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政策 经济脱轨 虽然美国从衰退中复苏缓慢地令人失望,政策制定者怀疑其它货币或预算刺激的优点 013 Briefing - American economic policy.mp3 Jun 16th 2011 | WASHINGTON, DC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这个月,美国将努力争取两项经济里程碑。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或QE---通过用新造的货币来购买债券而放宽货币政策---将渐近尾声。策划用来刺激经济的“量化宽松”政策(QE)恢复将达到两周年。 然而,没有人会在美联储下周会议上对两周年进行纪念,而官员往往肯定会重申债券购买的6000亿美元计划将于这个月底结束。因为所有应用于经济的货币和财政刺激计划,经济复苏一直使大家失望异常。虽然再度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去年承诺在雇佣和消费方面加速方面令人沮丧的重演以失败而告终。 自2009年6月金融危机结束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平均2.8%, 大体上是其长期趋势。经历这么严重的衰落之后,通常这速度要快得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距自2009年底以来一直困在了5%左右(见图表1). 从某些角度来讲,情况甚至更糟糕。通过合计收入而不是消费来计算,现在的经济相比于2006年大不了多少。有工作的工薪阶层人口的比例还是低于经济衰退低谷时的比例。 直至十二月还是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首席经济顾问的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这个星期警告说,美国正在经历类似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时迷惘十年的中途点上。那时美国决策者们曾敏锐地向日本人告诫如何摆脱困境。时任财政部官员,现在是财政部长的蒂莫西·盖特纳(Tim Geithner)曾因需要更多财政刺激而向日本同行施压。曾是学者,现为美联储主席的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曾把日本银行未能处理通货紧缩称为“自我瘫痪”案例。 日本的教训 确实,美国对其自身的经济危机和衰退的最初反应借鉴了日本的教训。自奥巴马上台以来,大约已经投入1.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美联储把利率降至了接近零,然后,两轮的量化宽松政策(QE),购买了2.3万亿美元的政府和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 但最近,美国领导人所显示出的不想改变的迹象正是他们当初痛斥日本的原因。奥巴马先生已经建议延长十二月颁布的雇员社会安全税的削减,但他和共和党人最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削减预算赤字。积极支持量化宽松政策(QE)的美联储官员对此不再感兴趣。 自从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一直认为他们有责任使用宏观经济政策来减少失业率。这个职责就被编纂在1946年的就业法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历史学家布拉德•德隆(Brad DeLong)说道,从此以后,“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宏观经济运作情况的政府就是一个失败的政府。” 后来,政策制定者们了解到,假如这意味着用不景气的货币政策刺激通货膨胀或用公共借款排挤私人投资的话,他们就不能追求更高的就业率。现在这两项没有一项发生。对进一步刺激缺乏欲望同一种信念有着极大的关系,特别是共和党人。在目前范围内的干预既无效又危险。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納(John Boehner)说道:“我们的许多问题可以追溯到一个错误的信念...就是经济能被控制或微观管理。”该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竞争领先者米特•罗尼(Mitt Romney)说道,在6月13日的候选人辩论中,奥巴马先生“没有创造经济衰退,但他使得经济衰退越来越糟糕而且延续时间越来越长。” 那些观点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约翰•泰勒(John Taylor)的学术支持。泰勒先生从查考经济小病到可断言的,以原则为基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放弃。 他认为,小乔治•布什和奥巴马总统的紧急援助和财政刺激以及美联储的紧急贷款和量化宽松政策(QE)激起了经济瘫痪的不确定性。他相信削减深层次开支将彻底改变这种影响并因此引起私人消费和经济增长。 对于这一点,当利率接近零时,只有微弱的经验方面的支持。一个强有力的事例反对进一步财政宽松政策来自彼得森研究所的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在她与美国企业研究所工作的丈夫文森特•莱因哈特(Vincent Reinhart)研究的15次经济危机中,政策反应差别巨大但结果并不大:持续时间长的,低标准增长。理由就是这些危机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过多的债务只能通过长期的去杠杆作用来纠正。在这点上,美国家庭已经作出了一个表率作用,但他们的债务仍然远远高于2000年以前的趋势(见图表2)。莱因哈特夫人认为更多的财政刺激只是延缓了必要的调整,因为这只是用数目更大的公共借款取代了私人债务而已。 