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科技 查看内容

[2011.11.12] 腹中新发现

2011-11-14 07:16| 发布者: Somers| 查看: 4592| 评论: 14|原作者: clay_686

摘要: 在中国的一次偶然发现表明一些恐龙可能在树上生活

恐龙的猎物

腹中新发现

在中国的一次偶然发现表明一些恐龙可能在树上生活。
08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What ate dinosaurs_.mp3
2011-11-12| 拉斯维加斯| 摘自印刷版



“恐龙以什么为食?”这个问题跟“什么以恐龙为食?”一样非常的有趣且有启发性。但是,具体到某一种恐龙,如,“小盗龙到底以何为食?” 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外籍 博士后Jingmai O’Connor 在北美古脊椎动物协会年会上正式陈述了这一问题。

小盗龙是一种身着羽毛的小型恐龙,在中国境内发现,生活在66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作为一种长着羽毛的生物,这一类恐龙是鸟类的近亲。但是,这两个种类早在侏罗纪时期就已经分别开来了(最早被发现的鸟类是始祖鸟,生活在1亿5000万年前),到了白垩纪后期,已经出现了很多种的鸟类。O’Connor博士和她的同事们在一个小盗龙标本的胃里发现了一种至今未知鸟类的残骸。

这非常有趣。发现一种动物以何为食的直接证据非常的有价值,我们不用再从它们的牙齿形状来推测它们吃什么了。但是,这个发现最重要的地方是,那个鸟类残骸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它的第三根脚趾头。

这第三根脚趾头的大小很重要,因为在鸟类当中,长长的第三根脚趾能够帮助它们抓紧树枝,在树上栖息。事实上,这个特征对树上生活非常的帮助,因此,很多鸟类古生物学家用它来判断新发现的鸟类化石,以前是在树上还是在陆地上生活。诚然,这个小盗龙标本的最后一个猎物拥有长长的第三根脚趾。

这根长长的脚趾向O’Connor博士表明,小盗龙也是生活在树上的,而且暗示小盗龙的羽毛有助于它每天在树枝间奔跑,跳跃,短距离腾飞。鸟类的祖先是生活在树上的还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这是一个古生物学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在这个鸟类化石生存的年代,鸟类已经出现很久了,因此,它的发现并不能对这个争论画上一个句号。但是,这个化石确实表明羽毛对树上生活很有帮助,即使对一个根本不会飞的动物来说也是如此。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自印刷版|科技版

 
感谢译者 clay_686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胖白兔 2011-11-14 11:12
本来要翻译的,楼主翻译了我就不发了,拜读!
文中的“在树上生活”翻译成“树栖”是不是规范些呢?
另外很多小地方,比如“from details such as the shape of its teeth”(诸如牙齿形状之类的细节)的“细节”等没有翻译出来……
引用 0o。 2011-11-14 21:30
mark之,晚会过来看哈
引用 胖白兔 2011-11-15 08:24
本帖最后由 胖白兔 于 2011-11-15 08:24 编辑

1、what is now China
结合上下文可知,这里指的是恐龙生活的“白垩纪时期的区域”现在处于“如今的中国境内”
2、where (it) hops, jumps and flaps between branches were a regular part of its daily activity.
这里省略了it主语,我查了一下词典,比较了一下其差异:
hop:To move with light bounding skips or leaps,especially on one foot;单足轻跃
jump:To spring off the ground or other base by a muscular effort of the legs and feet;用力腾跃
flap:To fly by beating the air with the wings.飞翔
翻译成:在树枝间轻跃、奔跳和滑行(小型恐龙嘛,翱翔太夸张,小翅膀就滑行好了
引用 sxn9028@163.com 2011-11-15 19:19
66million 应该改成6600万年 支持白兔的观点
引用 0o。 2011-11-15 23:13
第三段
a fossil animal ate  漏译,应该是化石动物曾经以。。。为食
true significance  好像不是最重要吧

倒数第二段
在树上栖息 ,中文这种表达不习惯吧,应该是栖息于树上

最后一段
A fossil formed so long after birds emerged does not, in truth, shed much light on that debate.在这个鸟类化石生存的年代,鸟类已经出现很久了,因此,它的发现并不能对这个争论画上一个句号。
鸟类化石生存的年代。。。不大好
试译:鸟类出现以后化石已存在很久了。。。
以上个人愚见,译文不错,学习了
引用 clay_686 2011-11-16 13:09
回复 0o。 的帖子

我们应该是是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啊   
“a fossil animal ate  漏译,应该是化石动物曾经以。。。为食”  我起初这是这么想的  但后来又觉得不太对劲   “化石动物”总觉得不太好  

0o。觉得“true significance  ”   应该怎么译啊
栖息于树上可能要好一点   
“试译:鸟类出现以后化石已存在很久了。。。” 原文好像不是这个意思啊   呵呵  

引用 胖白兔 2011-11-16 19:23
A fossil (formed so long after birds emerged) does not(, in truth,) shed much light on that debate.
分析一下句子结构:formed so long after birds emerged是修饰fossil 的。
句子主干是:A fossil  does not  shed much light on that debate.
shed much light on 照亮,阐明,把 ... 弄清楚
这种化石动物(指小盗龙腹中鸟类残骸)在鸟类出现的时候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因此事实上并不能很好解决这场争论。
引用 0o。 2011-11-16 22:38
回复 clay_686 的帖子

true significant 个人觉得译成,有意义的地方是。。。
不是对否?呵呵

“试译:鸟类出现以后化石已存在很久了。。。” 原文好像不是这个意思啊   呵呵  

貌似白兔和我理解的一样?你怎么觉得?
引用 clay_686 2011-11-16 23:09
本帖最后由 clay_686 于 2011-11-17 07:48 编辑

