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污染 嘘! 为什么无噪音车厢还是很吵,怎么做可让车厢安静下来 May 12th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火车上的无噪音车厢是个很棒的想法:旅客们自觉将手机调成静音,关掉公放音响,尽量不闲聊。而现实是,总有人喜欢打破沉默,闲扯一通。 有两个问题会破坏安静祥和的旅途。第一个问题是随机售票:有些旅客被分配到了无噪音车厢,并没有注意到此车厢的规则。其次是承诺问题:有时候无噪音车厢中的声音是选择坐在这里的旅客发出的,原因是要接一个没法不接的重要电话。 火车管理者试图寻找着解决方法。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火车在无噪音车厢里挂上了永久性标志,其用意是保持车厢安静;英国某管理者投资了信号干扰技术,以防旅客们在车厢打电话。微观经济学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法:要发声音,请买单。 对喧哗者进行罚款肯定能劝住他们,这个方法在理论上显得清晰明了,但却需要监管和执行,代价太高。另一方案是用不同的票价将安静和喧闹的旅客分开——这样就为安静创造了市场。这一方案的简单方法是卖票时将进入无噪音车厢作为一种额外的选择。若无噪音车厢的车票既能由旅客自主选择并且还比较昂贵,对那些无所谓旅途是否安静的旅客们来说,他们是不会购买的。 收费高或许也能解决承诺问题。旅客对噪音的态度可能随着旅行的进程而改变,因此使车厢的安静显得尤其棘手。有些旅客付了额外的钱坐进了无噪音车厢,但一有重要新闻传进来他们仍然可能交谈开来。无噪音车厢的奖励计划——比如对保持安静的乘客进行评分并予以奖励——可能有助于保持车厢安静。这个方法的用意在于,打电话的短时收益会抵消掉辛苦攒来的人品,不划算。但这样的评分系统也没能通过最简单的测试。 作者乔治.阿克洛夫和瑞秋.凯瑞顿在他们2010年的一本书中指出,对他人行为表现的感受——也就是“规范”,在做决策时也起到作用。抬高无噪音车厢的票价,就算是象征性的,意味着乘客们买到的只是一项服务,而不是他们喜好观念的表达。或许鼓励安静,这种不同的规范能起到作用。如果没用,自我空间总是一种选择:降噪耳机50美元左右就能到手了。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Finance and economics |
welkin47 发表于 2012-5-16 06:49
Charging a price, even if just a token amount, means the quiet carriage becomes a service that fello ...
菲德尔 发表于 2012-5-17 00:03
1. A 2010 book by George Akerlof and Rachel Kranton argues that “norms”—feelings about how everyo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5-1-3 05:29 , Processed in 0.13577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