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的特别报告 目标更高远一点 亚当•罗伯茨认为:由于政客们回避重大改革措施,印度前景堪忧。他们的胆子必须更大一点 Sep 29th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9月29日文章 在德里南部的一个贫民窟,本刊记者穿过狭窄而让人难以辩清方向的条条小巷,来到一个算命先生低矮而黑暗的房子里。算命先生养了一只绿鹦鹉,接过一叠卢比后他让鹦鹉开始工作。鹦鹉从一堆卡片中叼出一张,算命先生看了一眼后,就开始了他漫无边际的猜想。 印度很快就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不久就会出现一起暗杀事件。他看到一个年老的领导人死去和一场王族的婚礼。未来两年印度将出现政治混乱的局面,但很快就会国泰民安。印度很快就能获得大量的体育奖牌,国家也会富足起来。 这是对一个拥有全球六分之一人口国家的胡乱猜测,让人摸不着头脑。然而他对印度前景的分析也许并非完全不着边际。他的猜测中潜藏着乐观的情绪,这反映了许多普通印度人的态度。他们对前景感到乐观自然有很多道理。 在许多方面印度似乎都在走向一条康庄大道。经过了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去年人口普查得出的数据看起来依然令人满意:文盲人口迅速下降;更多的女孩入学接受教育;移动电话快速普及。印度的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美元,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印度的国内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稳定(今年夏天阿萨姆邦出现的短暂骚乱除外)。印度的人口年轻,数量庞大,而且还在高速增长之中。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印度的人口数量将超过中国。印度的人均收入在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在下降;印度刚刚根除了脊髓灰质炎;印度国内到处都在摊铺硬化路面的公路;诸如此类的变化,不胜枚举。 这个算命先生对印度国内即将出演的政治戏剧的预测肯定也没错。印度最晚到2014年中期也要举行大选了。曼莫汉•辛格总理今年9月26日就满80岁了,其内阁中的一些成员也即将步入这个年龄段。在一个人口年龄中位数只有25岁的国家,领导人更迭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了。 棘手的是如何掌控这种变化,保持已经取得的成果。而恰恰就在此时,印度的经济走上了一条崎岖坎坷的道路。年均增长率从最高时的10%下降到5%左右。职业算命先生们(包括政客、官员、实业家、经济学家及分析家)对印度前景的预测都非常暗淡,远不如这位德里的算命先生那么乐观。马恒达集团(Mahindra Group)是一家龙头企业,从事制造与研发业务。阿南德•马辛德拉(Anand Mahindra)是该公司的老板。他认为印度目前政治与经济问题并举,是他成年后所目睹到的最严峻的局面。他说:“我不记得还有哪个年份比今年更糟糕了。” 外部环境的恶化使印度经济雪上加霜。眼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印度80%的石油要依赖进口,然后还要为国内的消费者支付巨额补贴)。然而印度最大的痛苦还是自己造成的:无论是来自国内还是来自国外的投资积极性都受到了打击;财政赤字之高已足以导致一场金融危机;经常账户缺口巨大,难以融资填补;还有卢比的不断贬值。印度流年不顺,这种状况可能要一直持续到2014年。 印度国内问题的核心经常被人们归结为“管制”问题。这首先就说明了印度的政客们(印语称neta)无所作为。辛格总理在本月确实宣布实施一些有限的经济改革措施,因而引起了相当剧烈的政治动荡。但总体而言,本届政府没有任何深刻改革的举措,没有在议会通过任何重大的法律,而且深陷各种丑闻之中。 政客与官僚 国大党领导着执政的团结进步联盟(UPD),但这个联盟已经是暮气沉沉。在国外投资放缓与财政收入下降的双重压力下,印度此前的财政部长普拉纳布•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不可思议地对国外的投资者进行了攻击。其抨击的对象包括沃达丰 (Vodafone)这样的企业。而且还企图修改税法,向这些企业追缴税款。他的这些做法加剧了动荡的局面。幸运的是,普拉纳布•穆克吉于今年7月当选为印度总统,无法再添乱子了。 帕拉尼亚潘•齐丹巴南(Palaniappan Chidambaram)接任了财政部长的职务。他迅速拿出了一份诱人的菜单,表明了他打算进行经济改革的意愿,以提振信心,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然而面对一个不思进取的总理和优柔寡断的国大党领导人索尼娅•甘地(她来自一个曾产生了多名印度领导人的“王朝家族”),他似乎也无可奈何。在国会,与国大党组成联盟的盟友们(与蓄意阻扰的反对党一起)一再对改革法案投反对票,阻止了经济改革的实施。本届国会很可能也是印度独立后任期最短的一届。国会外的政客们也要为印度经济的停滞不前负责。 