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鼠式企业管理
迪斯尼高层变动的意义
Oct 15th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10月5日,史蒂夫•乔布斯的逝世留下了诸多空白,其中一个就是迪斯尼董事会的空缺名额,生前他是该公司的最大个人股东。 没过多久,迪斯尼便宣布罗伯特•艾格已与公司签订一份为期五年的新合同,期满离任,他05年至今一直是这家媒体和主题公园巨头的总裁。艾格将于明年三月继续担任迪斯尼董事会主席。
这项调整或与乔布斯的去世有关。考虑到乔布斯生前持有迪斯尼的股票可能流向市场,再加上公司近期的市场表现不尽人意,有传言说某竞争对手试图买下迪斯尼。此时公布艾格的新合同及其离任期限,迪斯尼给投资者传达了公司高层并未变动的讯息。艾格口碑不错,且钟情于政治生涯,董事会在后艾格时代将有充足时间重新规划公司未来。
再者,迪斯尼决定把董事会主席与总裁职位合二为一,惹怒了企业治理人士。这些人把这两种角色的合并视为某种后退,可能致使迪斯尼重返声名狼藉的糟糕管理年代。在那段时期,公司由名气很大的前任主席迈克尔•艾思乐进行治理,董事会成员很容易混淆白雪公主的好朋友七个小矮人,尤其是瞌睡虫和迷糊鬼。其中这部动画片的导演名单就包括艾思乐的一个从事建筑的朋友和一名当地教师。美国很多其他企业经历了一系列老板不称职的公司丑闻后,这部片子成了股东利益人士的攻击对象,他们联合呼吁美国的企业治理进行重大变革。迪斯尼总裁与董事长的职权分离标志着那起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也是该企业如今逆势调整而令人不满的原因所在。
大概在十年前,美国公共企业的一群股东们投票反对董事会成员尤其是主席的连任,这是极为罕见的。实际上,这类事件体现了多数企业中股东民主权力的缺失,股东大会并没有计“否决票”,而只计“赞成票”。而在04年3月份,出于对公司收益的不满,迪斯尼股东们高调反对董事会意见,其中有43%投票否决艾思乐继续就任董事会主席。即使没有这次投票,董事会也可以随意罢免艾思乐的主席职位。迪斯尼董事会后来任命乔治•米切尔接管主席一职,米切尔是一位政治人士,有着不可挑剔且作风独立的声誉。他曾阻断过北爱尔兰的和平进程,不会因传媒巨头总裁头衔显赫便内心怯懦。艾思乐担任迪斯尼总裁没多久便于05年9月卸任离去,比外界预测的要早很多。
回过头来看,迪斯尼股东的投票及董事会的反应,是公司治理改革的转折点。如今越来越少的董事是由老板主要根据其工作所获得的支持来任免的。现在企业的规则是计量“否决票”,股东动用否决权也越不常见。美国公司的股东们也被赋予一张 “股东决定薪酬”票(尽管只是一张带咨询性质的票),可以决定高管薪水。他们今年就在众多场合下动用了“高管零薪酬”票。董事会主席和总裁职权独立的美国公司数量急剧增加,这导致美国的企业治理与大西洋那端的较一致。标准普尔500强公司中,现在有210家公司分离了两者的角色。为确保公平,业内持续争论究竟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可以证明高管权责分离能改进公司业绩。但是,大多数老板们认为权责分离并未改进业绩,股东们的看法则普遍相反。
这说明,仍然有许多理由担心美国的企业治理质量,近期雅虎和惠普解雇老板的错误处理可见一斑。旨在加强股东权利的努力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最近的一项法律裁决,就反对《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中的一项举措,这项举措是想确保股东更容易提名董事会候选成员。可是现在的迪斯尼董事会就迈向了错误的方向,它的发展壮大曾一度以其责任和差异广受褒扬。即使迪斯尼的这次调整难以产生破坏性的后果,但必定会发出令股东不满的信号。
幸运的是,如迪斯尼所愿,这样的逆势调整只是暂时性的。迪斯尼还承诺任命一位“总监”,他将直接执行董事会部分权责,可能由某位独立主席兼任,但不确切这位高管执行的哪些权责。
最佳配角奖,无人获得
尚不清楚迪斯尼为何让艾格同时扮演两项角色。虽然只是微调,但这仍然是一贯的悲哀模式:传媒企业倾向于选择一种领导模式,这种模式依赖业内领导者和无能董事会,并且公然藐视股东认为的最佳企业治理实践。另外几个例子也可佐证。巴里•迪尔勒运营的IAC公司最近就聘请了切尔西•克林顿担任公司董事。本专栏并不否定克林顿小姐,但很难想象的是,猎头公司高超的猎人方案竟然将年仅31岁且没有任何相关经验的年轻女士列入董事候选人名单中。然而,把米奇治理变为米老鼠治理的一定是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最近其13名董事待重新选举产生。ISS,一家专为股东提供投票咨询服务的公司,就建议公司股东们对令人悲哀的董事会决策说“不”。
感谢译者 angleyu2007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