宇宙未来的掌门人成长的时间都用于从管理理论的智慧之泉【注释一】汲取养分,深深浅浅,不得而知。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Business
注释一:In Greek mythology, the Pierian Spring of Macedonia was sacred to the Muses. As the metaphorical source of knowledge of art and science, it was popularized by a line in Alexander Pope's poem "An Essay on Criticism" (1709).
Pieria, where the sacred spring was situated, was a region of ancient Macedonia, also the location of Mount Olympus, and believed to be the home and the seat of worship of Orpheus and the Muses, the deities of the arts and sciences. The spring is believed to be a fountain of knowledge that inspires whoever drinks from it.
本文由译者 echo.chan 提供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