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日报 查看内容

[2012.04.14] 德国经济模式启示录

2012-4-21 09:05| 发布者: migmig| 查看: 7470| 评论: 14|原作者: 乌龙水草

摘要: 他国均愿效仿德国经济模式。然而和他们的出口商品相比,德国的做事风格则不甚适合他人借鉴
德国经济模式启示录

德国为世界带来了什么

他国均愿效仿德国经济模式。然而和他们的出口商品相比,德国的做事风格则不甚适合他人借鉴

Apr 14th 2012 | BIELEFELD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欧洲央行设在德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在这里对欧洲货币进行统筹管理。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Beckhoff Automation GmbH)坐落在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的乡村地区,管控着欧洲央行。确切地说,这家公司生产的设备管控着欧洲央行的照明和通风系统。在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里,帷幕提拉和灯光开关都采用倍福公司的发明装置。不论是豪华游艇,拉斯维加斯酒店门口的跳舞喷泉,还是中国制造的风力涡轮发电机半成品,都可以看到倍福公司的产品身影。



德国倍福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实力强大,产品包罗万象却又毫不起眼,正是倍福公司这样数以千计的“隐形冠军”企业为德国赢得了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美名。倍福公司去年的销售额搞了34%,高达4.65亿欧元(6.08亿美元),并定下目标,到2020年实现销售额20亿欧元。倍福公司一半以上的产出均出口他国。他们的生产活动主要在德国这样一个工资高、规则繁多的国家完成。

发达国家规则繁多,令人不胜其烦,然而德国却是一个让人欣慰的例外,这还要多亏了倍福这样的公司。2008-09年,全世界面临经济危机,德国企业的成交率要比那些最发达国家的企业都高(见图表1),失业率为7.9%,比其他国家都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人在乎德国3A信用评级降级一事,德国不用抵押就可以借到钱。

羡慕的对象,仿效的目标


德国并非万事皆好。2011年第四季度,德国经济缩水,虽然第一季度经济数据表明德国经济未出现衰退,然而欧元区各国经济低迷,发展中国际经济发展放缓,德国免不了遭受冲击。前经济五贤人协会主席博特•鲁路浦(Bert Rürup)表示,1%的增长率足以创造就业。记者迪克•赫尔曼(Dirk Heilmann)所著《好年景:德国为何前途光明》一书中,作者预测,到2030年,在人均收入方面,德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国。



这种成功不会令全世界称羡。为了支持欧元,德国呼吁实行紧缩政策,此举深为有些欧洲国家所不齿。希腊小报说德国总理默克尔是纳粹同党。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重超过中国,许多德国人引以为豪(见图表2)。英国欧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CER)的经济学家西蒙•蒂尔弗德(Simon Tilford )指责道,人们“迷恋出口”,由于工资过低,降低了德国人对进口食物的购买力。2010年,时任法国财政部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任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就曾对很多人提出过疑问,德国这种以出口为依托的模式是否一种“可持续”的模式。

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对德国模式羡慕不已。西班牙教育部长十分推崇德国实施的学校指导和工作经验相结合这种职业培训“双轨制”。英国工业联合会董事长克里德兰(JohnCridland)则希望英国也能“拥有自己的德国式中小型企业”,倍福公司就是榜样之一。萨克奇现在正在争取连任法国总理,而他似乎希望全盘复制德国模式。“创造就业,创造就业,创造就业”是德国的重中之重,他说道,“如果这种模式适用德国,为何就不能造福我们呢?”

