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机构
终身裁判
降低金融机构对评级的依赖不是件容易事 Aug 13th 2011 | NEW YORK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权等级一事,沃伦巴菲特并不讳言他的异议,他认为美国的债权甚至可以达到“AAAA”的级别。这位世界最知名的投资人可能看不上某些评级机构的某些观点,但要注意,他可是他们的老东家了。巴菲特的控股公司持有标普主要竞争对手穆迪 12.5% 的股份(3 月 31 日前统计数据),是穆迪最大的股东。
巴菲特显然知道,虽然所有政客都决心剪除评级机构的羽翼,但是当前的评级三巨头(排名第三的是规模较小的惠誉)仍将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而权利在哪里,金钱就将涌向哪里,穆迪的营业毛利就达到了35-40%。激进的投资者正催促标普母公司麦格希进行拆分,把包括评级在内更有前景的部门从增长缓慢的出版部门独立出来。
评级机构承担的恶名一部分属于自作自受,另一部分确却是无辜受累。2001 年安然破产,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评级机构难辞其咎。在距今更近的按揭危机事件中,评级机构更是名声扫地,由于它们向众多堪称定时炸弹的结构化按揭产品授予 AAA 评级,导致了事态的恶化。
然而评级机构在国家债务方面的一贯表现明显要好得多。去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评级是衡量主权违约风险的较好指标。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所有违约国家至少在违约之前的一年,信用评级就被评级机构调到了垃圾的级别。如今的欧洲危机中,评级公司更是在债券市场意识到违约风险之前几年,就开始降低欧元区外围国家的信用评级。
然而人们仍有些不太客气的问题要问。有些人诧异,标普怎么会把美国的等级定得比深陷欧元崩溃危机的法国还低。近年来,标普倾向于先于竞争对手降低主权国家信用评级,让人们不禁怀疑它的标准是否太严格(见图)。平心而论,标普确实在尽量试图解释影响其决策的要素,但是却没有说清楚这些要素的相对权重。研究公司 CreditSights 的 Glenn Reynolds 评论说该评级机构巨头提供了张“配料单,但却没有菜谱”。而标普调低美国信用评级三天后,又声明说可能会保留某些州和地方政府的顶级评级,只要它们证明能够应对联邦福利减少等问题即可。此举令市场大为惊讶。
追根溯源,三巨头能对债券市场施加如此的影响力,是因为它们及另外七家规模更小的机构是“国家认可”的评级机构。如此一来,它们就拥有了半官方监管机构的身份,并能把它们的判断渗透到监管银行、保险商和基金的规则中。例如,评估资产标准时要用到评级,中央银行有关抵押资格的规则也要使用评级,欧洲救援提案的主要考量依据就是评级机构将会如何定义主权违约风险。
在私有合同中也时时出现评级的身影:想想 AIG 降级后,其衍生产品购买方提出了多么巨额的额外担保要求吧。美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养老基金都在投资章程中规定,只能购买经过评级三巨头评分的债券。
长期以来,评级越来越经常成为监管活动的参考,再加上竞争有限,便形成了一个“近乎‘铁饭碗’的市场,没有人有动力在评级质量方面一较高下”,IMF 评论说。更糟糕的是,评级还导致了所谓的悬崖效应:即资产降级(或可能降级)时,尤其是降到投资级别以下时,人人都会争先恐后地离场。
很明显,解决之道就是割断监管与评级的联系,并加强竞争。金融稳定委员会在 20 国集团的金融政策中发挥着协调作用,它已要求标准制定者和监管者想办法从银行资产、基金持有、保证金贷款协议等事项的监管规则中剔除评级因素。美国的 Dodd-Frank 法案要求在两年内删除或以其他“合适”参数替代评级。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已为此目标提出了多项修改方案,涉及方面包括证券注册、货币市场基金及券商资产标准等。日本和阿根廷也降低了对外部评级的依赖。 评级进入负面观察名单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些评级业的公司高管也支持这些举措。标普的老板 Deven Sharma 称就算没有监管机构的批准,仍然会有买家购买公司的分析。以上举措推行后,评级业在遭受责任诉讼时,也可以更理直气壮地说“评级仅仅是种见解,受到自由言论法的保护”,过去人们对这种说法一直颇为嘲讽。
然而要找到评级的替代品并非易事。有人建议使用信用违约掉期价格,但是这种做法也会加剧市场的动荡。还有人建议对以往债券发行量规定最低限额,但是该做法对较小型的实体不利。监管者仍在征集建议,找出如何在银行资产规则中使用评级以外的方法评估风险。
即使现在没有替代评级的万全之策,撕毁“国家认可”特令,让任何达到基本标准的公司参与到竞争中来也是官方最好的选择。可喜的是,新竞争者已陆续开始进入竞技场,其中有公司调查机构 Kroll,也有金融信息公司 Bloomberg。(经济学人的姊妹公司经济学人信息部也是开展主权评级的机构之一。)位于新兴市场的评级机构也有望扩张自己的影响力(虽然中国大公国际在 8 月 2 日将美国的评级调到比 AAA 低五个等级时,并没有人多么在意)。
危险在于,即使规则中已经消除了评级因素,许多机构投资者可能并不情愿自己开展信用分析,而是将继续依靠三巨头的工作。这样选择看起来理所当然,其实却是受虐狂才会做的选择。因为评级的最大受益人并非长期债券投资者,而是利用这套系统将错误评级的债务转嫁到投资人身上的华尔街公司们。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Finance and Economics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5-1-15 17:38 , Processed in 0.07604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