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ation and evolution 核辐射与进化 辐射尘中 幸免于难 鸟类能够通过进化应对核事故的残余影响 09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Radiation and evolution.mp3 Mar 3rd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那乌鸦并没飞去,它仍然栖息,仍然栖息——埃德加·爱伦·坡 《乌鸦》 去年,地震和海啸引发了福岛第一原子能发电站核泄漏事故,在国际核与辐射事件等级标准(INES)中被评为第七级;没有比这情况还糟的分级了。核辐射对生物有害,而长时间高水平的本底辐射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人们还知之甚少。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南卡罗莱纳大学的Timothy Mousseau和巴黎第十一大学的Anders Moller率团队着手比较在两个INES七级事故事发地(福岛核电站和1986年发生事故的乌克兰小镇切尔诺贝利)附近栖息的鸟类种群。结果出人意料。他们发现随着时间迁移,似乎有些鸟类发展出了对核辐射的耐受力。 福岛和切尔诺贝利相距7,000余公里(4350英里),不过Mousseau和同事们很快发现,两地的鸟类种群有共同之处。两地均属温带气候,周围环绕着农田和森林,鸟类的习性和需求相似。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两地有14种相同的鸟类,包括家燕、大山雀、大苇莺、鵟、松鸦。既然情况如此相似,比较两地生物对核辐射的反应(福岛:短期反应,切尔诺贝利:长期反应)自然应当具有启发意义。 2011年7月,研究人员清点并鉴定了福岛核电站附近300个地点的鸟类。这些地点的辐射水平低至0.5毫西弗/小时,高至35毫西弗/小时。作为对照,牙医给患者拍X光片的辐射量很少超过0.05毫西弗。他们将结果与在切尔诺贝利周围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比对。这些数据采集于2006年~2009年间,采集地点的辐射水平与福岛相似。 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污染》杂志上:在辐射水平为35毫西弗/小时的地方,鸟类平均数量比0.5毫西弗/小时的地方少了将近1/3。这是合情合理的:辐射水平高的地方,生物更容易生病死亡,更难繁衍后代。但是,当研究者比对两地共有的14种鸟类时,发现在同样的辐射水平下,福岛的鸟类下降数量几乎达到了切尔诺贝利的两倍。 人们还不清楚这个现象的原因。也许是因为福岛的放射性核素成分对鸟类更危险。不过Mousseau博士称,这更可能是因为进化已经在切尔诺贝利周围的鸟群中起作用了。不能适应本底辐射的鸟类死亡,对辐射有耐受力的基因则得以传承。而福岛的鸟类才刚刚开始面辐射环境中的生存进化挑战。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5-1-5 12:37 , Processed in 0.07437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