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已经提醒了各国政府,那就是沉重的公共债务将冒不仅仅是排挤私人投资的风险。在极端情况下,沉重的公共债务可能引起政府破产。 在美国,考虑到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希腊式危机的可能性很低,但不为零。以现在的趋势,美国的债务正在不可持续地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截止到2016年,美国总的政府赤字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远远高于债务稳定的舒适程度。政府赤字中没有一件事物将是经济周期的产物(见图表3)。 更多财政刺激的优点在奥巴马政府内已经进行了激烈地辩论。曾是奥巴马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克里斯蒂娜•罗默(Christina Romer)认为,凭借提高就业率和收入,短期财政刺激减轻偿还债务对家庭的压力,而不成熟的紧缩可能恶化疲软增长和去杠杆化作用的周期。 由于去年罗默夫人(Mrs Romer)和萨默斯先生(Mr Summers)离开了白宫,然而,截然相反的观点已经取得了。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官员再次告诉记者,政府对削减赤字的重点是要保持信心。这可能更多是作为经济优惠声明而对政治现实的一种认可(承认)。白宫正在谈判在未来10-12年1万亿到四万亿美元之间的削减赤字来获得共和党对提高联邦债务限额达成协议。如果不提高限额,财政部将无法支付8月2日到期的一些帐单。 奥巴马总统的顾问仍愿意把短期财政刺激与长期紧缩政策配合起来。最近,高级官员已经建议延长去年十二月达成协议的一年的工资税削减计划。因为这个计划将于2011年底满期。萨默斯先生(Mr Summers)也要求削减雇员工资税。政府官员认为无论是短期财政刺激还是长期紧缩政策都将是未来十年内削减财政赤字以及提高债务最大限额等一揽子计划中的一部分。但是,目前还不清楚共和党人是否会合作。 债券购买的界限 当美联储下周开会时,几乎可以肯定,它会保持其债券购买量不变。它将取代到期的债券,但这并不标志着量化宽松政策(QE)的第三轮。这主要是因为形势比去年秋天开始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要不紧迫的多。那时私营就业增长已经明显减缓而且核心通货膨胀(即,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已经降到少于1%。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美联储2%的非官方目标。量化宽松政策第二轮(QE2)(或它的预期)有着要求的效果:它最初降低了国债收益,消除了通货紧缩的担心,鼓励投资者参与高风险资产的投资,诸如股票等,并压低了美元汇率。 美联储官员认为现在经济的疲软反映了对日本供应链和较高汽油价格的干扰,这两项的影响正逐渐消失。他们认为,增长应该在今年下半年反弹至3%以上(以年率计算)。核心通货膨胀率五月份上升至1.5%。假如通货膨胀率回落,经济继续停滞不前,美联储可能考虑再次放宽政策。可以用各种方式这么做。比如,为长期利率设置一个明确目标,把未来的债券购买集中在特定到期日或重新启动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的购买。 但,对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政策(QE),限制性规定设得很高。利益会得到限制而成本将比以前高得多。这将使得美联储最终收缩其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复杂化。美联储的一些官员担心当利率上升时(虽然那不会影响其运转),其持有的债券可能失去价值。 政治的强烈反对将会非常激烈。量化宽松政策第二轮(QE2)遭到了来自国外,国会山共和党人以及美联储内部的剧烈批评。有些共和党参议员把量化宽松政策第二轮(QE2)提出作为阻止奥巴马总统对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在美联储的任命。(一个没有提出的理由就是对民主党人阻止小布什总统提名的围追堵截。) 只要量化宽松政策第二轮(QE2)不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相抵触,美联储官员可以对政治置之不理。然而,他们担心对量化宽松政策第二轮(QE2)的强烈反对可能发挥了一部分作用,尽管在商品价格方面作用很小---通过削弱美元汇率和汇集投机资金到另类资产和迟迟没有收紧自己货币政策的央行新兴市场。 由于财政和货币政策两者接近了其极限,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同样在寻求其它的,更低息的方式来刺激增长。他们同意减少监管将有所帮助。然而,只要让货币和信贷流动通过经济而言,监管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前进。在去年多德-弗兰克法下,银行面临计划用来防止滥用和高风险贷款的新规则。美联储的一位官员已经建议,规模最大,风险最高的银行可能必须持有资本14%的资金,远远高于新国际协定---第三次巴塞爾協定(Basel 3)所达成7%的标准。 杰米•戴蒙(Jamie Dimon) 摩根大通集团(JPMorgan Chase)的老板在6月7日的会议上当面对质伯南克先生,说这次危机已经关闭了金融体系中最危险的组成部分,从肆无忌惮的按揭经纪人到资产负债表外的投资手段。“现在我们被告知甚至将会有更高的资本金要求…而且我们知道还有300条规则。有谁费心研究所有这些东西的累积效应呢?” 伯南克承认没人会费心。“这实在太复杂了。” 他指出,除此之外,当务之急是防止另一场危机。 由于财政和货币选择被封锁,美国政策制定者可能已经限制了前进的方式。但是,记住这段旅程开始的地方,他们全然不想重走老路。 印刷版| 精粹2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4 21:34 , Processed in 0.24411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