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国大选日趋白热化,政府角色问题凸显,带来了深刻的左右分歧。但奥巴马和罗姆尼似乎都尚未意识到下一任总统所面临的首要国内挑战 美国总统竞选 又是好一片狼藉① 两党就美国最大的国内难题展开了一场有益的论战,但它肤浅得有些滑稽 Jul 28th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在美国总统竞选的各方谩骂声中,浮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政府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本月早些时候,巴拉克•奥巴马表示企业家的成功不能仅仅归功于他们自己,他们还依赖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由社会所建造并使商业成为了可能。他谈到:“如果说你有一家企业的话……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建成的。”这番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对于那些寻求国家拨款的选民,米特•罗姆尼奉劝他们将选票投给奥巴马。 双方通过竞选广告互相攻击,让两人的地位都受到了歪曲。但美国的确出现了实际的左右之分,而且两位候选人将这种分歧人格化了。奥巴马大半生都在公共部门、学术界和社区工作中度过,他显然认为国家需要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当需求崩溃时(如2008年)刺激经济,并去缓解社会不平等现象。相比之下,罗姆尼在私募股权方面赚取了两亿美元左右,他认为政府能做的最佳选择就是放任自流——这种放任自流通过降低税收、减少监管并让国民自由创业来实现。 很好。美国需要就政府的大小、职权范围和如何为其买单展开一场严肃的论战。十一月大选的胜出者将立刻面临着“财政悬崖”的问题②——预设的4000亿美元增税、各种减税政策到期以及每年1000亿美元的开支削减——这种“财政悬崖”可能将经济重新推向衰退。“财政悬崖”之上,还有赤字的血盆大口若隐若现。此外美国还患有“人格分裂”:它进行征税时表现得如同一个小型政府国家,而在开支方面又像一个大型政府国家。 无论是福是祸,敬请自由选择 世界其它地区将从这种论战中获益。过去50年来,美国在国家角色方面激发了许多有趣思考,从19世纪70年代的放宽管制到纽约的“破窗”监督③等等。下周即将迎来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百年诞辰④(见本期《自由交流》)。这位芝加哥经济学家也曾尽力对抗“利维坦”现象⑤:把官僚主义者逐出电话公司和航空公司、提议发放教育票券以给父母选择子女学校的机会、并怒斥国家干预引起的无意识后果(比如“租金控制”法律减少了可出租房产的数量)。弗里德曼曾是罗纳德•里根和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导师,但他的理念也激发了左派的创造力:比尔•克林顿的新民主党同样采纳了特许学校和福利改革,借此“改造了政府”。 因此,报导美国在政府方面的论战是多么的枯燥乏味,这难免令人沮丧。右派存在明显颓势。1980年,弗里德曼发表了“自由选择”理论。当年,政府开支占 GDP 的34%,而如今已经上涨到40%以上,对此本报感到不安。但美国的保守主义怒气勃发,以至于它演变成了对自身从前的一种拙劣模仿。减税永远是正确的(即使它让赤字飙升);政府积极主义永远是错误的(即使财政刺激帮助美国避免了一次萧条)。当涉及到保守项目开支时(如监狱、武装部队、大企业补贴等),右派的虚伪态度令人咋舌。乔治•W•布什执政期间政府开支剧增。 如果说共和党转为了考虑不周的右派,那么民主党就转为了排斥改革的左派。奥巴马几乎没有表现出克林顿那种将政府现代化的热情:的确,他正在通过放松工作要求的方式来瓦解福利改革。在他执政期间,法律法规大幅膨胀,其中大部分都起草的很差——比如850页的多德-弗兰克法案⑥(见另文)。奥巴马对公共部门联盟有所亏欠,这令人担忧。他似乎认为相比私有部门,公共部门在本质上更为合乎道德。至于各公司——往最好处考虑,它们充其量只是用以挤奶的乳牛;往最坏处考虑,它们充其量只是受到追捕的猎物。 追求自由和常理时表现出的极端主义 即使继续进行巧妙的本地改革(见另文),华盛顿也无法走出僵局。同时支持两党的鲍尔斯-辛普森委员会拿出了一份合理的改革方案:进行短期的刺激来提振经济、进行长期的政府津贴改革来降低债务、并简化美国那愚蠢的税法。众议院共和党人对此加以否决,而奥巴马对此置之不理。此时,在生育高峰期出生的群体开始退休,医疗成本不断上涨。迟早有一天,美国将不得不考虑为老年人限量配给保健服务并进行退休金改革;但两党都拒不接受对方的提案。 在这种情况下,两党都需要更积极地去思考那些不敢想象的事物。本报坚决偏向于较为精简的国家。但共和党需要像他们睿智的前辈那样(从亚当•斯密到亚伯拉罕•林肯)意识到这一点:政府需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公共产品和保障措施。对于过于庞大的公司,泰迪•罗斯福没有给予赋税优惠,反而将其解散。美国对毒品展开了一场代价高昂的战争,已经让监狱人满为患。而捍卫小型国家理念的人还在支持这种战争而没有去减少毒品供应,这究竟是为什么?但共和党的主要难题在于税收。赤字削减计划若想获得成功,需要通过新增收入来让至少一部分(可能约25%左右)的贫富鸿沟得以弥合。