对这种状况负有责任的还有毫无作为的各级官僚,他们工作在英国人留下的一个僵化体系之中。官僚主义的流毒是日复一日还是老样子的主要原因。古老的“牌照制度”(Licence Raj)也许能够被废除,但太多的经济制高点依然是在靠行政命令运行(毋宁说是被官员们阻碍了运行)。 今年夏天印度突然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停电事故,印度北部的6亿人口在酷热难耐的夏日中整整两天饱受了停电的折磨。政客们当然要为此而负责,但深层次的问题是结构性的:可耻的煤炭政府专营制度使通过国营铁路系统运往大多是国营发电厂的煤炭太少,以至于造成了这场大范围停电的事故。 官僚问题自莫卧儿王朝起就是一个问题,但现今的情况更严重了。一位负责计划工作的高级官员今年早些时候遗憾地说道:“官僚作风造成了现在普遍的怠工现象。没有任何一个公务员对推动某项工作有丝毫兴趣。就是一项管线工程的审批手续也要拖上三年时间。” 就像政客们一样,各级官员们也饱受腐败丑闻的困扰,舆论的矛头直指官僚作风。最近颁布的信息自由法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这意味着各种暗箱操作的交易必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公众对于官僚机构极度不满,有时甚至清清白白的决定也会被认为存在猫腻。因而官员们认为最保险的是什么也不做。像修建公路、拍卖土地以建设工厂、申请为政府部门供货这类敏感交易的文件都鼓鼓囊囊地塞在各级官员的文件盒内,难以得到落实。 有解决的办法吗?这个国家在1991年首次推出的自由化改革措施是由于一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危机而促成的。也许另一场经济危机能够促成另一轮重大的改革。 印度经济目前小有麻烦。经济增长的势头下降了;国外直接投资去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70亿美元,但今年下降了67%;国内私营企业缺乏投资意愿。服务与消费仍然一片兴旺,但今年夏天的工业生产总值出现了下降。 通货膨胀也许最终会得到控制,独立的中央银行在这之后可以开始削减存贷款利率。但央行与投资者一样,只有在政客们开始实施重大的改革举措后才能恢复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印度今年的财政赤字可能会上升到占GDP的9%。最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要将财政补贴削减到微不足道的水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措施在等待国会批准或等待实施。土地改革法案或许能使建设工厂更加容易一些。更加宽松的劳工法能为工厂雇佣员工提供方便。对福利开支的改革将从混乱的食物配给制度转变为直接将现金打到个人银行账户上。 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到印度来投资能够有助于提振市场人气和填补经常账户的窟窿。现在外国人可以在印度的一些邦开设超市,也可以购买印度国内航空公司的股份。但继续实施对于外国资本注入上限的规定和其他制约,使印度看起来愈来愈执迷不悟。 另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能够简化印度的国内贸易。这个举措就是推出了商品和劳务税法案(GST),这项税法能够用统一的单一国税取代以往混乱的各邦征税制度。拉吉夫•库马尔(Rajiv Kumar)是印度最大的行业院外活动集团——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的负责人。他将这项税法的推出描绘成印度“与自己签署了一项自由贸易协定”。这项税法的推出显而易见能够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吸引国外资本向一个更大的单一市场进行投资。然而各邦政府和反对派正在阻扰这项法案的通过,不相信中央政府能够公平分配税收。 所有的机会都成了泡影。最重要的是,马上就要推出的重大改革措施也落了空。但乐观人士认为,只要有一两项这样的改革措施能够实施,印度人的心情就会得到改善。普里特维拉杰•查万(Prithviraj Chavan)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席部长与改革的倡导者。他说:“这三个月对于印度经济而言至关重要。” 本届政府剩余的时间不多了,这就决定了改革的紧迫性。将于明年春天提出的政府预算是大选前的最后一个预算案,因而必然带有平民主义的特点。一位与政府关系密切的房地产亿万富翁评论道:“如果今年十月底之前还没有推出改革的举措,就不会出台改革措施了。” 除了允许国外的超市进入印度之外,推出任何重大的改革措施要想获得公众的支持都极度困难。玛玛塔•班纳吉(Mamata Banerjee)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首席部长,国大党在议会中最主要的盟友,奉行平民主义观点。她9月18日面对电视镜头发表了一次激烈的演讲,警告政府收回几天前宣布的有限改革措施,否则她领导的党派将退出联合政府,在国会中也不再支持政府。 最近几年她一再阻扰辛格总理的改革举措。一些接近她的人士认为这种情况下可以用金钱换取她让步,譬如可以向她领导的西孟加拉邦划拨更多的公共基金。