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文艺 查看内容

[2011.9.3] 冷硬的英国凝视

2011-9-7 16:54| 发布者: Somers| 查看: 6291| 评论: 10|原作者: klavier

摘要: 管理大英帝国的男人
管理大英帝国的男人

冷硬的英国凝视

083 Books and arts - The men who ran the British empire.mp3
Sep 3rd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Ghosts of Empire: Britain’s Legacies in the Modern World. By Kwasi Kwarteng. Bloomsbury; 465 pages; £25. To be published in America in February by PublicAffairs; $29.99.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帝国幽魂:英国现代世界的遗产》 科瓦斯•科沃腾著;花葬出版社;465页;25英镑;2月在美国由公共事务出版社出版发行;29.99美元;购买请上Amazon.com,Amazon.co.uk

在现代英国,太过高看大英帝国十分不妥。但是在这样的审慎之下,一股相对骄傲的潜流仍然跃跃欲试地涌动。当然,今天受过教育的英国人低声抱怨,大英帝国错了。但至少英国人学会了多种语言,培养了本国高官子弟,并试图把一些事情做好,难道不是吗?当然,其它帝国主义更糟,英国人告诉自己:那些野蛮的德国人或是象国王利奥波德二世那样彻头彻尾的恶棍不是支持本国的任何一届议会都无法解释的吗?利奥波德并没有把刚果当作比利时的殖民地来管理,而是视为他自己的私有财产。

科瓦斯•科沃腾毕业于剑桥,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历史学家,也是一颗正在升起的右翼政治明星,因为他最近当选为议会的保守党议员。他的新书声称不偏袒任何一方,他无奈地称辩论大英帝国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毫无结果的辩论”。他解释说,是这些男人以及少数几个大无畏的杰出女性开拓并管理着大英帝国,他的意图只是再现他们的世界观,目的是理清一些当今棘手的地缘政治难题的帝国根源,这些难题从克什米尔到缅甸或苏丹都有。

科沃腾的雄心抱负仅实现了一部分。他的书是一本成功且令人信服的传记,记载了大英帝国的统治精英们和他们遗留给现代的宝贵财富。它有望做到不偏不倚,但它没能做到。

帝国各阶军官、管理人员和外交官们已成幽魂,他们被曝光并受到咒骂,因为他们自己的回忆录和送到伦敦的备忘录,也因为他们被仔细记载下来的行动记录。一次又一次,这些“临场男子”被观察到出于任性、势利、玩世不恭的理由做出各种决定,亦或是被观察到干出某些接近精神错乱的事情。譬如,在子弹打穿被判处死刑的缅甸反叛者皮肤的瞬间,痴迷于拍下这一瞬的英国警察局长就接近精神错乱。

还有更为诟病的是,科沃腾断定,随意性、个人主义性质的帝国决定如此之多,并非体制薄弱,而是体制本身。在评论政策如何能因个别殖民地总督的任命而逆转,甚或因格特鲁德•贝尔这样精力充沛的持不同意见者的游说而发生政策的逆转之后,他一度写道,没有“总体规划”。格特鲁德•贝尔是位阿拉伯学者,在把哈桑王子费萨尔扶植上伊拉克新创的宝座上之后,在一封写回家的信中无比欢欣,“我们有自己的加冕国王了。”

一段时间后,邪恶的国王利奥波德看起来不那么异常了。如果刚果代表利奥波德的个人封地,那么大英帝国就显示出几乎更没代表性的寡头政治,野心勃勃地组织了公开宣扬“贵族气派”的白人党阀队伍。从理论上说,伦敦的白厅官员和部长们负责监管大英帝国。实际上,由英国国王派专业人才通过与国内所见相反的种姓制度进行统治。

