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国大选临近,奥巴马能否连任?格伦沃尔德的新书从政治经济学方面对奥巴马的刺激计划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美国与复苏政治学 高飞的承诺 巴拉克·奥巴马的刺激计划究竟有何成就? Aug 18th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迈克尔·格伦沃尔德指出:政府常常以与实际价值完全不成比例的价格来为一些无用的奢侈品买单,其中就包括“为扩大就业而安排的工作岗位”——早在罗斯福新政时代【注1】,人们就创造了“无效投资”一词来描述这一概念。 这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在经济困难时期,常规的消费和投资模式会陷入僵局,慷慨的政府开支有时候可能是打破需求下滑、失业率上升这个恶性循环的唯一途径。很矛盾的是,现金价值有时候奢侈得难以承受。将凯恩斯【注2】的观点简单概括一下:甚至连把钱放在瓶子里埋起来都是有意义的——这样矿工就能把这笔钱挖出来,从而用于流通;于是矿工本人、矿工的鹤嘴镐和工装裤的供应商、以及向这些供应商销售食物和材料的人都可以依次从这种流通中获益。格伦沃尔德这本新书介绍的可能是史上最大的一笔无效投资,以及这笔投资前后的政治背景。 巴拉克·奥巴马于2009年1月上任后的一个月内通过了787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这笔资金占美国GDP 的约4%。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在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年间,最大的一笔刺激方案也只占当时 GDP 的约1.5%。奥巴马法案的正式名称为《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注3】,它被人们越传越神了。在2008年11月大选前的几个月,美国经济几乎直线下滑。衰退的严重性让各位候选人感到吃惊。但奥巴马在当选以前很早就意识到了他将面临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严重的危机。 格伦沃尔德的这本书笔调一丝不苟,让人们对当年选举前、特别是在漫长的过渡时期中的奥巴马团队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在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布什时代最后的三个月里,美国经济萎缩了8.9%,令人惊讶。截至2009年早期,失业人数达到每月80万人。政府也加大了应对政策的力度。早在奥巴马就职日之前,预估价值为3000亿美元的早期计划就提高到了约8000亿美元。格伦沃尔德表明,甚至连这个数目都大大低于奥巴马经济学家的预期。 有些读者对于政治“裹香肠”那可憎的特性并不完全了解。他们可能会感到惊奇——针对《复苏法案》的通过,政界存在严重的犬儒主义【注4】。如果奥巴马期待能与共和党合作,他就太天真了。但他需要在参议院赢得至少部分共和党的选票,以避免自己的议案遭到阻挠。因此,他极力取悦共和党人。格伦沃尔德清楚地提及了共和党领导层是如何早早决定完全不与新总统合作的,细节所到令人震惊。共和党的反对情绪根深蒂固,以至于本应支持的观点,他们都加以反对——如《复苏法案》所主张的深度减税、强调基础设施等等。 尽管共和党的这种态度可能有些愤世嫉俗了,但它在政治上是说得通的。如果刺激成功了,奥巴马将得到各方的赞扬;如果刺激失败了,共和党人会表示他们可是一直都支持稳健的财政方针的。自从那时起,美国经济一直衰弱无力,顽固地拒绝增长。许多共和党经济学家(比如受人尊敬的马克·赞迪,他是约翰·麦凯恩同奥巴马争夺总统宝座时的谋士)同意,如果没有奥巴马的刺激计划,情况将变得更糟。但问题在于该计划的成效并不是十分显著。于是,共和党在中期选举投票中获胜了;而奥巴马力争连任,得票率却低的可怜。 可以看出,格伦沃尔德对于左派没有太多好感;他有“过于理性的一面”,显然比较赞赏奥巴马。然而,他的确也做了一些努力来阐述共和党的观点。经济刺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它应当去进行刺激。它需要让资金涌出闸门,迅速把这笔钱送到能带来最多效益的地方,而不是拖着长期开支投入的尾巴。但奥巴马的议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而格伦沃尔德这本书最擅长的就是解释这一点。 本书的主要部分大多都在剖析共和党感到恼怒的几个问题:如何将刺激法案用作转化美国社会的工具。从一开始,奥巴马就要求《复苏法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投资:向低碳社会的转变、彻底的学校改革、卫生改革以及创造就业岗位。格伦沃尔德认为所有这些目标都是值得赞赏的。许多读者也会认同这一点。但华盛顿的共和党并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新能源项目和创造就业岗位应当交给市场去引导,而不是由当局来推动;学校改革和卫生改革应当根据各个州的具体情况进行。他们认为奥巴马在试图利用危机把美国的政治经济推向一个中央集权度更高、以华盛顿为中心的方向。格伦沃尔德并未试图否认这一点;他对此完全没有异议。 本书最有趣的部分在于它将大多数问题留给了读者思考。奥巴马的众多环保和重建措施将给美国留下什么样的遗产?格伦沃尔德描述了奥巴马的能源部长——朱棣文的机智,也描述了这位总统手下的科学家——他们认为利用大笔新有资金可以做一些惊人的事情。