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财经 查看内容

[2011.10.08] 不只有红宝石和尼龙衫

2011-10-8 08:01| 发布者: Somers| 查看: 5957| 评论: 7|原作者: seaton.zhu

摘要: 印度会成为强劲出口国么?

印度经济

不是只有红宝石和尼龙衫


印度会成为强劲出口国么?


Oct 8th 2011 | MUMBAI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India's economy.gif

人们已普遍接受了印度的经济比中国的经济更具独立性这样的假定。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这点。按照美元来计算,中国的出口额是印度的六倍,但就货物及服务出口的发展来看,印度正在崛起,而中国则在衰退。基于这样的判断,两国的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相交(如表所示)。

但这样的判断却跟人们的直观现象背道而驰---因为印度生产乏力---有人认为这是不可靠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同时另一些人认为印度公司通过在出口时提高报关价格,将黑钱运回国内。但是由摩根大通公司的Sajjid Chinoy统计的官方资料,让这些阴谋论变得不堪一击。这些资料是根据口岸运输总量得到的印度贸易伙伴数和相关数据。

印度有两个方面正在转型中。首先是印度不再单纯的销售像钻石这样的初级产品。花旗集团的Rhohni Malkani指出,十年前工程及石油化工产品占出口总额的14%,现在达到了42%。另一个转变是印度出口到懒惰的美洲及欧洲的货物占总出口货物的比例由以前的1/2减少到1/3.印度正拥有更多更自信的贸易伙伴,并向他们出口更精密的产品。印度进出口银行的T.C.A Ranganathan指出,现在印度的小型公司的订单也很多。

印度能像中国一样成为贸易顺差国么?印度政府希望如此,并将这个希望作为一个目标—这个目标的制定既有技术性的预测又有夸大其辞的成分—三年内货物出口额达到5000亿美元,是去年的两倍。尽管由于最近卢比汇率下跌,大多数经济学家变得更加谨慎,但只是将出口增长率的预测由上两个季度的50%下调为全年度的20%。占总出口额1/3的服务类产品,则主要是销售至美国及欧洲的软件产品,而且销量可能会有所下滑。

即使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印度却想在进口方面比中国花的更多,这会导致微小但很稳定的贸易逆差。依靠流动资金支撑进口不是长久之策。但在印度没人想像中国那样依靠巨大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然后再通过借贷来削弱西方国家的经济。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Finance and economics



感谢译者 seaton.zhu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p17863564 2011-10-7 19:31
印度石化工业越多,我们越高兴,环境坏了我们就可以看戏了。最主要是印度的政治一向不稳定,宗教冲突也很严重,不看好他们。不过中国出口赚外汇,最后别人贬值,等于我们给别人打工,同样高兴不起来。
谢谢楼主分享,看完很感触。
引用 hem10 2011-10-7 19:39
其实印度许多企业零部件多是中国制造,不过经济学人不会考虑进去
引用 nayilus 2011-10-8 02:58
But no one in India wants to fall into China’s trap of giant surpluses that are recycled as loans to weak Western governments.
这句不是说削弱西方政府,巨大贸易盈余最后无处可用,只好借给经纪疲软的西方,获利不高。
但在印度没人想像中国那样,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最终却用来借贷给经济疲软的西方政府。
引用 JamesEco 2011-10-10 02:29
同意一楼,译者这点太疏忽了。
引用 seaton.zhu 2011-10-10 08:39
回复 nayilus 的帖子

这一点,实在是翻译不妥,多谢指教!
引用 modychao 2011-10-14 11:10
翻译的不错 出口导向型不是什么好事 出口的衰退意味着转为内需 正是一国结果合理化的迹象
引用 seaton.zhu 2011-10-17 08:50
回复 modychao 的帖子

呵呵,多谢夸奖。

查看全部评论(7)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3 18:44 , Processed in 0.06718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