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社论 查看内容

[2011.08.27] 卡扎菲穷途末路

2011-8-28 07:48| 发布者: Somers| 查看: 6216| 评论: 35|原作者: migmig

摘要: 卡扎菲的倒台将改变利比亚、中东和北约
利比亚残局

卡扎菲穷途末路


20110827_LDP001_0.jpg

卡扎菲的倒台将改变利比亚、中东和北约


Aug 27th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005 Leaders - End-game in Libya.mp3


利比亚六个月以来反叛行动的高潮不仅通过卫星电视转播,还通过手机短信传递。8月21日,在武装叛军进入首都的黎波里、占领国家电信公司之后不久,他们向数以百万的手机用户发送了“自由利比亚万岁”的短信。然后,他们向每个账户充值约40美元,并恢复了该国的互联网连接——在反叛开始时,利比亚的互联网就被中断了。

当天早些时候,在电视台工作人员的伴随下,在载歌载舞的人群的欢呼声中,成千上万来自西部和南部的战士涌向防卫极其薄弱的的黎波里。他们受到了藏匿在郊区的叛军、以及从海路而来、北约飞机运输而来的军队的帮助。在此前举办过无数次支持旧政权集会的绿色广场,的黎波里人撕下统治利比亚42年、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独裁者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的画像。利比亚海岸线另一端的叛军大本营班加西被烟花点亮,成百上千的人们在街头庆祝胜利。(请看
文章

不过战斗还远未结束。在《经济学人》交付印刷之时,忠于独裁者的军队依然在的黎波里使用重武器激烈抵抗。看上去他们精心组织,甚至声称让叛军入城是在谋划之中。这似乎不大可能。现在叛军已经控制了首都的大部分地区。卡扎菲已经被包围了,他的统治毫无疑问已经终结。忠于卡扎菲的部下只控制了这个人口分散国家的少量城市。在北约的帮助下,叛军应该能击溃他们或者达成投降谈判。

胜利的意义


卡扎菲上校的倒下——不管他最终是被审判、被杀或是被迫流亡—— 都将给支持叛军的中东和西方国家带来福音。而对利比亚本身,这一含义尚不清晰,而对利比亚本身,这一含义尚不清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卡扎菲的拥趸们是否会解散、保持武装还是同意放下武器。想要成为基于规则的民主国家——各个叛军组织的既定目标——利比亚人必须避免伊拉克式的叛乱,以及新统治者之间的纷争。

利比亚没有宗派分歧,这是有利条件之一。利比亚民族相对同一,不过在长达40年的压制下抱怨丛生。考虑到利比亚缺乏人身安全,复仇暗杀、部落冲突和大规模掠夺四起。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和阿富汗塔利班的倒台表明,暂时的权力真空会导致长期的社会动荡并破坏一个正常运作国家的形成。

利比亚解放运动对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影响看上去更清晰了。这儿的关键问题在于废除暴君。这将鼓舞叙利亚人的士气,在那儿,改革派起义正在进行之中。这同样会重新鼓舞埃及人和突尼斯人——他们在数月之前推翻了自己的独裁者,但是还在努力解决宪法改制问题。利比亚将为阿拉伯之春注入新的动力——使人们燃起希望:数十年停滞和压制亦会寿终正寝。

利比亚同样会对北约产生影响。人们期望这个曾经挫败过(苏联)红军的军事同盟在数日内粉碎卡扎菲上校不堪一击的部队。然而,北约却耗了5个月、出动飞机17000架次。这让北约尴尬?一点也不会。到目前为止,北约打了一场好仗(不久前是谁说“陷入困境”来着?),考虑到各种情况,北约正以最好的方式取得胜利——大部分由利比亚人自己取得的胜利。叛军进入的黎波里之际,地面上并无西方士兵的踪影(尽管有一些特种部队)。北约空袭以及友好海湾国家的武器供给帮助了叛军。但是跳入战壕参加战斗是利比亚人自己,这为他们数月之后的治理国家的合法性添了一笔。

