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永久持有 大规模生产和现代通讯系统将收藏家展示给我们所有人 Dec 20th 2005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小孩子收集贝壳和或是弹球;年长些的孩子则收集连环画,玩偶或是玩具车。成年人们收集老爷车、字画、或是其他范围甚广的物品,从庄严的到可笑的。甚至鸟类也会收集东西。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山上,雄性园丁鸟收集花、苔藓、浆果和人造物品,将这些东西放进窝里来吸引搭档。 收藏,根据定义来说,是“积极、有选择地以及强烈需求的过程,它持有和处置有价值的物品,经常被从日常使用中剥离,而被当做一个集合中的一部分。”搜集它们让收藏家兴奋不已,有时候,他们想要占有目标时简直纯粹是激情主宰。唐璜,独自在西班牙拥有1003个掠夺物,是收藏者的原型。他的狩猎场是半个人类世界,所以他从不希望结束收藏。大多数收藏家追求不那么野心勃勃的,很少想要取得一个作者的初版书籍或是一套邮票的每个面额,并热爱收藏最后的那块。 一些人认为怂恿人们收藏的可能源自人作为狩猎采集者的出身。其他人则寻找佛洛依德学说的解释:作为对缺乏爱的童年的补偿,或是一个强加规则给混乱世界的尝试。(佛洛依德自己拥有超过4000件古董,其中许多看起来明显是表达阳物崇拜的。)一个适用很广的经验法则是三个人中有一个即使到了成年仍然会保持收藏的习惯。 他们是异于常人的一群人,苏富比拍卖行的James Stourton说到,他在写着一本1945年后的艺术收藏史;但他见到的那些人通常都有着某些一样的特征。他们非常聪明,主要以男性为主,典型犹太人,通常没有子嗣,有时是同性恋。他们将他们的收藏视为高创造性活动,知晓它们背后的学问。一些呆子终身从事同样的工作;其他人感到厌烦并转向其它东西。但是他们很少放弃收藏。 大多数严肃的收藏家并不是以金钱为目的,而是因收藏品本身的魅力而着迷。有时,他们超过了限额,就像Thomas Phillipps爵士(1792-1872),这位英国人生产希望得到世界上每一本书的副本。他获得了大约50000本书和60000份手稿,将它们高高堆积在自己的房内,并欠下巨额债务。但是当然他从没完成完全的收藏。 一个现代、而更欢乐些的例子是一个叫做Robert Opie的热情的收藏家。他从少年起开始着迷于消费品包装。这花费很便宜,因为设计时就是用来丢弃的。他现在拥有了超过50万个物品的庞大收藏,他将其当做一个图片库以及广告史和怀旧物品的储藏室来出售。收藏占据了他的生活,但也许这并不让人惊奇,因为他的父母收藏儿童游戏和童谣。 世界奇观 不管动机如何,收藏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保存有距那时也有数百年之久的乌尔时代遗留下来的雕像。罗马帝国产生了对古老雕像、绘画和其它传承自古希腊的物品的狂热,这些物品作为战利品被带到罗马都城,出售给那些收藏家们。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在欧洲国家收藏行为主要由教会进行,他们保存这些金制、银制和宝石(更不用说所谓的圣人之物)做成的文物宝藏。但是在文艺复兴早起,意大利皇室和贵族们对收藏艺术品和古玩产生了兴趣,这一喜好迅速传到了北方。在16世纪早期每个有自尊心的欧洲统治者都拥有自己的陈列室,其中装满了罕见的动物、植物、矿物,以及艺术品。在1556年,一个荷兰人Hubert Goltzius,列出了遍布欧洲的968种收藏。 有人喜欢我 从16世纪晚期,荷兰的财富和政治稳定为中产阶级带来了对收藏的爱好,让他们有钱也有机会沉溺于此。伦勃朗持有了超过2000件武器和盔甲碎片,以及同样多的绘画和图片,来自亚洲和美洲的土著标本和大量其它东西。在许多东西中,富裕的17世纪荷兰人收藏的有稀奇古怪的水果和奇特的花,其中最著名的是郁金香,它可能是自16世纪中叶从波斯或是土耳其传入荷兰。花很快变得流行起来,搜寻稀少和漂亮的花种演变成为一股狂热。1623年一个郁金香收藏者,Nicolaas van Wassenaar,买下来 一个纤美的红白条纹种的郁金香鳞茎,其总价足以买下八个牛津城。收藏家的本能开始和投机、贪婪和恐惧混淆起来。 和所有的泡沫一样,这股狂热平息下来,只留下投机者的一地鸡毛。但是对稀有和异域的兴趣存留下来,很快演变成为另一股狂热:修业旅行。富裕的欧洲人开始前往南方旅行,大多数是去意大利,去参观古典文明并尽可能地购买古代史和绘画带回家里。其中一些收购形成了伟大博物馆的核心,比如伦敦的大不列颠博物馆和牛津的Ashmolean博物馆。修业旅行的另一种形式,就是拿破仑踏遍欧洲大地的军队,完成了巴黎卢浮宫的首批收藏。、 到了19世纪,收藏的习惯开始从统治者和贵族转向诸如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安德鲁•梅隆(Andrew Mellon)、皮尔庞特•摩根(Pierpont Morgan)和乔治•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这样的富商。在其著作《Collecting—An Unruly Passion》中,心理学家Werner Muensterberger,回忆起纳尔逊•洛克菲勒有次告诉他:“你看,处于我的位置,我必须收藏。我的母亲是这样做的,我的祖父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义务。