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主义中探险 帕特里克·佛里斯:“印度商业正在以独特且意外的方式重写资本主义的规则。” 088 Special report - Adventures in capitalism.mp3 Oct 22nd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八月一日印度财政部长普拉纳博·穆克吉召集了全国的资深商人在新德里开了一场鼓励大会。该盛事(见图)由于两个原因值得注意。首先,大会讨论的主题是过去一年内商界信心的摇摆不定。虽然一些印度乐观分子预言印度的创业精神会使它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升级为一个经济强国,并依次建立了一个小型产业,很多更实际的商人对此并不抱多大希望。他们担心印度臭名昭著的官僚习气,贪污弄权,以及缺乏基础设施最终将会招致恶果。国外虽然没有注意到,但是印度经济已经陷入了困境,尽管这种困境和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危机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印度投资减少,通膨高涨,经济增长预计会从顶峰的10%下跌到也许7%。不用问,在两个半小时的会议之后,于会的大老板出现在媒体面前,对经济表达了无尽的乐观,只是人人脸上都挂着生硬的表情,正像摔跤中被单臂扼颈的选手一样。 这次会议带来的第二个惊讶在于,尽管印度以炙手可热的新兴公司和新创业者闻名,于会的各大产业领航人还是带有很重的家族背景。这些老大们包括拉丹·塔塔,塔塔集团控股公司的第五代掌门人;阿南德·马恒达,马恒达集团(由他祖父和别人共同创建)的总裁;以及安尼尔·安巴尼,他继承了父亲建立的信诚商业帝国的很大一部份。第一代创业者的主要代表包括沙希·鲁雅,他和弟弟一起建立了爱萨集团,现在已把日常管理运作交给了儿子;还有苏尼尔·巴提·米塔尔,他控制着印度最大的手机运营商,最近他儿子在伦敦当了一阵投资银行家之后回到了家族企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印度公司都是家族企业:老牌商界领导人德维什瓦尔担任印度烟草公司的主席,而该公司就是由机构投资者而不是家族控制的。不过印度烟草公司已经变成了西方教科书中关于企业集团的反面教材类型,它的业务无所不包,从文具,香烟,香料加工到面条,旅馆。 处于这些企业集团老板和家族大亨之间,唯一大致符合西方企业理念的代表就是印孚瑟斯公司的创建领导人,纳拉亚纳·穆尔蒂。其公司集中在一条业务线-电脑服务上,主要客户来自发达国家。该公司也是由大量分散的机构股东所有,且拥有第一级的企业管理和会计标准,在四年之内预计其最后一位还在担当总裁任务的公司建立人也会退休。印孚瑟斯正如一个企业童话,在一代之内从一间由几个工程师和250美元组成的新公司一跃成为全球蓝筹。一位美国记者托马斯·弗莱德曼一次在班加罗尔打高尔夫球,并和印孚瑟斯的总裁见面后若有所悟,其后他向世界推广了印孚瑟斯关于印度资本主义的看法。弗兰德曼在此基础上写出了2005年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该书描述印度充满忙碌的创业者和新公司,受到互联网,外包和全球通信的涡轮加速-就好像是另一个巨大的硅谷,只不过道路更差,饮食更辣而已。从那以后,可能是和西方的困境和中国国有模式的兴起作对比,一些观察家们开始不再矜持,大力赞许可靠的印度,认为这个十亿创新者国度将会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将国家导上繁荣之路。 正如列宁希望俄国可以跳过一两个马克思阶段直接从农业进步到共产主义,这些印度的啦啦队希望其能够从在1947年印度独立到1991年自由化改革之间一直主导印度的硬化社会主义向西方的机构控制资本主义跃进。但现实并没有这样发展。印孚瑟斯最近刚刚被143岁的塔塔集团的子公司,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所赶超,丢掉了其作为印度市值最高的电脑服务公司的宝座。看看印度市值最大的100家公司,除了几间金融公司外你找不到任何其它公司具有印孚瑟斯那样的特点-蓝筹,业务集中,股份分散,在过去三十年里创建,且不是以子承父业原则运作的。另一方面,虽然弗莱德曼提出新的财富源在于“软件,脑力,复杂算法,知识工人,呼叫中心,传播协议,(以及)光学工程上的突破”,最新的一代印度大亨们大多数财富来源还是相当老式的—矿业,能源和地产。印度并没有遵守任何人的脚本,它走的是自己的路。 这种新资本主义看上去像什么?大部份印度人都是就业于一个巨大且经常是没有记录的非正式行业内。但是考虑价值附加(经济学家用来测量商业活动的一种粗略方式),印度的资本主义是集中的。2007年一份政府问卷调查了将近20万家服务业公司,正式和非正式的都有,得出的结论是其中0.2%的公司占了全部产量的40%。而商业中心孟买和班加罗尔各自的所在地,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这两个邦内的公司总产量占全部的大约一半。 接下来,看看股市。这并不是印度商界状况的理想指标,但它是唯一的可靠指标。印度股票总市值的大约70%都包括在孟买证交100指数中,该指数包含了一些印度最大的公司。指数中最小的公司市值刚好在十亿美元不到一点,市值再低的公司在全球标准下看来就只是一些小不点了。把这些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它们最近几年的股本回报率[注1]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牢靠的十五六点个百分点左右。投资中介公司里昂证券的安尼鲁德哈·杜塔表示,这意味着印度公司比它们很多亚洲同行利润更高。这些公司的债务水平较低而增长一直很强劲,以美元计算的话自2001年之后其总利润已经翻了六番,达到640亿美元。 