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科技 查看内容

[2011.11.04] 当代卢德主义

2011-11-14 20:22| 发布者: Somers| 查看: 5710| 评论: 1|原作者: brucehsi

摘要: 差分机系列之当代卢德主义

人工智能

差分机系列之当代卢德主义

Nov 4th 2011, 16:10 by N.V. | LOS ANGEL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pg

有这样一则逸闻:一天,小亨利.福特带汽车工会的资深领袖沃特.鲁瑟参观一处新式自动化车间。福特汽车的老班嘲弄到:“沃特,你要如何让这些机器人交你的工会经费呢?”鲁瑟不假思索地回答:“亨利,你又要如何让他们买你的福特汽车呢?”

两人对话的真实性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指出了任何形式的生产力进步都需要相应的消费力增长来支撑。老亨利.福特笃信此道,他提高产能、降低价格的决心从未动摇--同时坚持以两倍于行业标准的水平支付工资,让工人也能买得起他的汽车。

该策略还给福特汽车带来意外收获。凭借其史无前例的5美元日薪,老福特在1914年聚集了美国最好的钳工和机械师到福特工作。他们所带来的技能又进一步推进了生产效率,让福特汽车价格更加亲民。得益于天才的T型车,福特成为第一家把汽车带进千家万户的汽车企业。

经济学家也将此作为经典案例,诠释源自创新和自动化的技术进步如何促进生产力。从而引发价格下降,需求上升,提高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自19世纪初,这个模式一直被经济学界视为不二法门,不过当时也发生了排斥机器的事件:因担心失业,来自诺丁汉的针织工和蕾丝工,在英国无产阶级传奇英雄奈德.卢德的鼓舞下,砸毁了当时刚引进的自动针织机。

当然,的确有人因自动化丢了饭碗。但如果卢德谬论(发展经济学经典问题)成立,那么由于生产力复合效应,我们现在都应赋闲在家。虽然技术进步可能会让落后的人力遭到淘汰,但前两个世纪的变迁证明,所谓生产力进步将必然导致大规模失业的论调纯属无稽之谈。

可眼前的问题是:如果技术进步的速度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为何在企业利润重回历史高位后,失业率仍旧高得惊人?本次大萧条正式宣告结束的1年又6个月之后,美国失业率依然高居9%以上。与三年前深陷衰退期谷底时相比,我国失业率仅下降了1个百分点。

而10月注入经济的区区8万就业机会连人口增速都跟不上,更别提让2007~2009年间失业的1230万美国人重回工作岗位了。即使新增就业水平能奇迹般地在现有基础上翻3倍,达到与2005年相当的月均208000个岗位,也得花十几年才能填补由本次衰退造成的就业缺口,Laura D’Andrea Tyson说,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曾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对美国当前困境的一般解释为:以本季度2.5%(历史平均为3.3%)的年化增长率来看,问题仅在于经济增速还不足以让美国失业人口重新就业。正如Tyson博士所言,消费需求显然还未达到能刺激企业重新招人的水平。显而易见的是,有太多勒紧裤腰带的美国人正在不停地还债,同时还得存钱以备不时之需;而不是为了心仪的非必须品大肆挥霍。

此番评论虽言之凿凿。但却避开了经济学家所不愿提及的一个关键转变,而技术专家已就此研究了数年。这个刺耳的声音就是:除了萎靡的经济环境,美国当前就业困境还来源于突然且不可逆的结构变化,起因不是技术进步太慢而是太快。事实不可否认,计算机化的自动设备、网络和AI--包括自主学习、语言翻译、和语音及模式识别软件--正开始让很多工作失去存在的意义。

这和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作岗位周而复始的此消彼长并不相同,当时的情况是机械逐渐取代人、马所提供的强劳动力。而今天,自动化不仅能完成例行性工作,也能负责认知型和创意型任务。转折点似乎已经到来,大量中等收入的脑力劳动者正面临被AI自动化取而代之的威胁。

这种巨大的差别让人坐立不安。AI软件不仅比机械自动化设备更易安装、操作,还有一个更强的刺激因素在于:脑力劳动者的使用成本相比其在车间、产线、柜台和田间工作的蓝领同胞们来说要高得多。

从各个角度看,今天占据写字楼小隔间的白领们的窘境与百年前的农牧业者如出一辙。在1900年,近一般成年人在田间工作。但随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自动采摘机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出现,如今的农业只容纳了稍高于2%的劳动人口。

失业的农民还可转投工厂,并因此赚得更高的工资。但平庸的小白领们未来又会怎样?媒体专家Douglas Rushkoff(“领导或服从”,“人生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嚷到“没什么大不了的”。直接了当地说,虽然人们寄希望于技术行业,创新行业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计划能提供就业机会,但正如大众所知,几乎没有出现新的白领岗位来补充正在流失的工作机会。