有理有节


利比亚战争拖延如此之长让人意外,不过这是双方采用战术导致的结果。卡扎菲上校之所以负隅顽抗至今,是因为他的战斗不择手段。北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其飞行员有选择地进行投弹,使附带的损失降到最低。不管前政权的宣传人员如何说,空袭导致的平民伤亡数少之又少。指挥战役的英国和法国将军们,正确地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截断卡扎菲部队供给上面,成功地拖垮了他们。

最重要的是,北约避免了“偷摸使命”——这一令现代军事力量的担心的事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北约地面部队将沿飞行员路线展开行动的迹象——他们在阿富汗是那么干的,2001年对塔利班的空袭只是让力量薄弱而又四分五裂的反对派接管政权,后来又需要援救。利比亚或许依然需要和平部队,不过目前为止没人情愿承担北约这一任务。

对利比亚进行有限干预的道德和法律并未像许多批评家预测的那样分崩离析,尽管如果利比亚被叛军控制、西方被迫出兵之后这一情况或会改变。3月,当支持卡扎菲的军队扬言摧毁班加西之时,为挽救这座城市,西方国家组建广泛联盟。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争吵,但是美国人、北欧人、土耳其人、海湾阿拉伯人并没有像上校期望的那样解散(在伊拉克问题上,他们确实散过)。与之相反,北约发展出一种新的迫切需要的做法。

利比亚战役是美国首次退居二线的联盟战役。欧洲人——除了一些可耻的例外——担起了这一重任。这种在选择情况下的分工将是未来行动的模板。但这不能作为自由主义干预回归的标志。喀布尔和巴格达的痛苦教训将比任何的黎波里取得的胜利更让人铭记在心。


使用互动“旋转木马”来浏览《经济学人》用图形描述的关于中东动荡的报道


接下来将会怎样?许多人会推翻言过其实的卡扎菲上校,但在卡扎菲之后的清理工作中还需要更多的人手。西方能够提供许多技术知识——比方说恢复遭损毁的石油基础设施。联合国可以派遣和平检查员,好让卡扎菲的支持者消除疑虑。如果需要的话,其他阿拉伯国家应该提供和平部队。与此同时,北约可以对空袭展开调查,表明只是导致少量平民丧生。

正如在叛乱中一样,繁重的任务还是将由利比亚人自己完成。从叛军转型来的统治者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人身安全,防止混乱和劫掠。接下来应该是组成真正代表人民的政府,首先可能是来自各地区社区领袖组成的全国论坛,以显示包容性。有关和解,叛军们此前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为表明他们他们也打算这么做,并减少卡扎菲支持者的反攻,他们应该邀请一些卡扎菲的效忠派加入到他们的政府当中。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那些做出巨大牺牲、不久将按照要求放下珍爱武器的反对派战士出现不满,正义必须得到伸张。如果被活捉,卡扎菲必须在利比亚或海地的国际法受到审判。总的来说,卡扎菲在利比亚受审最好,利比亚人为未来担负起越多的责任越好。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Leaders

 
 
感谢译者 migmig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migmig 2011-8-27 19:22
本帖最后由 migmig 于 2011-8-28 19:36 编辑

欢迎点评。

南方周末:
卡扎菲誤判了什麼?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542
卡扎菲倒了。

2011年8月24日,当占领阿齐齐亚兵营的反叛者四处搜寻着卡扎菲住所的稀罕物之时,卡扎菲只能通过录音讲话表达自己的强硬,称自己撤出了首都的黎波里,而撤退只是一种战术安排,他还号召全民起来抵抗反对派。但卡扎菲所说的全民抵抗迄今没有发生,恐怕也再难上演。卡扎菲王朝已经终结,仅留的悬念只是卡扎菲会像萨达姆一样被拎出地洞,还是会像“南联盟三奇”那样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或者干脆像本·拉丹那样被击毙。

