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备控制
致命武器
集束武器谈判破裂 Dec 3rd 2011 | GENEVA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关于裁军的谈判正陷入僵局。由于巴基斯坦的反对,关于禁止生产易裂变材料条约的讨论已被搁置多年。而现在,由美国发起,俄罗斯和中国作后盾,持续了四年的谈判在限制军火交易方面仍无法使各国达到共识,更不要提禁止各国之间的军火交易了。
集束弹药因为会导致误杀平民而成了呼吁控制军备人士的首要目标。这些炸弹或炮弹所发射出的几百颗子弹可覆盖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可广泛地大规模打击敌人。但不是每颗炸弹在发射后都会爆炸,而这些没爆炸的炸弹会使平民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给他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对平民构成长久的威胁。而儿童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在几乎十年的时间里,集束弹药最大的使用国和制造国,那些自诩为“龙头大国”的国家,都完全对控制集束弹药一事不做任何考虑。所以多年以来在《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中添加集束弹药协定的努力受阻。
2006年以色列对黎巴嫩使用集束武器的暴行是这一切的转折点。由于联合国在对以黎冲突应对不力,挪威在社会活动人士的支持下发起了禁止使用集束武器的和谈。到2008年,有94个国家(包括北大西洋公约的大多数国家)在奥斯陆签署了全面禁止生产、使用、储备、销售、转让所有集束武器的公约。自此以后签署国陆续增加到了109个。
这一进展却使联合国的谈判回到了原点。集束武器使用大国及生产大国做了很大的一个让步,即停止使用1980以前生产的质量较差的集束弹药,因为其哑弹率高,而且遗留下的哑弹非常致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些国家支持集束武器储备量的新条款,所以他们的草案至少使那些绝不可能签署奥斯陆协议的国家,即世界上85%以上的国家,受到了约束。而且这份草案摧毁的集束武器的数量比奥斯陆协议所能摧毁的多得多。为了反驳草案使国际标准有所降低这种观点,美国补充说保留以后增高标准的可能性。
但是那些争论并没有什么影响。50多个反对此草案的国家及支持这些国家的社会人士认为若是允许使用集束武器必然会引起非常大的伤害。国际红十字会组织认为美国的提议只会刺激符合新标准的集束武器的发展,但是这些符合新标准的武器却还是非常危险,可靠性低。奥斯陆协议的倒退就是一个坏例子。
大国则不这样认为。美国认为若是完全禁止使用集束武器对大西洋公约国来说不现实,它对此“深感失望”。俄罗斯则抱怨说反对者“无理取闹”,中国认为这些反对者应该对以后因为集束炸弹产生的人员伤亡负有间接责任。不管在公众场合如何表态,一些支持集束武器的小国私底下可能会为和谈失败而欢欣鼓舞。
谈判的失败也彰显着大国强权的没落。日内瓦代表强调在这次的多边谈判中,每一个国家都有投票权,所以大国绝不能指望哄骗相对弱小的国家支持他们而赢得谈判。国际社会各方面都认为裁军一事由于监视全套装备而变得扑朔迷离。代表团成员震惊地发现发言尚未结束,他们的介入就通过推特流传开来了。透明度如此之高,也令外交上的小动作有所顾忌。在谈判中所谓的完美往往由于缺乏灵活性而无法实现。
在可预见到的未来,针对集束炸弹的《特定常规武器公约》前景颇为黯淡。在这发生之前,那些哑弹会毁掉甚至终结许多无辜之人的生命。
感谢译者 gonghaolin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