回复 0o。 的帖子

我的理解不是那样的   
白兔句型分析的很正确   但我的理解不一样  
句子主干是:A fossil  does not  shed much light on that debate.
formed so long after birds emerged是修饰fossil 的。
formed是动词; so long after birds emerged修饰formed作状语
(formed so long after birds emerged)  我理解的是  “在鸟类出现那么久以后才形成”
因此,整句话就是: 这种化石动物(指小盗龙腹中鸟类残骸)在鸟类出现那么久以后才形成,因此,它的发现并不能对这个争论画上一个句号。
引用 胖白兔 2011-11-17 23:01
本帖最后由 胖白兔 于 2011-11-17 23:03 编辑

鸟类飞行起源

  既然许多证据都表明鸟类由恐龙进化而来,那么这种原本生活在地面上的动物到底是如何腾空而起的呢?这就涉及到与鸟类起源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鸟类飞行起源。

  鸟类如何具有了飞行能力,是十分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通过对现生鸟类的飞行研究,人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鸟类飞行的力学机制和生理机制。我们知道为了适应飞行,鸟类在生理和形态上产生了一系列特殊变化:比如鸟类新陈代谢率很高,鸟类的骨骼非常轻巧,鸟类发育有羽毛等等。我们虽然能够通过对现生鸟类的研究了解鸟类是如何飞行的,但是却无法知道鸟类飞行是如何开始的。几百年来,关于鸟类飞行起源问题人们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人们知道,鸟类的祖先最初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也是生活在地面上,不会飞翔的。那么,鸟类的祖先是如何从地面逐步飞向蓝天的呢?科学家们迄今为止也无法给人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原因非常简单,鸟类飞行起源的过程发生在上亿年前,人们无法观察到这一过程的发生,但是,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保存在岩石地层中的脊椎动物化石,还是能够找到一些信息,帮助我们了解鸟类飞行是如何起源的。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种假说。其中,最为流行的是鸟类飞行树栖起源说和鸟类飞行奔跑起源说。

  鸟类飞行树栖起源说认为,鸟类飞行起源是这样发生的:鸟类的祖先是由一种四足行走的槽齿类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这种动物生活于地面之上;这种动物又进化为另外一种两足行走的槽齿类,新的槽齿类依然生活于地面上;然后再由这种槽齿类进化成一种在树上生活的动物,这种动物最初只是在树枝之间跳来跳去,然后发展成在树与树之间跳来跳去,在这种跳跃过程中,逐步发展了从高树到低树乃至地面的滑翔能力,最后变成了具有主动振翅的飞翔能力。

  鸟类飞行奔跑起源说最早由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威利斯顿提出,随后,匈牙利的古生物学家诺普乔发展了这一学说。他认为,某种两足行走的爬行动物由于前肢的解放,逐步学会了拍翅,然后进化为会飞行的鸟类。后来,奥斯特罗姆通过对一些小型兽脚类恐龙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学说。他认为,两足行走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在奔跑当中,用前肢进行平衡,并且进行拍打,起到加速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前肢逐渐加长,变成了鸟类的翅膀。鸟类的飞行也就在奔跑当中产生了。

  这两种假说的支持者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逻辑和动物生理的角度讲,鸟类飞行树栖起源说更加可信。大家知道,飞行必须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否则,鸟类是无法飞向蓝天的。原始鸟类最初从地面飞向蓝天时,它们在生理和形态上还不具备现代鸟类如此发达的飞行能力。因此,有些古生物学家和鸟类学家认为,原始鸟类在发展它们的飞行能力时,一开始必须借助滑翔,也就是说,它们很可能借助树木的高度进行滑翔,然后逐步发展主动振翅的强大飞行能力。一些古生物学家和鸟类学家还根据树栖的生活习性,从进化的角度解释了鸟类羽毛的起源和内温生理现象的产生。

  但是,形态功能学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系统学研究的基础上,因此,任何有关鸟类起源的假说必须考虑鸟类最近的祖先和最原始鸟类的生活习性。由于鸟类恐龙起源说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因此,了解和鸟类最为接近的非鸟兽脚类恐龙和最原始的鸟类是否是树栖动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与鸟最近的非鸟兽脚类是树栖动物,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飞行经历了一个滑翔阶段,否则,地栖说就是正确的。

  目前的证据显然对地栖起源说非常有利。兽脚类恐龙的已知形态表明它们是典型的地栖动物;而另一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很好的证据能够证明非鸟的兽脚类恐龙具有树栖习性,甚至最为原始的两种鸟类是典型的树栖动物也不能完全证明,这显然使得鸟类飞行树栖起源说更为困难。显然,无论是树栖起源说还是地栖起源说,都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也是众多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的原因。-

源自:《生命世界:寻找“飞翔”的恐龙》http://tech.sina.com.cn/d/2009-05-04/15013060192.shtml
引用 胖白兔 2011-11-18 11:11
按照上面的文章,要证明鸟类是由树栖恐龙净化而来的,那么这个小盗龙腹中的类鸟类残骸的主人当时应该生活在正式鸟类出现前才对。
formed (so long after birds emerged)如果so long是描述鸟类的,就说的通了。
在鸟类出现以后的很长时间,这种化石动物(指小盗龙腹中鸟类残骸)才形成。
引用 clay_686 2011-11-18 21:31
呵呵   我不是这这个意思么  有点晕了
引用 clay_686 2011-11-18 21:39
有没有人帮帮我   为什么我在其他地方发不了贴了  不能回复  也不能点评    一操作就提示要重新登录   但重新登陆了  还不行
引用 胖白兔 2011-11-20 22:30
电脑IE问题吧,不知道你用的啥安全浏览器,禁用了cookie啥的。。。

查看全部评论(14)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5 12:27 , Processed in 0.23144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