令一部分人意外的是,在的黎波里“陷落”的最后时候,没有连天的炮火,没有残酷的巷战,此前利比亚国家电视台上殊死保卫领袖的誓言,也被证明只是浮云。

进入21世纪以来,曾经的新兴民族国家,在那些被称为“独裁者”或“领袖”的领导人中,卡扎菲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有穆巴拉克、本·阿里,还有更早的萨达姆。相比其他人,卡扎菲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他在位42年,让人几乎忘记了他是何时成为这个国家的领导人的。

“绿色广场”曾记得那个27岁青年的荣光,更见证了他荣耀的顶峰。仅仅在两年前,利比亚庆祝革命胜利40周年之际,这里搭建起了巨大的舞台,竖起了卡扎菲巨大头像,全国狂欢了一周,而庆祝的核心主题就是对卡扎菲的感恩,参与庆祝的民众用最夸张的语言来称颂他的英明和成就。

他在国内接受内地万民称颂的同时,在国际上的处境也如沐春风。在“9·11”事件后,卡扎菲以一个180度的大转身,一改此前反美急先锋的角色——他第一个要求缉拿本·拉丹,并向美国表示哀悼;2003年,他宣布对洛克比空难承担责任,并付出了巨额赔偿;随后,他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6年5月与美国恢复邦交;2007年10月,利比亚重返联合国安理会;2009年,卡扎菲重新登上联合国的讲坛。彼时的卡扎菲如鱼得水,他甚至幻想着成为非洲的精神领袖,率领着非洲子弟兵抵抗“大国”对非洲的殖民。

一切到此戛然而止。在卡扎菲登上联合国讲坛一年多时间后,2011年2月15日,受包括突尼斯和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动荡局势影响,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发生了反政府暴动。

从当时的情况看,双方的实力确实相差太大。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的卡扎菲可能以为,轻轻松松就可踩熄这帮怎么看怎么像乌合之众的叛军。接下来的国际干预或许也没能让他动摇。毕竟,他曾经独抗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从它的狂轰乱炸中多次掸掉灰尘,重新骄傲地站在他的人民面前。

他拒绝了反对派让他下台,拒绝了非洲联盟提出的和谈,也拒绝了国际社会给他最后的体面,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强硬。

他忘记了,这已经不是他年轻时那个刚刚建立起的崭新的国家,一切都充满了无限希望与可能的时代,不是他组建人民大会让众多部落都能够分享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时代,也不是通过简单的发展经济,向民众提供廉租房和公费医疗就能够让人们心怀无限满足与感激的时代;更不是只要他站出来,人民就会自动和他站在一起的时代。

长期被吹捧已经让他高度自恋,越来越远地脱离现实。他已经很难听到真话,经过42年对异见的清洗,反对者都走向了地下。至于人民,卡扎菲可能以为,实现了人均GDP一万美元,加上廉租房和公费医疗就能让他们不吭声。但他错了,人民最终看到了石油收入并没有落到老百姓的口袋里。正如一个利比亚人帕格特对记者说的:“普通利比亚人并没有从经济改革中得到好处”,“绝大多数受益者依然是有权有势的精英”。而且,一个现代社会的人,不会仅仅满足于恩赐的温饱。卡扎菲或许忘记了艾森豪威尔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人民只要温饱就能够满足,他们还不如呆在监狱里。”

卡扎菲最大的误判,应该是他没有想到国际干预会如此强势。不得不说,此次国际干预模式是一种新创造。二战后,鉴于法西斯极权的惨痛教训,联合国得以成立。这使得一个国家残酷对待自己的民众不再是“家事”,关起门来虐待孩子的家长,已不能被文明的邻居所接受。联合国的章程实际确立了这种国际干预的正当性,“国际执法”越来越多地成为了现实。这让萨达姆和卡扎菲们始料未及。

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还是卡扎菲们转变得太慢?



