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季刊 查看内容

[2011.09.03] 粒子"药"

2011-9-5 16:33| 发布者: Somers| 查看: 6268| 评论: 0|原作者: endwaiting

摘要: 利用人体自然信号系统使纳米颗粒载体更加准确的投递抗癌药物
粒子"药"

利用人体自然信号系统使纳米颗粒载体更加准确的投递抗癌药物
Sep 3rd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attach]38002[/attach]

几十年来,医生一直用遏制恶性细胞的药物来治疗癌症。不幸的是,这种化学疗法在使用的同时也会杀死很多良性细胞。在最近几年,一种载体颗粒的使用使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善。这种几纳米大小的药物载体颗粒可以被”量身定做“,使其只在靠近肿瘤的内环境条件下释放出携带的药物,从而减少对机体的附带性损伤。然而,即使这样,这种方法也并不尽如人意。通常,只有约1%的携带药物能够(运输并接触到肿瘤细胞)发挥药效。

然而,麻省理工学院(MIT)的Sangeeta Bhatia和Geoffrey von Maltzahn希望能改变这种缺陷。正如他们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Nature Materials)上的论文所述,通过授权纳米载体颗粒的交流能力,药物的运输成功率可以增加40倍。在人体中,受损伤的组织细胞可以通过某个自然通信系统传输凝血信号,受到这个自然通信系统机制的启发,他们设想可以利用这个系统来运送药物到肿瘤细胞,并且证实了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当机体遭受损伤之后,受损伤之处会分泌一种被称作”通知蛋白“的分子。这些分子会”通知“血液中的凝血剂,并聚集起两种在血液中循环的成分----称为血小板的细胞碎片和称为纤维蛋白原的可溶性蛋白分子。同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这种纤维状的蛋白质分子会聚拢血小板并将其连接成层状以阻止流血

这两位研究人员设想他们是否可以“盗用”这一凝血系统使之在需要药物作用的地方聚拢药物携带纳米载体颗粒。他们意识到,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两种类型的纳米载体颗粒,“信号纳米载体颗粒”(Signalling nanoparticles)和“受体纳米载体颗粒”(Receiving nanoparticles)。“信号纳米载体颗粒”(Signalling nanoparticles)和“通知蛋白”分子有着类似的功能-----标记药物作用位置。随后,“受体纳米载体颗粒”(Receiving nanoparticles)则像血小板一样被聚拢,但其功用是传输药物而不是伤口止血。

研究团队使用微小金杆菌作为“信号纳米载体颗粒“。肿瘤血管通常有直径介于100到200纳米之间的非典型性孔道,完美的孔径大小非常适合聚拢杆菌以标记肿瘤(位置),从而使金杆菌载体颗粒在肿瘤处表现出聚集的趋向性。一旦杆菌(载体颗粒)到达目标位置(肿瘤),研究团队便在肿瘤的大体位置激发一束调制后可被杆菌载体吸收的激光,随后这束激光便在杆菌载体聚集的(局部)部位被杆菌转化成热量。(热量)产生的局部组织损伤足以激发凝血系统工作。

(这个方案)精巧的一点就是携带药物的受体纳米载体颗粒,它们被“镶嵌”上和纤维蛋白相连的蛋白质分子碎片,并(伴随纤维蛋白)连接到(血小板聚拢连接成的)止血层,而这一(血小板)止血层正是在杆菌纳米颗粒载体(吸收转化激光)产生热量导致组织损伤的同时形成的。也只有在造成损伤的时候纳米颗粒载体才能释放出携带的药物。 按照Dr Bhatia 和 Dr von Maltzahnt的报告所说,最后的结果是一个效率40倍于单纯使用纳米载体颗粒的运输系统。并且,至少在老鼠身上,这个方法比其他使用纳米载体颗粒的治疗方法能更有效的减小肿瘤大小。在人体上就行的临床试验也应该很快就会进行。



感谢译者 endwaiting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最新评论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3 17:44 , Processed in 0.0728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