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 Finance and economics - Economics focus.mp3 经济聚焦 金融高压政策 战后的政府曾一度通过限制储蓄者的投资渠道削减债务。但今天那种方法已经愈发艰难。 Jun 16th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在经济危机留下的后遗症中,堆积如山的主权债务或许是最难以解决的。在发达国家中,债务水平达到占GDP90%的水平已经司空见惯。负债累累的政府面临尴尬的选择。伴随着经济的去杠杆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更加困难。令人厌恶的紧缩性经济政策很轻易的就会打击复苏。债务违约被认为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状况。政治家们正在寻找更简单的出路。 还有另外一种模式。二战之后,很多国家在没有造成违约或者实施令人痛苦的紧缩政策的情况下快速的削减了债务但。例如,英国的债务水平从1945年占GDP的216%降到10年之后只占GDP138%的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未来的五年中,英国的债务占GDP的预期水平只会降低三个百分点,即使其实行严厉的紧缩政策。为什么以前在战后能够如此容易的削减债务? 这是通货膨胀的功劳。1945到1980年间负的实际利率削减了政府的债务。储蓄者将自己的货币存入银行,然后这些资金再以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水平借给政府。而后,政府再以比最初借款时较少的资金归还给储蓄者。储蓄者承担了实际上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损失,这也导致了政府预算平衡的改善。问题的奥秘在于储蓄者为什么会接受长期债券糟糕的回报率。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Carmen Rinhaert和马里兰大学的Belen Sbrancia最近工作论文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金融高压政策。这个单词最初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用于指责新兴市场抑制增长的政策。但是这两位经济学家将其用于形容发达国家战后通行的政策以及通过控制国内市场来弥补政府债务的行为。 布雷顿森林体系对汇率和资本的管制阻止了国内的储蓄者到国外寻找更高的回报。较高的准备金要求也迫使银行将储蓄用于购买诸如政府债务的安全资产。对银行借款利率的上限确保储蓄资金以较低的利率借给政府。由于这一政策的副作用不可忽视,其并不必然被用来减少债务。由于当时这一体系到处盛行,也就减轻了要求政府放弃这一政策的压力。 金融高压政策效果显著。在实际利率为负的那几年中,英国和美国将其债务占GDP的水平减少了3%到4%。像意大利和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他们的年利率在5%以上。实行这一政策的十年效果显著。笔者估计,从1945年到1955年这一政策将美国的债务负担减少了50%,从占GDP的116%降到占GDP的66%。负的实际利率相当于征收占GDP6.3%的税收。如果实行这一政策,在不实行紧缩政策的情况下,到2013年就足以将美国的预算扭亏为盈。 曾经导致战后金融高压体系的不稳定条件再次发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断升高。为了提高银行的流动性,像英国金融监管局的监管机构要求银行提高他们持有的政府债券的比例。关于银行资本的新的巴塞尔3协议仍然给了政府债券相对于其他资产的特权,促使资产流向主权债务,即使面对其利率低于市场回报率的可能。从1981年到2007年的实际利率几乎总是正的。从07年至今的一半时间的利率趋于负值。 那些绝望的政府更加铤而走险。爱尔兰政府拿国家养老基金开刀以满足其融资的要求。欧洲的领导者正在考虑采用教科书似的高压政策来延缓对希腊债务的评估。欧洲银行都面临国内重新调整持有的希腊国债的压力。 新兴市场的金融体系更加守旧。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主要的金融体系高压者。对银行系统的严厉监管以及对于资本流动的严格限制使中国领导者能够人为贬低人民币的价值。尽管中国面临庞大的财政支出,但是对于储蓄者潜在的税收并没有使政府债务变的庞大。 不要抓住这根稻草不放 尽管战后的这种金融高压政策需要对投资的干预,但是政客无疑看到了它的吸引力。幸运的是, 与过去相比,而今的金融市场更加自由和多极化。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在通胀的压力下倒塌,发达国家开始了30年的金融自由化过程。而今的资本能够迅速容易的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高回报率的投资。西方的新的监管政策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同时,中国也正在放松他的金融监管。 单独的金融压制政策并不足以解决债务危机,通胀也是必须的。日本的例子表明,老龄化社会会以牺牲年轻人为代价陷入长时期的低增长而不是迫使老龄者的消费增加以刺激经济。最重要的是,政府停止举债。即使在一个金融高压的体系中,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也不是可以完全避免的。大多数经济体都必须继续艰难的削减财政。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2 04:10 , Processed in 0.06610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