在苏丹,一个特别势利的地方,殖民地政治官员的三分之一是牧师子弟,1902年至1914年间所招募政治官员的一半是牛津或剑桥的“校队运动员”(光明正大的区分),当时出现了一句俏皮话,苏丹是一块“由蓝色人统治黑人”的土地。20世纪30年代,在苏丹的达尔富尔省,只有能够打马球的官员才有希望晋升,而当时达尔富尔只有一所小学。科沃腾指出,1916年,威尔士浸信会牧师出身卑微的的儿子大卫•劳伊德•乔治有可能成为英国首相,但却无缘成为尼日利亚殖民地的总督。

来自同一个很窄的中产阶级的社会阶层的男人在英国王权的顶端精心操纵寡头政治,而在王权的底部是当地酋长、王公贵族和太子党形成的阶层,他们被准予对自己的人民行使广泛而专制的权力。然后,王权顶端的人把自己插入其间,成为总督、省长和带着头盔的地区专员,依据他们的种族和教育擢升为一种准贵族。上述殖民地官员喜欢从事体育运动、受过哈罗教育的英国王公贵族,很不喜欢受过教育的非洲人和亚洲人,尤其是那些惯耍花招、充满怨恨的城市“考试合格者”,他们成功地进入了英国的大学或法学院。多年后,前苏丹官员詹姆斯•罗伯逊爵士坦率地反省说,“我想我们都认为当地知识分子的目标是取代我们的位置。”

科沃腾黯然得出结论,当英国人争相离去时,挥之不去的混乱往往是这种规则旺盛的结果。对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保守党政治家来说,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中寓意令人惊讶。大众心理始终是危险的,但科沃腾本人相当于考试合格者。他的父亲是加纳移民,事业上飞黄腾达,是伊顿公学的明星学者。那种压力是本书的成功因素,读起来就象一个局外人、同时也是局内人的向导。本书写得机智而冷静,没有怀旧情绪,且在看过后让人相当生气。这种生气是作者的光荣。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Books and Arts


感谢译者 klavier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holyhermit 2011-9-7 13:45
前几日,突然心血来潮,动手译这篇文章,但迄今为止,只完成一半。杂事过多,心静不下来。现将译好部分贴于此,与诸位交流。

在现代英国,对英帝国大加溢美之词是种失礼的行为。然而,英国人表面上生气,内心却深感不服,还相对感到骄傲,这就像股暗流仍时不时会冒出来。当然,今天受过教育的英国人会自辩,曾经的帝国是不对。但是,至少英国人学习了各地的语言,让酋长的儿子们上了学,并且还曾设法做些善事。事实不正如此吗?英国人自忖,其他帝国主义者更为恶劣:那些野蛮的德国佬或彻头彻尾的恶棍,就利奥波德二世那样,对待刚果不像是对待比利时的殖民地而是像对待其自己的私有财产那样,甚至对国内任何议会都无需负责。

关于英帝国是好是坏,瓦什. 夸藤轻描淡写地将其称之为“毫无结果的辩论”,而他的这部新作并不旨在偏袒辩论的任何一方。夸藤是位历史学家,年轻有为,师出剑桥。鉴于近来当选为议会保守党议员,夸藤还是位冉冉上升的右翼政治明星。夸藤的解释是,那些男人及些许毫无畏惧的奇女子曾塑造并经营着英帝国,他旨在还原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从而对当今某些较为棘手的地域政治谜团(其中包括克什米尔、缅甸、苏丹)的帝国根源所在加以梳理。

夸藤先生的宏愿只是部分得到了实现。他这本著作成功且令人信服地记载了帝国统治精英及其对当代的影响。不过在保持中立方面,这部著作却并未做到。

各色帝国武士、执政官和外交家如同魅影一般穿梭,但其当时的一言一行均因为自己的回忆录和发往伦敦的备忘录而曝露于天下,并遭到世人谴责。在这部著作中,这些“身负重任的人”常常凭贪婪、势利、玩世不恭进行决策。曾有一名英国警察局长,居然对拍下子弹穿过被判死刑的缅甸反叛分子的皮肤那一瞬间着了迷,这几近于精神错乱了!