李绍先:阿拉伯正在尝试第三轮复兴

2011-08-25 08:48
环球时报
http://opinion.huanqiu.com/roll/2011-08/1944814.html
摘要:对于今年年初开始在中东、北非爆发的大变局,笔者认为,从历史看,这实际是阿拉伯世界最新一次探求民族复兴的努力和尝试。

作者:李绍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对于今年年初开始在中东、北非爆发的大变局,学界有很多解释,笔者认为,从历史看,这实际是阿拉伯世界最新一次探求民族复兴的努力和尝试。


  众所周知,从伊斯兰教创始的公元7世纪到公元9世纪中期,是阿拉伯民族的鼎盛时期。当时阿拉伯帝国不仅统一了阿拉伯半岛,而且势力延伸亚非欧三洲。那个时候的全球贸易几乎操纵在阿拉伯商人手里,阿拉伯半岛是世界科学文化中心,阿拉伯人是最受欢迎的先进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直到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最终灭了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民族从此一蹶不振。


  近三四百年来,西方文明无疑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但这并非等于说,所有人都满意和服从这样的安排。对于有着历史自豪感的阿拉伯人来说,无论是西方近现代的殖民,还是冷战后美国主导中东、颐指气使,甚至在海湾战争后“异教徒”军队大举进入阿拉伯半岛,都让他们受到深深伤害。今年4月,笔者曾就中东北非变局请教一位土耳其高官,他的解释是:世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而所有文明发展的轨迹都是“螺旋型的”,最终都必然要复兴。


  阿拉伯人探求民族复兴的脚步其实一直没有停止。二战结束以来,这样的努力和尝试曾经有过两次:第一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埃及纳赛尔革命为代表的民族民主革命,以推翻由西方扶植和委任的封建政府为主要方式,一时间“打得皇冠落满地”。在这期间,纳赛尔曾寻求统一和复兴阿拉伯之路。埃及曾先后与叙利亚和利比亚合并,而开罗一度被誉为“中东的首都”。但这次努力最终随着纳赛尔的去世和此后诸多中东领袖接班人之间的争权而告失败。


  第二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盛极一时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受到贾迈勒丁•阿富汗尼的原教旨主义理论影响,一批阿拉伯政治家开始号召“从宗教中找出路”,来实现民族复兴。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是这一轮民族复兴尝试达到的高点,所谓“阿拉伯人伊斯兰复兴运动之花的果实结在了波斯人的伊朗”。笔者认为,后来出现“基地现象”、“拉登现象”都是这波阿拉伯民族复兴浪潮最终走向异常极端的产物。事实证明,从宗教中找出路,不能帮阿拉伯人实现民族复兴。


  眼下中东北非的大变局应被视为二战后阿拉伯人探求民族复兴运动的第三次浪潮。这次尝试与前两次相比有很多新内容,其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与前两次尝试都是由社会精英阶层发起并组织不同,这次探求民族复兴的尝试是由草根民众自觉发起的,因此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不可阻挡的特质。表现在对外政策上,阿拉伯民众要求自主、独立的意识凸显了出来,过去几乎所有阿拉伯政权都亲以亲美、民众情绪和意志被压抑的状况有所改变。通过这次中东北非的大变局,现在所有阿拉伯政权都不得不与美以拉开一定距离。


  第二,这次尝试是不偏激的。与很多分析人士的预测不同,在中东北非此次大变局中,几乎看不到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影子,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也明显降低了“姿态”,以迎合这次以非宗教性色彩为主流的运动。事实上,穆斯林兄弟会已经组建政党准备参加今年秋天将举行的选举,成为一支温和的伊斯兰参政势力。这种情况并非埃及一家,突尼斯复兴运动(前身也是穆斯林兄弟会)已成为当前突国势力最大的政党,他们也明显经过自我改进,标榜以土耳其执政党为榜样,融入世俗政治。这种以宗教迎合政治的情况,即所谓“政治伊斯兰”,是阿拉伯人探求民族复兴的一种新趋势。


