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改革中的政治博弈 改革诉求愈发高涨 在中国领导人换届前的几个月里,涉及经济改革的争论日趋白热化。本期两篇社论将关注这种争论中的政治博弈,并一览变革的蓝图 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改革困难重重。一些改革者抱怨,经济快速增长使政府出面整治利益集团的意愿下降,而愈发强势的利益集团认为当今的社会已无改革的必要。但鉴于共产党会准备在几个月后将权力移交给年轻一代领导人,改革派又看到了一线曙光。他们希望对领导换届期间必定要规避风险、政策出台须审慎的论调发起挑战。 一些改革派人士着力推进改革事业,最近他们就资助了两份报告出炉,列陈改革长期计划。先是该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在2月23日公布了促进迟缓的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十年规划,为中国企业收购外国公司提供便利,并为中国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的开放扫清障碍。接着,四天之后,改革派又将世界银行吸收到他们的队伍中。 2月27日,世界银行和一家官方智囊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长达468页的报告,其中将改革派所做的工作称为广泛的政策修订,包含增强劳动力流动性、向国有企业放权和保障农民土地产权(另见本期文章)。该报告警告,如果不进行此类改革,中国将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届时,通货膨胀和社会不稳定很可能带来滞涨。 这份报告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内容,还在于其出处的权威性。央行一直以来充当改革派的前哨站,但所做的决定却经常被驳回,相较之下,世界银行的报告则更有吸引力,一方面是源于该报告涉及中国下一代领导人,另一方面则是一家有官方背景的中国组织能和世界银行密切合作,出台这样一份高调且敏感的文件,实属罕见。中国的保守派极其怀疑世行,将其看做式微的西方自由主义的代理人。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在北京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布这份报告时对此深有体会。有人自称独立学者,通过发表演说抨击世行对国企私有化的支持,致使发布会中断。 佐利克曾在2010年提议世界银行和政府合作出台一份计划,以策中国长期发展中的挑战。世行的这份报告便是对这项提议的肯定,但这个出台报告的想法很可能出自一位中国官员。他就是李克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当佐利克向他提出这项建议时,他表现出十足的热情。他提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参与,财政部协助。报告公布后,李克强和佐利克公开高调对报告结论予以认可。李克强不仅仅是什么副职,明年据信他将接替温家宝出任国务院总理。 倒也没有多少分析家认为中国政府会突然采纳央行、世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提议的改革方案。但终究即将上任的领导人要面对一定的政策取舍,而近几个礼拜有迹象表明,改革派试图对此施加影响。中国媒体上刊载了数篇文章,特别提及今年是邓小平于1992年1、2月南巡20周年。他通过这次旅行敲打强硬派和媒体,以求更快进行市场改革。这些文章力倡改革手段要大胆。一些人甚至建议“需要再来一次南巡”。 追溯邓小平的足迹 甚至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月23日,该报谈到“一些官员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最终酿成更大危机。”这篇署名本报评论部的社论警告,“纵观世界一些大党大国的衰落,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 今年秋天新一届领导集体上台后,他们的改革派倾向也并不一定会带来很大的变化。十年前,当中国现任领导人上台时,改革期望也很高,但随着人们看清他们缺乏制衡国企及出口工业等强大利益集团的意愿和力量,这种期望也就衰退了。年内有望继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并在2013年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可能需要时间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同时,既得利益集团早已准备好捍卫自己的利益。前面提及的报告建议由新设立的独立机构负责管理国有企业,并将股息上缴国家预算,并逐步削减国家所有权。监管国有部门的机构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但该机构并不热衷于这种构想。据一份中国报纸——《21世纪经济报导》撰文,国资委致信财政部,称削减国家所有权是违宪的。该报还披露,国资委也致信发展研究中心,认为很多改革派人士宣称的“国进民退”是不符合现实的。 另一份中国报纸引述一位知名学者的话说,改革不只被利益集团所妨碍,更多的则是源于公众所缺乏的热情。1990年代末,通过强调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在2001年实现)做准备的重要性,改革派领导人尚可推动一些包括国企下岗大潮在内的不受欢迎的改革。但现在中国并不存在这样的外部原因。涉及改革的博弈还会继续,中国的领导人为了胜出,需要的当然不仅仅是央行、世行和一流智囊的报告。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4 15:42 , Processed in 0.06949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