终究,美第奇家族也这样做。”在欧洲,像Heinrich Thyssen-Bornemisza,William Burrell爵士和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这样的工业巨头同样衍生出相似的责任感,许多收藏品最终在他们自己的博物馆为大众所享。 当富人想要某物时,他们通常会得到它。一个经常见到这种人的伦敦的艺术咨询顾问,Peyton Skipwith,讲述了关于一个希腊船主Stavros Niarchos的故事,他看见了一场有关东方艺术的展览,于是毅然全数买下。当他获悉其中一些绘画已被卖出时,他说:“我总是以红点来意味着‘谈判’。” 虽然如此,即使是非常有钱的人,也不能得到已经陈列在博物馆或是其他富豪私人收藏的藏品。伟大的画作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拍卖场,创下惊人的价格:去年毕加索的 《拿烟斗的男孩》以1亿4百万的售价在苏富比拍卖行售出。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常碰到。 供不应求的一项解决之道是去买新东西。一位英国收藏家Alistair McAlpine,还记得在1964年他如何花2000英镑买下了Mark Rothko的一幅他朋友们都认为很可怕的画作。今年这位艺术家自1964年的另一幅作品在克里斯蒂拍卖行以超过1千万美元的价格售出。Lord McAlpine,拥有100件不同收藏,后来转向了稀有鸡类,现在收集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它们还像Rothko的作品一样升值了,但他说他收藏是因为热爱,而非为了金钱。 另一个避免失望的方法是收藏其他人不愿收藏的东西。几十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艺术并不流行,但是一旦足够多的人发现了它的价值,价格就涨了上来。同样,在二十世纪20年代,对收藏家而言民族艺术毫无吸引力,所以当James Hooper开始购买时,虽然没有多少钱,但他依然能集出一套灿烂夺目的藏品出来。在二十世纪50年代晚期,当其他人开始着迷时,民族艺术变得非常值钱。 但对于收藏家而言,确保能找到想要藏品的最好方式是对机械生产的东西开发出兴趣。大批量生产推广了收藏并将它带向广大群众。一旦东西能在车间或工厂中生产出来——一幅绘画,一块瓷器碎片,一个烛台——供应变得更有弹性。但是,不要太有弹性,因为一旦有缺陷或是和其它稍有不同颜色,即使是物品来自于大规模生产,也会变得稀有而更加昂贵。此外,总是会有限定版这种设计。在几年前,豆豆娃娃(Beanie Babies)玩具风靡一时,这期间,一些版本只是小量生产,诱使人们排队等候并为这些“珍品”付出高昂的价格。 收藏界过去十年来最大的改变是互联网的出现,虽然电视已经提升了口味。有无数的网站可以迎合收藏家,提供信息,专门书籍和杂志,估价,搜寻期望物品的搜索引擎,拍卖,取景,运输和保险服务,以及其它各种东西。 想要获得吸引收藏家的物品的范围,请前往collectingchannel.com,它提供了大约50个类别的信息,从钟表、邮票和军品到消防车和牙科设备。其中一个十分奇特的分类页面专门显示湿巾。它突出了一个最棒设计实例的画廊,告诉你哪里你可以拥有自己的收藏。它听起来像是一个恶作剧,但是网站编辑Michael Lewis说他有大约2000件东西,而他的兴趣绝对真实。 甚至在交易的传统末尾,网络也有巨大的差异。Abbotts,一所位于英格兰东部的拍卖行,每隔几个月就会召开精美艺术品拍卖,过去通常是通过在报纸上登广告、发放拍卖品目录和致电买家来宣传。而现在它将拍卖品目录连同照片放在网页上, 发现它得到了更广范围的咨询。 拍卖结果也会被传到网上,这样搜寻世界各地的成交价就变得轻而易举。这对收藏家来说有其作用,但对于代表客户的交易者来说并不必要,因为他们会发觉交易机密被泄露了。Andrew Patrick曾经在伦敦的邦德大街上运营美术协会, 他说许多交易者更喜欢私下购买来保持他们的神秘感。 同样的透明度可在易趣上见到,仅仅不到10年历史的线上拍卖行已经拥有了超过1.5亿注册用户,并期待今年营业额超过400亿美元。易趣出售日常物品,从衣服到汽车,但是也有一大部分“收藏品”提供了大量秘密收入。可能成为买家的人在浏览网站时可以看到物品的描述,一张照片和目前最高的出价,如果他们赢得了拍卖,他们也许很快就会通过邮件收到东西。这也许缺少在克里斯汀拍卖行举起手时的戏剧性和激动人心,但是它有惊人的高效率,就像有一大群囤积者。 |
Dezazer 发表于 2012-6-3 13:15
Mass production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s bring out the collector in all of us
感觉有点这个意思:
winston_liao 发表于 2012-6-3 18:06
Some stick with the same specialism all their lives; others get bored and turn to something else. Bu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2-4 01:21 , Processed in 0.0979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