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里奇和约翰·麦卡锡 机器的语者丹尼斯·里奇和约翰·麦卡锡分别于10月8日和10月24日去世,享年70和84岁 Nov 5th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在现在这个数字仪器已经变成了流行饰品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忘记那些让它们接近魔法的能力实现的背后原因。没有控制它们不同物理部份运作的操作系统,以及那些表达指令的语言,最近流行的那些i什么都只是一些漂亮而无用的物品罢了。数字时代的各种小玩意的数字灵魂至少有一部份要归功于丹尼斯·里奇和约翰·麦卡锡。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计算机科学还未成型之时,和很多人一样,他们通过数学进入了这个领域。他们都是数学高手。因为麦卡锡体弱多病,他全家从波士顿搬到了阳光充沛的帕萨迪纳,十几岁的时候他就用家附近的加州理工学院内找到的课本自学微积分。里奇的才华则相对展露得较晚。当然,他还是轻松地从新泽西的学校里毕业,前往哈佛大学修读物理学。不过在拿到本科学位后,他以其典型的谦虚态度决定“自己不够聪明,不是当物理学家的料”。 当麦卡锡和里奇最早产生要和机器交谈的想法时,人们依然把“digital”(数字的,或手指脚趾的)理解为解剖学专用名词。现在他们不这么想了,原因也就是在于新计算机语言的发明使得自动化机械能够为人服务。1958年麦卡锡发明了一种序列处理语言,或称为LISP。这是今天仍在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中年龄第二老的。它的语法和词汇比早期编程员不得不使用的机械编码要更清楚易懂,用处也更为广泛。之后又过了十年多一点,里奇发明了C语言。 C从本质上改变了计算机程序的编写方式。这也是第一次同一个程序可以不经太多修改就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在那之前,程序必须照机器型号量身定做。现代软件中的大部份都是用C的更加进化的变体语言所写的。这些语言包括苹果爱用的Objective C,其对手微软拥护的C#,以及大量互联网应用程序首选的Java。里奇和他合作了一辈子的搭档肯·汤普森接下去又用C写出了UNIX。七十年代在大学和公司内开始普及小型电脑,这种操作系统以其强大的直观性而倍受这些小型电脑使用者的青睐。今时今日UNIX的各种版本组成了整个互联网的基础结构,并负责着大多数移动装置的运作,不管其是基于谷歌的安卓系统还是苹果的iOS系统。 麦卡锡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一度错误地相信小型计算机只是一个最终会逝去的短暂流行。50年代,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他开创了“分时系统”,使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一台主机。里奇在旁边的哈佛大学读研时曾在MIT兼职做过主机操作员,当时他也摆弄过“分时系统”。但是和年纪较小,发明了UNIX促进了小型及之后的微型电脑发展的里奇不同,麦卡锡始终认为未来将属于那些和强大的主机远距离连接的简单终端机,其中数据的储存和处理都将发生在主机上。这个看法直到最近才因为云计算的兴起而赢回了尊重。 需要:1.8个爱因斯坦 至于LISP,麦卡锡当年发明它时目标是完全不同的。该目标从某种角度来看甚至比里奇的目标更加远大。里奇满足于给机器指令,而麦卡锡希望它们能够和人交谈(可能是因为和蠢人说话总是让他不好受)。LISP非常巧妙地被设计为可以产生这样的对话,由此诞生了“人工智能”,麦卡锡当年发明这个词是希望能为1956年达特茅斯第一次人工智能大会吸引到资金。 1962年麦卡锡离开MIT,来到斯坦福,在这里他创造了新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他给自己订下了十年内建造出一台思考机器的目标。他后来承认说这个目标过于傲慢了。问题不在于技术不够,而是在别的地方:事实上“我们对于人的思维过程的理解只比鱼对于游泳的理解好一点点。”他开玩笑说,要建造一台智能电脑需要“1.8个爱因斯坦外加曼哈顿计划十分之一的资源”。 这两个条件都不可能实现,不过国防部确实从一开始就对麦卡锡在斯坦福的研究感兴趣。里奇也曾短暂地为五角大楼工作过,在山迪亚国家实验室任职。但他并没有久留。后来他回忆时曾说过“当时已经快要到1968年了,我觉得为政府造原子弹这个活儿和时代已经脱节了。”因此他在1967年他来到了AT&T位于新泽西州默里希尔的贝尔实验室,他的父亲曾在那里工作过很多年,那里后来也是C和UNIX的诞生地。他到了那儿就再也没离开过。 至于麦卡锡,他继续在斯坦福研究真正可以思考的机器。他最终没有能看到自己的梦想实现。里奇则要更幸运一些。里奇曾说过“编程本身其实并不有趣,编程最后的结果可以做到什么才是有趣的部分。”麦卡锡听到这句话一定会举双手赞成。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2 00:05 , Processed in 0.08182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