人们通常基于两点驳斥卢德谬论:一、机器是人们用来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二、大部分人都可以成为机器操作工。但如果这些假设不再适用――当机器聪明到可以自动工作时又会怎样?换言之,当资本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时,卢德谬论似乎也就不见得那么荒谬了。

这也是社会评论家Jeremy Rifkin,1995年出版的《The End of Work》的主旨。虽然之前也有类似书籍出版,但Rifkin预言了社会正步入新的阶段--届时参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劳动者需求量将日益减少。“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写到:“更复杂的软件技术将使人类文明更接近于一个几乎不需要人力的世界。”

转变显然已经开始。而且白领和中层干部将不是唯一被自动化淘汰的人。由于数据分析、商业思考和决策制定软件可提供更有效、更廉价的劳动力,即使专业人士在这场就业浩劫面前也难以幸免。模式识别技术正把大量高薪岗位挤出就业市场。

放射科医生在经历了13年的教育培训后,可在美国年入300000美元,而他们将首当其冲。不仅是因为肿瘤切片和X光片的扫描工作正以1/10的成本外包给印度实验室。真正的威胁在于最新的模式识别软件将能以1/100的成本完成大部分工作。

律师也同样身处险境,因为某些聪明的算法也能够翻查案例,评估现实问题并归纳出结论。机器已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司法分析工作,其成本与人力相比不值一提--而且它们通常能比人类做的更彻底。

2009,来自硅谷的软件企业家Martin Ford“茅塞顿开”,他注意到由新技术创造的岗位只占到就业市场的一小部分--包括网络程序员,手机销售,风力发电机技术员等。虽然新技术的确可以创造工作,但历史证明它也可以立马让工作消失。Ford说:“现在正在被外包或自动化的IT职位,大部分都是1990年代技术爆炸时期出现的新工种。”

根据他的分析,Ford指出技术和创新推动生产力以指数形式增长,而人类需求的增长更接近线性函数。在他看来卢德主义在生产力增长还处在函数缓慢升高的平滑段时的确荒谬。但积累了两个世纪的技术进步后,生产力增速达到“拐点”并正沿着指函数曲线陡峭段迅速上升。证据之一就是当前生产力增速远超消费增长。

另一项证据则是新技术创造新工作的速率,赶不上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减员速度。Ford总计定义出5000万个美国工种--占就业人口近40%--将或多或少地可以被计算机上的一种软件所替代。10年之内,许多此类岗位就将消失。“机器为了顶替人类的工作岗位而需要跨越的障碍”作者注解到:“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要低得多。”
 
来自MIT的Erik Brynjolfsson 和 Andrew McAfee在两人合著的新书《Race Against the Machine》中附和了Ford的分析--也就是说,在本次萧条期中流失的岗位将一去不复返。他们也同意这次剧变的冲击将由中等收入脑力工作者来承受,包括零售、法律和信息产业的员工。但两位作者的观点代表的是象牙塔里的想法,而不是白手起家的硅谷创业者。而且他们所预言的变革,原则上需依赖政客和既得利益群体的大力支持。

与Ford不同的是,关于高科技对就业市场的影像,Brynjolfsson 和 McAfee博士稍显乐观。在他们看来,那些受影响最大的就业者应学会和机器一起工作,而不是排斥它们。如果能做到这点,市场震动将成为脑力劳动者的一次机遇而不是威胁。

他们以亚马逊和电子港为例,指出两者的经营模式鼓励超过60万人,通过为全球顾客设想出各种商品来养家糊口。同样的,苹果的应用商店和谷歌的安卓市场,也方便了拥有奇思妙想的开发者在全球范围内发出产品。类似模式也许无法创造出新一轮亿万美元的商业浪潮,但能够解决许多家庭的温饱问题,或许还能帮他们筹措大学学费。

也许卢德分子最终还是错误的。但构成当今工作的本质--即所谓全职的概念--将经历一番剧变。但人类所独有的特质--想像、感受、学习、创造、适应、进步、灵感、自然流露--都是较机器而言的相对优势。无论机器变得多聪明,这些技能将是它们所难以复制的。

Marina Gorbis来自未来研究所,该机构是位于加州.帕洛阿尔托的独立智库,他相信机器在取代人类去完成许多任务的同时,“也将拓展人类的能力,允许我们完成过去所未曾想过的工作。”如果这种全新的“人机关系”能再给予人类劳动的尊严,和某种形式的经济报酬,那再好不过。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全新的世界正在等着我们。

 
 
感谢译者 brucehsi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qazcvbplm 2011-11-16 20:08
当人口不再是劳动力。。。。。。!!

查看全部评论(1)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5 13:02 , Processed in 0.07058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