  从外因来讲,以“脸谱”、“推特”等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是中东、北非这场政治大地震得以爆发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但阿拉伯青年只是利用了西方的行为方式,未来阿拉伯世界的分权化,未必是美国想要的,它将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现在谁都不知道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和发展模式会是什么样,可以肯定的是:强人政治在阿拉伯世界是行不通了,照搬西方模式在阿拉伯国家也不可能成功。将来的阿拉伯式民主政治,一定是适合阿拉伯社会现实的方式,一定是得走阿拉伯人自己的道路。


  在国际政治层面,很多人并没有看清这是阿拉伯民族的一次自我复兴的尝试,而是延续了趁阿拉伯世界动荡之时“跑马圈地”的习惯思维。欧洲很想借机扩大自己在中东、北非地区的影响,一些欧洲学者还提出与美国“划分势力范围”的非分之想,即以埃及为界美国负责以东部分(西亚)、欧洲“承包”以西国家(北非)的设想。但实际上,欧洲国家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能力都严重不足,暂时腾不出手来的美国也不可能允许欧洲染指其在中东事务中的独家主导权。其他如俄罗斯等,虽随机应变、也有心重返中东,但更是有心缺力,最终还是不得不随波逐流罢了。


  此次阿拉伯探求民族复兴的尝试必将对美国在中东的利益造成空前挑战。美国不可能放弃中东,现在它急需修补由于阿拉伯大变局而“坍塌”的美国主导下的中东秩序,但囿于国内经济深陷债务危机,国外又尚未完全脱离伊拉克、阿富汗战争泥潭,美已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轻松摆平中东了。阿拉伯世界大变局将在相当程度上牵制住美国“战略东移”的脚步,这对当下正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中国,或许是一个好消息。


  一般认为,美国在这轮中东北非运动中“有得有失”,失的是对中东的控制力,得的是“民主”终于在阿拉伯扎了根,“颜色革命”有了新标杆。但事实是,埃及的民主政权远未到建立之时,伊朗军舰已经通过苏伊士运河。这次运动处处体现的是阿拉伯人对民族命运的独立思考,而不是对西方民主的呼应和膜拜。当今世界上,阿拉伯民族面临的发展困境可能是绝无仅有的:简单地说,是极端僵化的政治体制、极端畸形的经济结构、极端年轻化的人口结构遭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结果。因此,推测中国会随之出现“茉莉花革命”,恐怕只是一些西方学者的一厢情愿。道理很简单:阿拉伯民族已经到了历史选择的关口,他们要解决的是“不发展”问题,而中国面临的是发展中的问题。就像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中一再证明的,发展中的问题将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引用 248051069 2011-8-28 00:35
谢谢楼主分享啦~!
引用 Sophia2011 2011-8-28 00:44
楼主翻的不错,学习了。

有些小地方,如下:

第一段,

millions of mobile-phone users
成百上千的手机用户
“成百上千的手机用户”是不是少了点?

第二段,

thousands of fighters
成百上千
“成百上千”好像还是少了些?

绿色广场,的黎波里人
绿色广场,黎波里人(去掉“的”字)

a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celebrated in the streets
成百上千的人们在街头庆祝胜利
“成百上千的人们在街头庆祝胜利”还是太少了些吧?似乎习惯用“成百上千”这个词语呵?

引用 Sophia2011 2011-8-28 01:11
第三段,

troops loyal to the dictator still resisted fiercely, using heavy weapons inside Tripoli.
忠于独裁者的军队依然在的黎波里使用重武器激烈抵抗
忠于独裁者的军队依然在的黎波里使用重武器强烈抵抗(区别好像不大?)

even claiming that letting the rebels into the city was a ploy
甚至声称让叛军入城在谋划之中
甚至声称让叛军入城是在谋划之中

The rebels now control large parts of the capital
现在叛军以及控制了首都的大部分地区
现在叛军已经控制了首都的大部分地区
引用 Sophia2011 2011-8-28 01:12
本帖最后由 Sophia2011 于 2011-8-28 01:17 编辑

第四段,

The implications for Libya itself are less clear and in part depend on whether Qaddafi loyalists will disperse and keep their weapons or agree to disarm.

