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得 恶魔学的风险 仇视银行家是世界最古老也是最危险的偏见之一 Jan 7th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朝银行家丢板砖是一项很受欢迎的休闲娱乐。“占领华尔街”运动和其大量分支活动认为世人中有险恶的1%,其中很多是银行家,正在诈取剩下那善良的99%的财产,并对此非常不满。好莱坞在《华尔街》,《华尔街2》,《大到不能倒》,《商海通牒》这些电影中大肆攻击金融家。还有成堆的书籍都试图不依靠迈克尔·道格拉斯[注1]来传达同样的讯息。 愤怒是可以理解的。2007-08的金融危机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而处于危机中心的大多数金融家却逍遥法外。最大的几间银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还要来的更大。奖金又开始在银行内流动。关于银行家有一句老话-他们在营利时相信资本主义,在赔钱时相信社会主义,这句话现在看来简直太真实了,让人笑不出来。 但是现在针对银行家的强烈打击是否有点过了呢?公正的批判是否会变为丑恶的偏见呢?而丑恶的偏见又是否会产生摧毁经济繁荣的政策呢?回头看看历史,我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对于金融业者的鄙视自古有之。耶稣将换钱商从圣殿内赶出。提摩太前书告诫我们“贪财是万恶之根。”默罕默德严禁放高利贷。犹太人管利息叫内舍克,即“咬一口”的意思。天主教廷在1311年禁止放高利贷。但丁把高利贷者丢在第七层地狱中,和鸡奸者[注2],以及其他“犯下违反自然的恶行者”同罪[注3]。 几个世纪以来对于以钱赚钱的借贷行业的憎恨和对于漂泊流浪者的憎恨是紧密相联的。政府抱怨和固定不动的有产阶级相比,要从四海为家的借贷者身上收税可困难多了。德国诗人海因里息·海涅写过一首针对罗特席尔德家族[注4]的讽刺诗,在其中他怒斥金钱“比流水还易变,比空气还不稳”。 历史已证明这种偏见是很危险的。没有金钱的润滑,商业的巨轮转动速度就会减慢,甚至停止不动。那些放宽借贷禁令的文明最终变得更为富有。而那些保留禁令的则停滞不前。15世纪北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注5]和其他银行家族找到可以钻这些禁令空子的方法,连带造成了该地区的繁荣。在路德和加尔文接受借贷行为后,经济领航的地位就逐渐落到了欧洲信奉新教的地区[注6]。随着欧洲向前进步,禁止放贷的伊斯兰世界停滞在穷困之中。公元1000年西欧的生产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1.1%,而中东占8.6%。到了公元1700年,欧洲占了13.5%,而中东的份额跌到了3.4%。 银行业的兴起经常伴随着文明的繁盛。那些责骂所谓的“启示录使者”[注7]的艺术家和学者们可能也要学学历史。大型金融中心自古以来都也是大型艺术中心,从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到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再到今天的伦敦和纽约。那些赶跑借贷者的国家都是变成了艺术沙漠。没有华尔街哪来纽约的苏豪区[注8]?没有大量金钱流入又哪来那些美国名牌大学? 针对金融家的偏见也可以导致非经济方面的破坏。历史上,借贷者一直受到迫害。一个地方的少数民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欧洲的犹太人,但也包括亚洲的华人[注9],最先都因为无权参与一些更“高尚”的行业而被迫集聚在金融相关行业,之后成功致富的例子鼓励更多同族人的参与。历史上很多时期,反银行业的偏见都带着一种强烈的种族仇恨色彩。 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受到迫害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信奉基督教,也因为杀掉债主是取消欠债的一条捷径。出生于犹太家庭的卡尔·马克思认为犹太民族就是资本主义的化身,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将其从祖先的诅咒中拯救出来。《犹太人贤士议定书》[注10]的假造者希望人们相信犹太金融家们正在策划一场征服世界的丑恶阴谋。20世纪30年代,美国众议院银行货币委员会的主席路易斯·麦克法登曾提出:“非犹太人手里只有废纸,犹太人手里的就是合法钱币。”[注11]在亚洲很多地区也存在同样的谣言,针对当地的少数华人。 这并不是说占领华尔街抗议者犯有种族偏见这一罪过:他们所处的阶级和世代基本没有沾染到种族偏见的恶习。但是妖魔化可以轻易转变成新的形式。在8月发行的《商业道德期刊》内,一个叫克莱夫·博迪的人就提出金融业现在已经被一群精神变态者所占据了,他们“缺乏良知,几乎没有感情,完全不能产生任何同情感,无法为别人设身处地思考。” 关住的情绪 责骂1%的人,尤其在这些人中很多还为像是高盛或罗特席尔德[注4]这样名字的公司工作时,会点燃大量很难控制的情绪。2009年《波士顿评论》上的一份调查发现有25%的非犹太美国人认为金融危机是犹太人引起的,民主党人这么想的比例比共和党人高。在亚洲一些地方的种族仇恨更加赤裸。1997-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像是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很多地方掀起了针对富裕华人的凶残暴动[注9]。今天,艰难时期加上严厉质问也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2008年的危机证明全球金融需要下猛药。必须要迫使银行保存更大的资金储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注12]必须被拆除。短期激励文化需要修正。但是将银行家妖魔化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受控制的话,很有可能反而会带出很多历史上丑陋的一面。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4 22:39 , Processed in 0.08853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