这表示印度股市规模巨大,但还不能算是非常巨大。它占世界股市总市值的大约3%。在印度国内各方追捧,畏惧,奚落的这些巨型公司在世界舞台上只不过是中量级选手罢了。印度最大的贷款银行,印度国家银行以利润来说,只有中国最大贷款银行的十分之一。信诚工业是一间家族管理的企业集团,其重心偏向化学品和能源行业,是印度次大陆市值最高的公司,但它只有法国道达尔公司三分之一大。如果一切按照计划发展,印度经济增长迅速,印度公司仍然需要十年时间才可能在规模上和发达国家和中国的公司一较高下。在一些新兴产业,例如手机电信,媒体,医疗卫生以及金融欣欣向荣二十年之后,印度现在的经济产业分布看上去基本上接近世界标准水平了(见图)。 除了其迅速增长,印度的所有制形式也很不同寻常。它的发展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1991年自由化改革开始之前,没有被国有化的印度公司都是家族生意,在微观管理和官方目标的世界内苟且偷生。这就是所谓的“执照帝国”[注2]-苏联制度的愚蠢,英国制度的死板和印度本身即兴创作的一种超现实风格混合物。公司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涉足任何让它们有喘气空间的行业,同时在其主行业内又几乎受不到任何竞争威胁。很多公司和印度独立之后的第一个执政党,国会党之间有着紧密关系,直到今天国会党仍然是执政联盟中的一员。即使这样,到1991年经济危机最终带来了自由化改革时,大多数的商人已经受够了这种大环境。 在第二个阶段,1991年自由化改革到2003年(当时经济增长率又上跳了一个台阶)间,所有制方式要动荡得多,惰怠而陈旧的家族集团面对了国内和国外的激烈竞争,所有的价格,从机床到印度货币都被自由化了。许多公司没有适应下来。1990年最大的2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五家在今天还基本保留原来的形式又仍然呆在市值最高的二十间私有公司名单内。1990年主导台面的大型纺织公司在接下来的十年大幅度式微(只有孟买洗染,仍然还在运作[注3]),在这些纺织公司背后的一些望族,例如马法特拉尔家族,也从高级资本主义家族的位置上跌了下来。因此,印度商业在自由化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创造的同时也产生了破坏。在经济于2003年开始腾飞时,要说这种陈旧寡头的资本主义形式会完全消亡,甚至被带有一点美国特色的随心所欲方式代替,看上去确实是一个很合理的预测。 合理,但这是错误的预测。如果一名外星投资者今天降落在孟买,除了股市结构以外任何其它生活方面都不管,那他会发现最接近孟买的将不是纽约股市,而是圣保罗,首尔和上海的一种古怪混合。以最大的100间公司的利润计算,印度商界的41%是处于国有公司的手中,包括巨型的石油公司,以及建立了巨大商业帝国的印度煤矿公司(该帝国拥有大量露天开采煤矿,自己的企业之歌,还有37万7932名忠心的员工)。由机构投资者控制的蓝筹公司,例如印度烟草公司,以及几个像是联合利华这样的外国公司在本地的子公司,只占总利润的18%。剩下的41%利润基本都处于某种形式的家族或建立者控制之下。本专题会把塔塔控股集团算在这一类内,虽然现在塔塔的第五代老板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位领导公司的家族成员,而且该公司大部份股份由几个原则上是独立的家族信托基金所有。 资本印度主义 在这个广义的家族或建立者公司类别内,也能找出各种最近的成功例子。高塔姆·阿达尼,这位魁梧的亿万富翁有一边讲话一边盯着电视上的股价这种习惯,他利用魄力和狡诈白手起家,以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为中心建起了一个港口,能源和煤矿的商业帝国。在孟买的郊区,迪利普·桑哈维,一位说话温和的科学家,将太阳药业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转变成了市值100亿美元的全球通用名药物公司。不过那些更更古老的家族公司经历了20年竞争锻炼变强,同时激烈的内部斗争和分裂也使其成熟。它们令人意外地仍带着大量活力并以此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地盘。 印度是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一些行业,例如媒体和航空,和十年前相比已经完全面目全非了。在顶尖公司内有相当数量的所有权转移。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印度公司的所有权形式在过去十年没有变化。家族公司的利润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代之间的划分也基本不变。新来者获得了一定利益,但并没有赢得大局。家族公司,不管是什么行业,其所占的业内利润比例也基本变化不大。国企,蓝筹,外资和家族企业的混合意外的稳定。 过去十年印度商业并没有走别人的经济模式道路,不管是中国,欧洲还是美国的。它并没有从一个不成熟阶段成长出来,也没有摆脱较平凡的行事方式。相对的印度商业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可以被称为“资本印度主义”),利润不是被机构股东所控制而主要在政府,创业者及其后代手中。除了国有公司,需要灵巧操作的企业集团成了较受青睐的企业组织形式。本专题试图回答所有这些特点带来的大问题。为什么印度商业以这种方式发展?它会继续这么走吗?它是否能实现胸怀的鸿鹄之志?以及这种新的资本主义形式对印度和世界来说是一件好事吗?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5 17:33 , Processed in 0.07883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