原译:而对利比亚本身,这一含义尚不清晰,并且在部分上取决于卡扎菲的拥趸们是否会解散然后保持武装或是同意放下武 器。

“拥趸们”这个词语一看,没明白什么意思,只好查了字典,才明白这个“趸”字。感觉这个字好是好,但是有些生僻,恐怕大部分都得查字典。

另外这句译文是不是太长,可否在中间断一下句呢?

试译:而对利比亚本身,这一含义尚不清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卡扎菲的拥趸们是否会解散、保持武装还是同意放下武器。
引用 Sophia2011 2011-8-28 02:34
本帖最后由 Sophia2011 于 2011-8-28 02:35 编辑

第八段,

pro-Qaddafi forces
卡扎菲部队
亲卡扎菲部队

第十段,

The moral and legal case for a limited intervention in Libya has not come undone as many critics predicted, though that may change if the country implodes under rebel control and the West is forced to deploy troops.

原译:对利比亚进行有限干预,该国的道德和法律并未像许多批评家预测的那样分崩离析,尽管如果利比亚被叛军控制、西方被迫出兵之后这一情况或会改变。

试译:虽然如果在叛军控制下,国家崩溃了,而西方被迫出兵,这一情况或许会改变,但是,正如许多批评家所预测的那样,由于有限的干预,利比亚的道德和法律方面并没有毫无希望的被破坏掉。

undone
adjective  [not usually before noun]

1 (especially of clothing) not fastened or tied
Her blouse had come undone.

2 (especially of work) not finished
Most of the work had been left undone.

3 (old use) (of a person) defeated and without any hope for the future


引用 Sophia2011 2011-8-28 03:03
第十二段,

The West has much technical expertise to offer
西方能够提供许多技术专门技术
西方能够提供许多技术知识

technical expertise 技术知识 【英汉大词典】

最后一段,

At the same time, justice needs to be seen to be done to avoid disaffection among rebel fighters who sacrificed much and will soon be asked to give up cherished weapons.

原译: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在那些做出巨大牺牲、不久将按照要求放下珍爱武器的反对派战士出现不满,正义必须得到伸张。

试译: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做出巨大牺牲、而且不久将被要求放下珍爱的武器的反叛战士出现不满,正义必须得到伸张。(一点点改变)

Done. 如果出现错误,请楼主海涵!
引用 微言大义 2011-8-28 03:21
本帖最后由 微言大义 于 2011-8-28 13:51 编辑

The moral and legal case for a limited intervention in Libya has not come undone as many critics predicted

has not come undone似乎是个双重否定=肯定

试译:有限介入利比亚所引起的道德及法律问题,并未如许多评论家预测的那样得以解决。



你们是正确的。

引用 migmig 2011-8-28 07:23
微言大义 发表于 2011-8-28 03:21
The moral and legal case for a limited intervention in Libya has not come undone as many critics pre ...

come undone  好像不是得以解决的意思。
undone是被毁灭、未完成的意思。
引用 migmig 2011-8-28 07:42
Sophia2011 发表于 2011-8-28 03:03
第十二段,

The West has much technical expertise to offer

1millions of
thousand of
hundred of thousands of.你的提醒很到位。
2pro-我翻成“支持”了。
3的黎波里是个地名。
4阅读很仔细,谢谢。
引用 Somers 2011-8-28 07:55
卡扎菲上校的倒下——不管他最终是被审判、被杀或是被迫流亡—— 都将给支持叛军的中东和西方国家带来福音。而对利比亚本身,这一含义尚不清晰,而对利比亚本身,这一含义尚不清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卡扎菲的拥趸们是否会解散、保持武装还是同意放下武器。想要成为基于规则的民主国家——各个叛军组织的既定目标——利比亚人必须避免伊拉克式的叛乱,以及新统治者之间的纷争。
引用 cocaine1711 2011-8-28 08:48
向楼主学习
引用 林木木 2011-8-28 09:24
回复 migmig 的帖子