夸藤先生总结道, 诸多帝国决策的随心所欲、因人而异的性质并不能归咎于制度体系的弱点,而应当归咎于制度体系本身,而这点更应遭到谴责。夸藤先生在该著作中这样说:仅仅只因为委派了一名殖民地总督,甚至仅仅是因为不知疲倦的持不同政见的议员游说,就看到政策被颠覆,这说明英国“毫无无总体规划”。例如,人们曾看到,在扶植哈桑王族的王子费瑟登上了新设的伊拉克王位宝座后,阿拉伯专家格特鲁德·贝尔在寄回家中的信中就那样兴高采烈:“我们已经给我们的国王加冕了!”

引用 echo.chan 2011-9-7 17:00
回复 holyhermit 的帖子

Yet beneath such squeamishness, an undercurrent of relative pride still pulses, defiantly
英国人表面上生气,内心却深感不服,还相对感到骄傲,这就像股暗流仍时不时会冒出来
1.“内心深感不服”,是不是翻译defiantly?我认为这个单词是修饰undercurrent的。
2.pulse 冒出来,作动词时,让人联想起脉搏的跳动,尤其是在皮肤层下,正好对应undercurrent,译为“冒出来”,不认同。

murmur---今天受过教育的英国人会自辩,曾经的帝国是不对
低声咕哝:英国人内在的骄傲使得他们不愿意公开大声的承认错误,小孩子犯错时也是一样的。

unaccountable to 无需负责
他还是需要对议会负责的,正因为他要负责而没有,所以才被称为unaccountable
引用 holyhermit 2011-9-7 21:44
回复 holyhermit 的帖子

谢谢了。我说的是实话,近来家中事情让我头大,抽不出时间静下心,所以下半部分还没译呢。上半部分是每晚略化个数十分钟凑起来的,看到有人译了,贴出来交流一下。等有时间了,会把下半部分译好的。

再次谢谢!
引用 holyhermit 2011-9-7 22:03
回复 echo.chan 的帖子

对你提出的几点作解释。

1. Yet beneath such squeamishness, an undercurrent of relative pride still pulses, defiantly
英国人表面上生气,内心却深感不服,还相对感到骄傲,这就像股暗流仍时不时会冒出来。

defiantly: 这词本身应该是修饰"an undercurrent of relative pride still pulses"的,但是考虑到中文的行文,我作了点变动。即使整句句子,我也没按字面对应进行翻译。这句句子的本意大致是:在表面恼怒的背后,有一股相对骄傲的暗流倔强地在涌动。但是,这样的译文,对应似乎是对应了,别人理解会有问题。其实,意思就是说,英国人表面不爽,但心里还是不时会感到骄傲,因为他们自认要比其他帝国主义者强点。至于pulse 一词,其一是脉搏的跳动,其二也可以像脉冲一样时不时突如其来。我选择了第二项。

2.murmur 一词,当然指嘀咕,其实就是指强词夺理,但又不敢大声抗辩。我之所以译成“自辩”,一是译成“嘀咕”没必要,第二也是为了中文的行文,与下面“自忖”对应一下。

3. unaccountable : 鉴于将殖民地当作自己的私产,就无须对任何人负责了,尽管他还是要负责的。

译这篇文章仅在自娱,无其他意义。
引用 cigaring 2011-9-7 22:29
觉得这篇好难读,对lz表示敬佩
引用 holyhermit 2011-9-8 12:29
本帖最后由 holyhermit 于 2011-9-8 12:35 编辑

echo.chan要我把下半部分贴出来,上午趁办事之暇译了二段,先贴在此,供诸位批评.