如果共和党能摆脱种种漏洞,他们就能在削减各项主要税率的同时仍然募集到更多资金。 民主党面临的挑战更多是在开支方面。生产率在私营部门已经翻了一倍;而在公共部门却并无起色。奥巴马需要做出决定——他究竟和谁站在一边,是纳税人,还是公共部门工作者?(如果公共部门工作者为联邦政府工作,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将比私营部门工作者更为优厚)。他需要认真考虑减少监管的问题,而非加强监管。他也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听取成功商业领袖的意见,而非告诉他们一切正常不用担心。 美国需要一个能阐明自己主张的人——阐明一个现代政府应当做什么,以及如何为其买单。如果一切顺利,这场论战将推动奥巴马或是罗姆尼去做这件事。目前看来,两人似乎都没有认识到下一任总统所面临的首要国内挑战。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Leaders 译者注: ① Another fine mess 为一部由戏剧所改编的喜剧电影。相关资料请参见维基百科。这里结合文章译为“又是好一片狼藉” ② fiscal cliff 财政悬崖 所谓“财政悬崖”,主要形容2013年1月1日这一财政“节点”:届时,小布什政府推行的减税政策将到期,国会自动减赤机制也将触发。但这种硬性减赤的做法,却可能让美国经济再次陷入深度衰退。 最先使用“财政悬崖”一词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多次对美国的财政状况发出警告。他认为,一旦危险局面出现,美联储无力用政策抵消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③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又或想像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论强调着力打击罪行,以“零容忍”的态度面对罪案。 文中提到的纽约“破窗”监督是“破窗效应”在政治方面的延伸。 ④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是美国经济学家,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1976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扬他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范畴的贡献,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 弗里德曼是《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的作者,在1962年出版,提倡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他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罗纳德·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及货币政策有极大影响。 ⑤ Leviathan 背景:《利维坦》(Leviathan)是托马斯·霍布斯写于1651年的一本书,全名为《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Leviathan or The Matter, Forme and Power of a Common Wealth Ecclesiasticall and Civil;又譯《巨靈論》)。“利维坦”原为《旧约圣经》中记载的一种怪兽,在本书中用来比喻强势的国家。该书系统阐述了国家学说,探讨了社会的结构,其中的人性论、社会契约论,以及国家的本质和作用等思想在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是西方最著名和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 ⑥ 多德-弗兰克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将成为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1933年银行法案》)比肩的又一块金融监管基石,并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树立新的标尺。核心内容就是在金融系统当中保护消费者。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中编号为742(2)的条款规定,规定2011年7月15日起禁止美国公民进行所有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柜台交易(OTC)。 |
shellypig 发表于 2012-7-29 23:27 您好,因为我也译了同一篇,所以对这篇文章比较熟。您中文读起来比我的要流畅地道地多~~~赞一个! 下面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2 00:49 , Processed in 0.09169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