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家服务的社交网络 教授们的Facebook 组织更密切,学术界或许更有效 Feb 11th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记者们喜欢将任何有蹊跷的事件称为某某门。这样说的话,公关顾问也该换个名字了。但是基于柏林的小公司“研究门”(ResearchGate)的公司并未因这点小事儿受到影响。它和Facebook一样拥有雄伟壮志,旨在打造学术界的科学家社交网络,类似于马克·扎克伯格所建立的风靡大众的Facebook。现在它很成功。大约有140万名研究人员已经注册了该网站,而且每个月还有五万名新增用户。 普通民众或许会对科学家如此需要此类网站而感到吃惊。不过话说回来,起初因特网是学者们为了学术而创立的。而马克·扎克伯格的Facebook起步却是在大学校园。然而尽管因特网提高了流通速度,却没从根本上改变研究人员的联系方式。学术界仍是非常碎片化,因此科学家们常常很难找到和自己做着类似研究的人。而且实验结果通常都没有在学科间分享。 研究之门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伊贾德·马迪士表示,为了让科学研究变得更富有成效以及跨学科性,研究门意欲促使学术界像结缔组织那样更具有支持连接功能。像在Facebook网站那样,用户在研究之门网站上可以创立一个个人信息页,填写传记性的信息,罗列兴趣,研究技能,还可以加入小组。用户可以查看那些和他们有着相似兴趣的人最近的计划,在对方的个人页面发表评论。用户还可以上传自己的论文,创立需要申请才能加入的工作小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研究门能否赚取足够的利润以满足它的投资者。迄今为止,它的资本来源于加速合伙公司(Accel Partners)和基准资本(Benchmark Capital)这两家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不久之后,预计会有第三家公司加入投资。不管怎样,这些投资者都想要投资回报。 部分已有盈利可能来自于克思·普朗克学会。这个学会掌控着德国大部分最好的研究型大学资源,也让研究门为自己创建了一个私人网络。经过比较久的艰苦经营,研究门希望能跟那些利用其网站平台登广告的公司或大学征收费用,另外还计划建立一个实验室器材市场。公司并没有计划刊登其他广告,然而也不打算向用户直接收取费用。 目前,网站的大多数用户是20几岁的年轻人。他们喜欢互相询问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研究问题,从DNA顺序到统计捷径。他们也经常阅读彼此的论文:有超过1000万的论文上载到研究门。(据马迪士博士描述,现在,大部分的科学杂志允许作者在自己的个人主页发表论文,其中包括了在社交网络的个人信息页。) 很显然,这项服务让这些年轻的研究者不用反复试验,从而也节省了他们的时间与金钱。他们很有可能会喜欢研究门计划于四月份推出的新功能:让用户们互评贡献的反馈系统。这个功能可以让用户在发表论文外,有了另一种可以建立声誉的渠道。 那些享有声誉的科学们也许会变得更犹豫不决。然而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自己一套坚定的准则。科学并不只有合作,更充满竞争。这就限制了人们愿意分享的东西范围。但是迪福士博士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说,那些伴随着Facebook成长的一代,明白分享会对他们的研究有所提高。而比他们年长的那些同事早晚会明白这个道理,不然也要退休了。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5-1-5 12:23 , Processed in 0.06743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