头次看版主翻译这么长的文章呢~

1.rebels
看到这个单词的时候就在想,是不是应该翻译成“反政府武装”呢,因为说叛军,总觉得有点讽刺意味……

2.They appear to be well-organised, even claiming that letting the rebels into the city was a ploy.
原译:看上去他们精心组织,甚至声称让叛军入城是在谋划之中。
试译:他们似乎受到过精心组织,甚至声称让叛军入城是一项策略战术。

3.这一含义尚不清晰,
含义换成“意义”怎么样?呼应“胜利的意义”?

4.in part depend on whether Qaddafi loyalists will disperse and keep their weapons or agree to disarm.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卡扎菲的拥趸们是会解散、保持武装还是同意放下武器。
“否”字去掉会不会好些?
引用 林木木 2011-8-28 09:48
回复 migmig 的帖子

Revenge killings loom, as well as tribal conflicts and large-scale looting, given the lack of physical security at the moment.
------------------------------------------------
原译:考虑到利比亚缺乏人身安全,复仇暗杀、部落冲突和大规模掠夺四起。
不知道是不是以上原因才导致缺乏人身安全?
引用 林木木 2011-8-28 09:59
回复 migmig 的帖子

原译:考虑到利比亚缺乏人身安全,复仇暗杀、部落冲突和大规模掠夺四起。

但是这么说感觉总像是话没说完一样……
个人观点………………
引用 razin 2011-8-28 10:34
本帖最后由 razin 于 2011-8-28 10:35 编辑

equivalent of $40 to all accounts  不是直接重美元吧!美元不是利比货币单位。价值40美元。建议这里最好说清楚

Earlier in the day, thousands of fighters had rushed from the west and south into the surprisingly lightly defended city, accompanied by television crews and cheered on by dancing crowds. They were aided by rebels hiding in suburbs, troops arriving by sea and NATO aircraft

多亏了藏匿在郊区的反对派支持者(叛军读起来贬义吧!),从海上而来的援军 及北约空袭的支持,成千上万来自西部和南部的战士才能在电视台工作人员的伴随下,在人们载歌载舞的欢呼声中涌进防卫薄弱的的黎波里。

Benghazi, the rebel capital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country’s coastline, was illuminated by fireworks as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celebrated in the streets
当成千上万的人们沉浸于街头的欢庆之中,班加西,这一位于利比亚海岸线另一端的反抗军总部也闪耀在花火之下。

given the lack of physical security at the moment
考虑到利比亚缺乏人身安全                ——少了此时

Many hands toppled Libya’s bombastic colonel. Even more will be needed to clean up after him
    利比亚人民会搜捕时过境迁的卡扎菲上校 ,而彻底清除卡扎菲残余势力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

. The first priority of the rebels-turned-rulers must be physical security to
从叛军转型来的统治者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安保措施

To show they mean it and to lessen the chance of a pro-Qaddafi revolt, they should invite a few loyalists to join their government
。。。。。前卡扎菲支持者的反攻。。。。。

the more responsibility Libyans take for their future, the better
利比亚人为未来担负起的责任的越多,对利比亚的发展便会越有利


引用 林木木 2011-8-28 10:37
本帖最后由 林木木 于 2011-8-29 06:28 编辑

唉!后重建也是个大问题啊………………

题外话………………
引用 微言大义 2011-8-28 13:29
回复 微言大义 的帖子

我是错误的
引用 冯超晓丽 2011-8-28 15:44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n The Hague” 应该是海牙国际法庭吧,

查看全部评论(35)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2 05:14 , Processed in 0.07653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