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两国 前途未卜的海豹贸易 一年前,当加拿大政府宣布中国已同意向该国海豹制品开放市场时,海豹行业从业者如遇救星。那时加国的海豹产业正陷入低谷。美国早已禁止相关产品进口,欧盟也于2010年实施禁令,俄国欲效法禁令的传言之后也得到证实。而正如马格达伦群岛海豹狩猎者协会主席德尼·隆盖佩当时所言:“中国人口那么多,只要每人都买点海豹皮或海豹制品,我们就用不着和欧洲人做生意了。” 但尽管加国在宣布协议时大张声势,渔业部长于2011年11月访华期间也极力敦促,这项协议至今却仍未生效。究其原因,一种可能是中国政府因动物权益组织据理力争而推迟实施,自2011年1月协议签署伊始,这些组织便开始了抗议活动。另一种可能是中国政府因为相关原因要求进行所谓的技术审核。而不管原因为何,已于2月6日开始中国之行的保守党政府总理哈珀都将力图说服中方,正式启动本国海豹出口。临行前哈珀表示,“加拿大的海豹产业遵循人道捕杀,并受到严格管控,政府将继续全力支持,为其寻求新的国际市场,包括中国。” 数十年来,动物福利组织一直将海豹产业视为攻击目标,而产业本身也正在走下坡路。2009年,格陵兰海豹的捕杀量将近7万5千头,2010年这一数值降至6万7千头,而2011年全年捕杀量仅为3万7千头。此外,每年猎杀的灰海豹和冠海豹数量也十分有限。自1987年起,棒杀幼年格陵兰海豹被视为违法行为(格陵兰海豹幼兽通体白毛,开始脱毛后离开母海豹独立生活)。但尽管如此,海豹产业在面临抗议团体的负面宣传时仍束手无策,也无法使外国政府相信其捕杀成年海豹的方式是人道的,不会对海豹种群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威胁。一时之间,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法国影星碧姬·芭铎以及英国歌手保罗·麦卡特尼爵士在内,人人都试图劝阻海豹捕猎者停止猎杀。 批评人士指出,与其用纳税人的钱支持这一产业,不如用这些钱买断海豹捕捞业,对现有捕猎者进行补偿。加拿大海豹捕猎者的登记人数估计为1万1千人,而只有极少部分真正从事捕捞工作。全球最大的动物权益组织“善待动物组织”(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简称PETA)是该行业的激烈反对者之一。该组织成员表示,每年用于支持海豹产业的资金为7百万加元(约合7百万美元),而一年的产业利润却只有1百万加元。正如反对党自由党参议员麦克·哈布所说:“捕杀海豹是一项落伍且划不来的活动,这已是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共识,为什么还要浪费宝贵的人力物力去开拓海外市场呢?” 虽然海豹产业规模有限,但对于居住在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海豹捕猎者来说,却至关重要。因纽特人食用海豹肉,用海豹皮毛制衣,一些人仍用海豹油燃灯。这三种海豹制品,连同被亚洲人视为性药的海豹鞭,过去以来都在出口之列。政府对海豹产业的不断支持符合加拿大推动该国北极地区发展的政策利益。就在总理出访中国之前,总理办公室对外发布了一张图片,图中哈珀从一个北极小城的市长手中接过一本笔记本,封面由海豹皮毛制成。至于总理是否在访华行程中将其随身携带,就不得而知了。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4 19:40 , Processed in 0.06542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