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策略 我就是挂电话…… ……问问我那外孙咋样了 Apr 21st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当蒂夫•汪达 [注1]吟唱着“我就是挂电话来说‘我爱你’”时,他拨动的是处于性成熟期的男男女女的心弦。但如果这首抒情歌曲是一位停经后的老太太唱的,而接电话的又恰好是她的女儿,那这次谈话就会围绕着她的外孙和外孙女。至少,这就是牛津大学的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及其同事们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报告中勾画的情景。 让邓巴博士这类进化心理学家感兴趣的是:在有亲密关系的人之间,感情的投入是怎样因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的。确实,邓巴博士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书中以科学的观点分析了性爱现象(见另文),认为上述差异反映的是男性与女性的不同策略在一生中的逐步演化,而这一策略是要让生殖达到最大的成功。一个在直觉上合理但却很难用实例确证的预测是:当女性到了绝经期不再有生育能力时,她们会把自己尚存的精力汇集到她们的孩子特别是女儿身上,提高他们养育成功后代的胜算。(儿子们花在照顾后代身上的时间不及其配偶。) 检测这一人称“姥姥假说”的主要障碍是,以往的绝大多数研究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作为样本,因此难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但邓巴博士等人在7个月内监听了通话者姓名不详的电话20亿次、查看了某个未提及名称的欧洲移动电话运营商的顾客间的短信50万份 [注2],因此得以冲破了这一藩篱。在剔除了那些无法确认年龄、性别的记录之后,他们确定了每一个用户最常联系的人群。联系的经常通常代表感情的密切,于是他们据此制定了一份120万人的“至爱亲朋”名单和一份80万人的“次至爱亲朋”名单。 研究者们随之计算了各年龄组男性与女性的通话亲朋的平均性别,其方法是:为每一个男性通话者加1,女性通话者减1,最后将所得结果除以该年龄/性别组的总亲朋数。如果样本中每人有一个男性至爱亲朋,则平均性别指数为1;如果所有的至爱亲朋都是女性,则该指数为-1。如果男女至爱亲朋数相等,则该指数正好为0。 20与40岁之间的男性与女性表现类似(见图表),都倾向于有较多的异性至爱亲朋。女性的这一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其至爱亲朋性别指数在年近30时达到峰值0.46(大约相当于在样本中女性至爱亲朋与男性至爱亲朋之比为1:3),而且在整个30到40岁期间大致保持此值。男性稍迟一点到达其峰值-0.41,且保持此值的时间较短。无论男性女性,其至爱亲朋的年龄都与他们大致相当,说明他们与至爱亲朋其实是性伴。与此同时,次至爱亲朋通常是同性,换句话说是通常意义上的好友。 但人到中年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男性的至爱亲朋性别指数从峰值持续下降,直至50岁左右才趋于稳定,但在其生命的剩余时间内还一直偏女性。男性超过40岁时,次至爱亲朋的原有的任何性别偏向大致消失,这符合“这些‘朋友’那时不再是密友而是子女(他们中男女比例基本为1:1),且父亲并不偏向儿子或女儿”这一假设。 与此相反,女性的至爱亲朋性别指数大约在更年期开始时暴跌,且当她们年届55岁时变为负值。她们更愿意与年龄约为其一半的其他女性交谈,这很说明问题。大约在那时,女性的次至爱亲朋越来越多地是她们的男性同龄人。看来,老些的女性的确把时间更多地放在增进其女儿的幸福——以及生育的成功——方面,而不那么注意培养跟丈夫的感情,这无疑很让后者恼火。这是“姥姥假说”的强有力证据。这或许也可以解释男性的中年危机。 [注1] Stevie Wonder,美国黑人盲歌手(1950-)。 [注2] 译者不清楚这种行为为什么不违法。是不是因为研究者在这样做时不知道交流者的姓名,而且完全出于科学研究的目的?请对这方面熟悉的译友指点。还有,本文未曾描述研究者监听20亿次电话的方法,译者感觉, 做到这一点简直无法思议。 |
yannanchen 发表于 2012-4-22 11:27
0.46 (equivalent to roughly three male best friends for every female one in the sample)
谁能告诉我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2 04:12 , Processed in 0.08672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