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前景 时运不济 尽管北约或许注定难振雄风,但其命运不应就此终结 Mar 31st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正值筹备五月芝加哥峰会之际的北约陷入了矛盾境地。近来值得庆贺的成就实在屈指可数。总体来说,其成员国在阿富汗的行动一无所获,与美国关系也出现了状况。不过,去年经联合国许可的任务(保护利比亚反动派不受卡扎菲迫害)的确完成的漂亮。该行动是由两个欧洲成员国——英国和法国发起的。尽管获得了美国的重要支援(虽说稍许吝啬),但两国显示出了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带头的意愿。除此外,至少有四个国家排队想进入北约俱乐部,分别是:马其顿王国、波斯尼亚以及格鲁吉亚。 然而,除去以上成果,北约仍然前途未卜。有两方面令其倍感威胁:一、今年早些时候,奥巴马政府宣布其重点将不再是欧洲,转而应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并安抚拉拢其亚洲盟友。现在对美国而言,欧洲越来越像是“安全保障者”而非“惹是生非者”。二、欧元区金融危机使得其成员国分身乏力,无暇他顾。财政紧缩,加之外界公认欧洲面临安全威胁,都意味着早已压至最低的国防预算还要进行削减。自冷战后,欧洲国家负担北约军费的34%,现今这一数字已下降至21%。除美国外,28个成员国中只有4国能做到将本国GDP的2%支付北约防御费用 北约:仍具战略意义 以上的军费问题令人忧心,因为北约依然具有战略作用。或许可以说,现今的欧洲是统一、自由、和平的欧洲,但如果称其未受威胁,不免自欺欺人。巴尔干地区的动荡不安依然是问题;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在极力加速军事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放出讯息有意同西方缓和关系;北非依旧风云多变;恐怖主义死灰复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网络战争又纷纷出现,可谓旧患未除,新患迭起。事实上,正如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近期所言,仅止步于投资本土安全计划并不能完全自保。尽管北约各国暗自期望情况或许恰好相反,但在二十一世纪的地缘政治中,军事影响力仍举足轻重。 如今问题集中在如何解决资金短缺。拉斯穆森的答案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换取尽可能大的回报,即运用“灵活防御机制”,集中共享军事装备武器。理论上,此举既可避免在一些地区的重复投入,又能相互弥补不足。然而,在对利比亚行动中,北约见识到了此种策略的局限性。要想运用合作共享战略,提供特殊装备(如无人监视机)的盟国要么完全自愿接受任务,要么就要对使用自家武器的别国摆出笑脸,哪怕心里是一万个不情愿。德国和波兰在利比亚问题上隔墙观火,给行动造成困难,而其他国家也热情不高,纷纷拒绝加入飞机轰炸行动。一种解决方案是要求参加武器共享计划的国家签订“确保使用”的协定,以保证其他国家可以使用它们的武器装备。事实上,即使采取这种方法,有的政府也可能坚决不买账。 既然如此,现实一点,北约就只能甘愿逐步淡出国际事务圈,这并不一定是自取灭亡之举。“全球化北约”的计划吸纳了各个区域的国家,无论哪里出现摩擦,北约都能及时调停。这一计划前些年便颇见成效,但也很快无疾而终。等到北约部队完全撤离阿富汗时,也就是时候重新部署地区力量了。 不过,考虑到美国近来采取的半疏远政策以及欧洲经济紧缩态势,北约的“适当淡出”很有可能迅速转变为“全身而退”(少参与—不作为)。如果发展到这一地步,那就可能有大麻烦了。虽然北约这一组织不尽完美,但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时,它仍可施加相当的军事震慑力,这在维和救援以及保卫欧洲安全方面仍然重要。能否调动各方积极性并号召各国投入资金,就要看那些从北约中获利最多的国家(当然,其中少不了德国)的行动了。如果此举失败,北约恐怕真是无力回天了。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4 07:38 , Processed in 0.07746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