由此来看,邪恶的利奥波德也算不得过分异类了。若他把刚果当作自己的采邑,人们所见到的英帝国也是个寡头政体,其代议成分也未多见一点点。这个寡头政体由一个野心勃勃的白种人集团组成,“公然”走贵族路线。从理论上来说,伦敦的政府官员和大臣对帝国的运作进行监督。但实际上,帝国主义者已职业化,由他们通过等级制来实行统治,而这种制度与英国本土实施的任何制度大相径庭。

在苏丹,殖民地三分之一的政务官均为牧师子弟,而在1902至1914年期间招募的这些政务官中,其中一半具有贵族血统,来自牛津和剑桥,这个地方之势利亦由此可见了。有人于是嘲弄说:苏丹是是“蓝统治黑”之地(译者:蓝色代表贵族,黑色代表黑人土著)。20世纪30年代,只有会打马球的官员才有望在苏丹达富尓省政坛晋升;同期,达富尔省只有一所初小。夸藤先生在书中说,大卫·劳合·乔治,一个并不起眼的威尔士浸礼教牧师的儿子,可以于1916年成为英国首相,但要成为尼日利亚殖民地总督或连机会都不会有。

引用 echo.chan 2011-9-8 15:27
回复 holyhermit 的帖子

本人是特别支持看完一整段,默默整理下,然后不完全按照字面翻译的。既然大家都追求“信达雅”,所以提出了这点疑问。看到这个squeamishness就想起电视里常出现的段子:强劲的对手出现,碍于身份,自己不能出头,徒弟或者子女数落了甚至打败了对方时,这人呵斥“不得无礼”!生装啊。pulse 和你的理解是一样的,我的意思是没那么明显的“冒出来”,还属于一种心理活动。不纠结了

恩,认同你的思考过程。我也只是说出自己看文时的过程,交流。
tell themself我更倾向于译为“自欺”。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贴出来的好。
引用 holyhermit 2011-9-8 22:48
本帖最后由 holyhermit 于 2011-9-9 12:30 编辑

终于译好了。速度不快,要思考的东西较多。贴于此,诸位可随意批评。

英帝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圈子不大,但正是来自这一圈子的人制造了寡头政体:塔尖为英王,底层是被赋予了对自己的人民拥有各种生杀予夺大权的土著酋长、侯爵及其子弟,而来自英帝国中产阶级圈子的人跻身其间,担任副王、总督和头戴礼帽的地区行政长官,并且凭借自己的种族和所受教育把自己变成了准贵族。这帮殖民地官员喜欢结交生活花天酒地、哈罗公学毕业的土著王孙贵族,但却极其憎恨受过教育的非洲人和亚洲人,尤其憎恨那些进入了英国大学或法学院并因通过考试而得到擢升的城里人,因为这些人睿智但却牢骚满腹。数年后,一名当年在苏丹任职的官员詹姆斯·罗伯逊爵士在回忆时直言不讳:我想,大家都感到当地知识分子想把我们取而代之。

夸藤先生在书中黯然总结说,英国人最终急急忙忙从各个殖民地撤退,但这种断然的临时决策必然导致混乱绵绵无期。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保守党政治人物,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实在令人惊讶。流行心理学并不靠谱,但夸藤先生本人在考试过关方面就是把好手。作为成功的加纳移民之子,夸藤先生曾是伊顿公学的明星学者。张力,乃是本书的精髓所在:这部作品读来就像局外人撰写的入门指南,但这个局外人同时对各种内幕了如指掌。这部作品笔触诙谐,笔调冷峻,毫无思故怀旧之气,但收笔却忿忿然,而就是这种忿忿然使其作者引来如潮好评。



引用 hrj2022851 2011-9-8 23:03
But at least the British learned the languages, schooled the sons of native chiefs and tried to do some good, didn’t they?
读完第一段,联系上下文,觉得the sons of native chiefs不应该译作“本国高官的孩子”,而是“当地头领的孩子” 。
不知妥否,新人第一次发帖,恳请多多指教
新人
引用 holyhermit 2011-9-8 23:12
回复 hrj2022851 的帖子

你的理解是对的。请参见本人2楼译文。

书评栏目本来就不好译,文章相对较难,必须对上下文全盘理解,有时还得查。比如,究竟谁上伊顿公学,是老子还是儿子,通过查资料,得知上伊顿的乃是儿子。

查看全部评论(10)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5 15:54 , Processed in 1.5566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