然而德国模式能否复制?如果你在东威斯特伐利亚-利佩(East Westphalia-Lippe,进行全球宣传时自称OWL)呆上几天,你就会这样发问。倍福公司和其他公司野心勃勃,希望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但是他们的企业文化还具有很深的地域局限性。未来和过去没有差别。“我们的银行成立于1825年,自那以后没有丝毫改变。”Sparkasse银行主席Dieter Brand如是说。这家储蓄银行坐落在该地区最大城镇的比勒费尔德(Bielefeld)内。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那些公司客户的情况也相同。近年来,德国业已对其模式进行了改革,然而其基本框架还是故老相传,他人或许无从效仿。

20年前,德国也曾遭遇危机。1990年德国实现统一,人们为此兴高采烈,接下来就遭遇了二战后最严峻的经济大萧条。大约五十万制造工人失业。德意志标签估价过高、亚洲竞争者机灵聪敏,再加上实现统一所花费的巨大成本,都对德国经济构成了威胁。企业家抱怨德国经济缺乏活力,没有竞争性。时任德国总统罗曼•赫尔措格(Roman Herzog)1997年发表讲话,谈到“经济发展无力,社会发展迟钝,人们心理抑郁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他的讲话命中了德国当时的症结所在。

重振旗鼓



德国并没有就此沉沦,反而建立了更加灵活的模式。工人为了换取更大的安全保障,便接受灵活的薪资和工作时间安排,因为他们担心某些生产活动会令工人不再妥协,德国把一些生产项目外包给东欧的公司进行。在接下来的十年当中,全世界的制造业占GDP的份额都在下降,只有德国在不断上涨。

21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迟缓,失业率仍然维持在两位数,时任德国总理、社会民主党人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开始了新一轮费力的改革。在劳动力市场改革方面,不仅降低了失业救济金,还放开了对临时工作的限制,任其自由发展。督教民主联盟成员默克尔2005年就任德国总理以来,不仅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了67岁,还通过修改宪法要求各州和联邦政府消灭结构性预算赤字(现在全欧洲均认可这种模式)。

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Hertie School of Governance )的Anke Hassel指出,失业救济金本不得轻易变动,却也遭遇削减。收入不均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业同样存在不平等现象。工业企业的核心员工是德国制造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并未受到直接影响。然而那些工资低、存在危险性的工作越来越多,从而降低了德国的服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工资上涨幅度有限,工人们也比较容易于接受。

德国的初始加工模式始于统一之后的经济大萧条:自1873年起,经济衰退持续了23年,而俾斯麦(Bismarck)于1871年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东德和西德的合并。经济危机余波维持了十数载,却也让人们研究出资本、劳动力和国家之间应该怎样互相协作。

1884年德国出台法律,在公司管理现有框架基础上建立了双轨制(dual board system),由独立的监事会向管理者问责。监事会成员由银行家(为公司提供“潜在资金”)和科学家(拥有含金量高的专业价值)等组成。19世纪80年代技术培训体系建立,为化工品和机器制造商输送了专业技能和忠诚度双高的技术工人。在某种程度上为了满足这些技术工人的需要,俾斯麦建立了社会福利机制。要保证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正常运行,就要求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协调一致,这不仅为工作委(works councils)的成立铺平了道路,同时在差不多一个世纪之后,对于大型公司内工人在监事会取得强制代表权也是功不可没。

“协作市场经济”久经考验而屹立不倒,独裁统治、战争、革命还有全球化等均不能伤其毫发。德国俾勒菲特大学(University of Bielefeld)经济史学家Werner Abelshauser表示,这种经济体制崇尚信任,其赖以生存的原则在于,人们往往不会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事情,“得不到充分的自由”。他这样写到:各种元素“如此紧密配合”,很难用其他不相容的元素替代。

信任与协作或许可以称为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财富,不过这些则建立在地方基础之上。在俾斯麦(Bismarck)之前,各个省、公国和领地均不乏急于建立地方工业的的统治者。1678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就授予比勒费尔德特权,可以颁发地方亚麻布证照,从而奠定了该地区作为纺织品贸易集散地的地位。一个世纪之后,倍福公司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家具机器制造商,这个客户就是靠着为纺织品出口提供纸箱起家。