但格伦沃尔德承认,奥巴马政府也存在不少失败之处。有些政府资金经过种种周转,用于未经检验的新技术,格伦沃尔德本能地对此加以赞扬。但当这些新技术离开政府的怀抱以后,可能很快就夭折了。本书引述了奥巴马早期团队重要成员劳伦斯·萨默斯的言论:政府催生了恶劣的风险投资家。 事实上,《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篇幅很长,其中的长期部分最终能否妥善付诸实施,还没有人真正清楚。但还没有任何作家进行过如此深入的探究,至少还没有人阐明这笔资金的去向。在关于奥巴马政府的出版物中,《新“新政”》是最有趣的一本书。即使是共和党人都应该拿来读一读。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Books and arts 译者注: 1. 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和复兴(Recovery),因此有时也被称为三R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政基本结束,但罗斯福新政时期产生的一些制度或机构如社会安全保障基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田纳西河谷管理局等至今仍产生着影响。 罗斯福新政与此前的资本主义各国有关政策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是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第一代凯恩斯男爵(John Maynard Keynes, 1st Baron Keynes,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一般称作凯恩斯(或译为凯因斯),英国经济学家。 凯恩斯最卓越的成就是他在宏观经济学上的贡献。一反自18世纪亚当·斯密以来尊重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预的经济学思想,凯恩斯主张政府应积极扮演经济舵手的角色,透过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对抗景气衰退乃至于经济萧条。凯恩斯的思想不仅是书本里的学说,也成为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世界性经济萧条时的有效对策,以及构筑起1950年代至1960年代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繁荣期的政策思维,因而有世人夸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或译救世主)”、“战后繁荣之父”等。一度主宰资本主义的凯恩斯思想也成为经济学诸学派之一,称为“凯恩斯学派”,并衍生数个支系,其影响力持续至今。 3. 「美國經濟復甦與再投資法案」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ARRA)為美國2009年所推出7,870億美元經濟振興方案之法源。2009年2月13日,美國參眾2院幾經折衝後相繼表決通過協商版本,17日即由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簽署生效。 美國經濟復甦與再投資法案中所包括的經濟振興手段包括:聯邦政府提供減稅、提高失業給付等社會福利措施,此外政府也針對教育、健保、基礎建設等項目增加支出。為了提升長期經濟競爭力,法案還包括基礎科技研發與人才培訓、醫療制度效率檢討等項目。 4. 犬儒主义(希腊语:κυνισμός,Cynicism)是一种带着厌倦情绪的负面态度,对于他人行为的动机与诚信都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它源于古希腊犬儒学派学者主张的哲学思潮。该派别由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英语:Antisthenes)创立。犬儒主义的本意是指人应当摒弃一切世俗的事物,包括宗教、礼节、惯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习俗等一切世俗,提倡对道德的无限追求,同时过着极简单而非物质的生活。 现在,“犬儒主义”一词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犬儒主义者不认为利他主义及道德考量是人类行为的原始动机。 |
第四段
最大一笔的刺激方案
最大的一笔刺激方案
即使是共和党人都值得去读一读
一般不是说 ××(物)值得一读(一看)麽?
这里是不是还是按原句 应该去读一读呢?
幸福、_找不到 发表于 2012-8-21 20:51
when exposed to life without the government teat,
这里的treat就是投资吧。
政府有大量资金去投资到各 ...
幸福、_找不到 发表于 2012-8-21 20:51
when exposed to life without the government teat,
这里的treat就是投资吧。
政府有大量资金去投资到各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5-4-4 09:35 , Processed in 0.13499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