但没有想到的是,她呼吁于9月20日举行一场罢工,而且还爆发了街头抗议活动。当《经济学人》杂志的印度特别报告板块即将付印之时,结果依然不明朗。 考虑到明年印度大选之前将要举行一系列邦的选举,因而国大党难以实施重大的改革措施。自从2009年以来政府就没有这样的推进工作。大多数人猜测国大党可能会寻找到新的盟友,使辛格政府能坚持到2014年。但如果将公共基金直接划拨给其支持者,国大党将会感受到愈来愈大的压力。 持乐观态度的人士仍坚持说,印度不必长时间的等待一次大选。如果国大党在大选中落败,取代它的人物必然来自其最大的反对党,而且是一个优先考虑发展经济的人物,如古吉拉特邦脾气暴躁的强人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这样的人。莫迪先生说他怀有为祖国印度服务的“使命”。他想要促进工业的发展,而且肯定能够使各级政府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印度央行或许能够信任他,相信他有能力控制住政府开支的增长。 作为一种选择,在2014年大选后即使上台执政的是一个弱势政府,其想要推进改革的愿望也许都会超过现任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印度曾出现过几届这样的政府。一些人说,那些清楚自己任期不长的总理们反而会千方百计地推进改革,而那个长期在位但胆小如鼠的总理大人却毫无建树。 前景阴暗的理由 然而持怀疑态度的人士看到了一个让人感到更加可怕的可能性:印度的政客们对改革并没有真正的兴趣。1991年颁布的开放法案是在圈外人推动下出台的,实施起来也相对容易。但即使是本月宣布实施的有限改革方案,即允许更多的外国资本进入印度国内的零售业及略微削减政府对柴油消费的补贴,也都引起了一场政治风暴。如果实施更大的变革措施,恐怕会带来更加尴尬的局面。 政客们缩手缩脚,不愿采取更加大胆的改革措施。他们从上一次印度人民党(BJP)领导的政府由于积极推进改革,因而在2004年的大选中被击败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人民党为创造有助于经济增长的环境而推行公共养老金等项改革措施,结果导致了公众的不满,因而在大选中败北。 一位情绪沮丧的印度政府高级官员烦躁地抱怨道,过去支持改革的势力强大,但这种能取得广泛共识的局面已经一去不返了。辛格总理今年8月曾警告说,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降低将威胁到国家安全。但他的话在同僚们听来就像是耳旁风一样。 印度人普遍对权贵资本主义感到沮丧,这种情绪加剧了人们的怀疑态度。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商品及土地价格的暴涨,显而易见也就养肥了一帮强盗式贵族政客,他们对印度的发展只有破坏作用。 公众对于腐败与超级富豪的愤怒在不断增长,这种情绪与公众对于市场改革的怀疑混合在一起。辛格总理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普通选民比政客们更能从改革中受益,并计划在本月向公众解释其改革方案。悲观论者们认为:出于本能,印度的政客们不是改革者。只有推动他们,他们才会有所动作。但也许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 印度著名历史学家罗摩占陀罗•古哈(Ramachandra Guha)指出,印度的乐观派及持悲观态度的人都有过份夸大其理由的倾向。本期特别报告想要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梳理,找到一种更加合理的解释。现在的印度不同于一般时期,在本栏目的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解读,到底是谁在控制着印度的政治权力。 |
印度国内问题的核心经常被人们归结为“管制”问题。这首先就说明了印度的政客们(印语称neta)无所作为。
If Congress were pushed out it might be replaced by a pro-growth figure from the national opposition, such as Gujarat’s surly strongman, Narendra Modi.
如果国大党在大选中落败,取代它的人物必然来自其最大的反对党,而且是一个优先考虑发展经济的人物,如古吉拉特邦脾气暴躁的强人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这样的人。
Alternatively, even a minority government
在2014年大选后即使上台执政的是一个弱势政府
深巷花 发表于 2012-10-3 21:40
The challenge is to manage this change, and keep the gains coming, even as the economy goes through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3 18:22 , Processed in 0.0785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