别的地区也都拥有类似的发展史,术业有专攻的发展模式从某种程度了造就了德国今日的成功。欧盟产业集群观察中心(European Cluster Observatory)根据规模、专业化等级以及“创新性地区”所在位置分类选出了100个产业集群,德国就拥有其中的30个。

二战期间及二战后期,德国实行了美式标准化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要求下,德国从土耳其和其他国家引进了技能低下的外援技术工人。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亚特兰蒂斯的海面上再次响起了汽笛声,催促着德国要放宽限制,接受服务,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与工会挂钩的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Gustav Horn表示,经济危机爆发后,汽笛声也随之烟消云散,“德国却凭借他们的统一模式恢复元气。”

德国小镇


倍福自动化公司的老板汉斯•倍福用他的姓氏冠名公司,他有一头灰白色的长发,十分前卫,总是敞着衣领。然而他的某些习惯看来非常老派,他反对贷款。倍福公司的资金都来自于他和他的三个兄弟,他们四个人是公司仅有的四个股东。美诺(Miele)公司和倍福公司情况相同,这家公司已有113年历史,是一家厨房设备和大型家电制造商,年销售额达30亿欧元。他们这种模式不能称之为运作公司最有效的方式。贝恩咨询公司顾问Armin Schmiedeberg提到,如果能得到更多贷款,德国公司就能够把税前利润提高几个点,他认为这些公司非常聪明,所以没有大规模贷款。

美诺(Miele)公司总经理马库斯•美诺(Markus Miele)表示,短期利润最大化并非关键,我们的目标是“在把权利移交给下一代时,我们要何去何从。”倍福先生说,每个月都有人向他提议,要他买下他自己的公司,所以他都在回避这些提议。缺乏融资野心往往就是赞成那些不成文的禁止奢侈浪费的规则。倍福先生表示:“德国公司这种家族企业模式是一种符合要求的方式,既适度又健康。”

原因或许在于他们过分依赖那些专业技能高超的技术工人。在344个行业中,从鞣革工人到牙科技师,几乎一半的高中生都会去参加双规培训。工会和员工联盟负责制定课程,而各州和地方政府则为这些实习生提供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工商业行会则负责对这些实习生进行考试测验。外国人会问为什么德国青年失业率这么低(仅为8.2%,而西班牙却高达50.5%),上了年纪的德国人就会说,这完全是双轨制的功劳。

然而德国的年轻人对双轨制并非深信不疑,比勒菲尔德商会的Swen Binner表示,仅有五分之一的高中学生把参加双轨培训作为第一选择。OWL地区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这样一来,该地区辍学率每年都会下降2%。从前,职业培训和大学理论学习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现在,通过缩小这种差别,商业也在寻找适应的方法。倍福公司现在提出一种“学院派学徒”的说法,即实践经验和大学技术理论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有责任心的雇主和勤勉的技工之间并非一团和气,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管理的框架之上,允许异议存在,并不会实行一言堂,这是灵活性很高的一种做法。以金属和电子制造这一制造业核心产业为例,劳动合同仍被全行业视为基础所在。

掌握揉面工艺

OWL地区的企业家十分有信心的认为,全球发展趋势依然会朝着对他们有利的情势发展。倍福先生表示,有50亿人立志要实现小康,加入那些已经算作富人的10亿人的行列当中。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会启动“很多工程”,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滥用资源,同时还能为制造商提供更多的机会。

诸如钛这种新型原料受到航天工业的青睐,汽车制造商也在研究减小引擎体积来提高功率,这种趋势为机床制造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固有市场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德国WP烘焙集团是一家烘焙机器制造商,所在地与比勒菲尔德毗邻,随着发展中国家消费者饮食结构越来越广,他们预计未来十年内市场对生面的需求量将增加一倍。对于新生代面包师而言,欧洲制造面包的神秘工艺已经失传,WP烘焙集团正在研制一种“智能揉搓机”,在生面处理好之后可以发出提醒。

Schmiedeberg先生把很多德国企业称为垄断企业,他们的利基(niche,指企业的优势市场)很窄,因而没有竞争。企业越来越多的依靠优质服务保护自己的利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词将不再是制造行业内的一个笑谈。倍福公司搭建了自己的销售和维修网络,而不是听命于分销商,这一点与别国的同业竞争者不同。

德国下一步要发展“混合增值”,按照这一理念,企业将按照消费者所需生产产品,不再以模具为标准。 德国巴伐利亚州沃乐夫将要达成一笔温度控制仪销售合同,而不是加热设备。IW 咨询公司顾问Karl Lichtblau 表示,“任何中国公司都能生产部分配件,但是生产不出来成品”,他认为,若算上与工业生产有关的服务业,德国制造业占GDP的30%,而不是20%。

在比勒菲尔德这样的地方,未来不过是过去的延伸。所有事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体制是排除问题的救命稻草。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机器制造系眼看要被取消,于是有关工业出面,调集学生兴趣,该学系因而得以继续存在。OWL地区是机器制造商、汽车配件供应商和电子产品公司新的创意基地,倍福先生表示:“我们之所以成功,原因在于我们背后有公司支持,这些公司始终走在前列。”他为政治家们提出了一项建议:不要破坏现有产业链条。不过,他所为之自豪的成功就功德圆满了吗?这种模式别国可以借鉴吗?

德国成功依靠的平台似乎十分狭窄,而且并不稳妥。汽车,机器,电子设备和化工产品,这些产品的出口占德国总出口额的一半还多,且从2001到2007年,德国经济增长几乎完全依赖出口业。乐观人士认为,世界贸易额的增长速度是全球产出增长速度的两倍,德国有能力维持其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比重,从而能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这是对薄弱的世界经济所下的重注。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只占就业总数的五分之一。非出口导向型的服务业是德国的软肋,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服务水平低下,导致从业者收入过低,投资规模也得不到增长。经合组织预测,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潜在增长力将会下降,到2020年将会下降到1%以下。英国智库欧洲研究中心(cER)的Tilford先生表示:“提升服务业的生产力,增加与之相关的薪资水平,这才是重中之重。”

德国可以有更多的方法来刺激内需。放宽专业服务领域的限制,就可以提高生产力,吸引更多的投资。一些对女性就业设置的障碍,比如说扼杀就业积极性的税收和福利制度,孩子们没有托儿所上等问题,都应该废除或加以解决。在Tilford先生看来,一个国家像德国这样拥有如此之巨的经常账户余额,却还要坚持预算平衡简直不可思议,



德国人口数量在不断下降,一开始这或许是好事,由于劳动力人数减少,工人待遇就会有所提升,接下来就会出现劳动成本增加带动内需发展的情况(见图表4)。上个月,服务业工会Verdi与联邦和各市政府达成一致,上调工资6.3%。制造业也在就加薪一事进行谈判,老板们的对手是更加难对付的工会。在某种程度上,基于欧盟内的德国贸易伙伴在经济危机中自身难保,内需预计成为本年度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许多国家都以德国为榜样,学习他们如何取得商业成功,但是德国模式确实存在局限性。那些领导人只要有背景,行事大胆,一遇到问题就会模仿德国模式,要么上调退休年龄(法国刚开始采用这种方法),要么缩减社会保障缴款(萨克奇说要实行这种措施)。欧洲南部各国采用的结构改革的强化课程就是在德国成功模式的推动下形成的。虽不可立竿见影,双轨制或许可供他国借鉴。

然而,若想在高端资本产品中出类拔萃,或者分派企业、工会和国家之间的角色,却要花费另一番功夫。而德国在角色分派方面已经有大约一百年的时间,其中还经历了灾难性的中断。经济危机期间,意大利学习德国,引入临时工作制,结果却差强人意:意大利的企业和工人了学不会德国工人那种既纪律严明又具有灵活性的工作模式。德国可以开班授课,教别人如何模仿其形,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就并非易事。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Briefing
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migmig 2012-4-21 09:06
搞了34%?
引用 Ivlianvs 2012-4-21 13:45
a 23-year-long slump starting in 1873, two years after Bismarck finally succeeded in pulling Germany together into a single state

而俾斯麦(Bismarck)于1871年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东德和西德的合并

好吧,1871可以说根据1873推算出来的。东德和西德的合并怎么也算到Bismarck头上了!这翻译的太凶残了
引用 polylepis 2012-4-21 15:30
我觉得这句话这样翻译比较好:
Omnipresent but obscure, family owned but by no means puny, Beckhoff is among thousands of “hidden champions” that account for much of Germany’s prowess as a manufacturer and exporter.
原译文:德国倍福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实力强大,产品包罗万象却又毫不起眼,正是倍福公司这样数以千计的“隐形冠军”企业为德国赢得了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美名。
拙译:倍福产品包罗万象却又毫不起眼,虽是家族企业却绝不弱小。正是像倍福这样数以千计的出口与制造“隐形冠军”支撑起德国超凡的实力。
引用 polylepis 2012-4-21 15:47
True, its economy contracted more than those of most rich countries during the 2008-09 world recession (see chart 1). But the jobless rate rose by less than in all the others, peaking at 7.9%.
诚然,在08-09年的全球性衰退中,德国经济收缩的比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厉害(见表一),但其失业率却是增长最慢的,最高时才7.9%。
引用 raogaoqi 2012-4-21 16:06
“不仅降低了失业救济金,还放开了对临时工作的限制,任其自由发展。督教民主联盟成员默克尔2005年就任德国总理以来”
漏了个字,基督教
引用 乔大卫 2012-4-22 11:28
我得从看评论,开始学习翻译了,
引用 乌龙水草 2012-4-22 13:16
polylepis 发表于 2012-4-21 15:30
我觉得这句话这样翻译比较好:
Omnipresent but obscure, family owned but by no means puny, Beckhoff is ...

我觉得 exporter and manufacturuer 还是指德国,如果是说倍福这些公司的话 应该用复数 我想我翻译的也有问题 改了下  你看看
引用 乌龙水草 2012-4-22 13:21
raogaoqi 发表于 2012-4-21 16:06
“不仅降低了失业救济金,还放开了对临时工作的限制,任其自由发展。督教民主联盟成员默克尔2005年就任德国 ...

谢谢哈 看得真仔细:)
引用 乌龙水草 2012-4-22 13:23
Ivlianvs 发表于 2012-4-21 13:45
a 23-year-long slump starting in 1873, two years after Bismarck finally succeeded in pulling Germany ...

谢谢点评


引用 polylepis 2012-4-22 13:28
乌龙水草 发表于 2012-4-22 13:16
我觉得 exporter and manufacturuer 还是指德国,如果是说倍福这些公司的话 应该用复数 我想我翻译的也有 ...

嗯,你的理解是对的,我考虑欠周了
引用 NBeveryday 2012-6-14 12:14
Business outsourced some production to eastern Europe; fear of that process extracted concessions from workers, who offered flexibility on wages and work hours in exchange for greater job security
应改为--“生意外包给东欧国家;对这一过程的恐惧迫使工人做出让步,后者提供更加灵活的薪金、工时议定以换取更好的工作保障。”
背景知识:德国的高就业率以工人福利减少作为代价。
引用 gracezhu 2012-6-16 21:02

引用 Alma-Negra 2012-6-30 23:41
了解德国的好文章,呵呵。谢谢楼主。
引用 so_hal 2012-7-11 13:51
a current-account surplus  这个的翻译应该的是"国际收支帐户顺差"是不是好些?

查看全部评论(14)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2 03:58 , Processed in 0.16760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