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观 选择 每届大选都会被称为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大选,而这次确实如此:美国面前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通往未来之路 097 Special report - The choice.mp3 Oct 6th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上届大选的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莎拉·佩林(Sarah Palin)在2010年提出过这么一个问题:“现在你们觉得奥巴马所谓的那些希望啊,改变啊到底怎么样?”她是在嘲讽巴拉克·奥巴马(Barrack Obama)2008年那些华而不实的竞选口号。今年11月6日,很多选民将要决定是否让奥巴马连任,届时他们应该会扪心自问差不多的问题。经历了四年,总统竞选口号却没有变得更具有实质感,奥巴马这次想要“前进”,而他的对手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则偏好“相信美国”。尽管口号没什么长进,这次大选确实比上一次更加重要。两名候选人之间,以及他们的政党之间现在存在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而且这道鸿沟之宽达到了近代历届大选之最。 罗姆尼希望大幅度缩减政府规模(除了让美国在海外继续耀武扬威这一块,他想将国防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现在的3.4%增加到目标4%)。为了达到缩减政府的目标,他提出降低税收,大幅度缩减除军队以外的所有政府开支,通过预算平衡的修宪,推翻奥巴马的健保改革,彻底重组如医疗保险(老人健保)、医疗补助(穷人健保)和社会保障(养老金)等大型“应得权益”福利。他甚至连美国穷人最终的庇护项目-食品券都想要削减。奥巴马最近则提出“美国不需要激进的改变”,而反对罗姆尼的所有以上提议。奥巴马也承诺要减少赤字,但并不是通过削减开支来达成。他声称保持大部分人税率稳定,同时向富人增税就能够降低政府债务,同时他也提议要在基础建设和教育等项目上加大开支。 除了对政府规模的这一本质争议,两名候选人基本在所有问题上意见都相左。这包括典型的“价值观”分歧:罗姆尼希望禁止同性恋婚姻,并在几乎任何情况下都反对堕胎,虽然这两点的决定权都不在总统职权范围内。而奥巴马则坚决支持女性有权选择人流,而且在多年举棋不定之后,最终站出来宣布其支持同性恋婚姻。移民是另一个存在巨大分歧的议题。奥巴马发布了一项对某些非法移民暂时不进行刑事追究的法令,让这些人不用每天生活在对遣送的恐惧中。他也表示如果不是因为国会不合作,他本想要进行更大的改革。罗姆尼则希望让那些非法逗留在美国国内的人生活极度困难,这样他们最终将会“自发遣送”,不过他也誓言会扩展合法移民。 罗姆尼也是一位外交鹰派。他抱怨说奥巴马花在向其它国家道歉上的时间太多了。他承诺要给一切胆敢冒犯美国的国家,包括中国、伊朗、俄罗斯和委内瑞拉好看,同时也要大力扶助美国的盟国,尤其是以色列。奥巴马则表示他的对手在外交事务上完全是个愣头青,认为罗姆尼的讲话完全是“大放厥词、大摆乌龙”的典型。这位共和党候选人最近出的一些洋相让人觉得总统所言非虚。 另外一个明显的分歧在于全球暖化问题。奥巴马试图让国会通过利用排污交易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在失败之后,奥巴马政府又继续试图利用清洁空气法案来设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管制法规。罗姆尼希望修改清洁空气法案,使得类似这样的行动无法实现,同时声称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影响现在还太不确定,因此采取昂贵的解决措施并不合理。 说到底,还是经济 换句话说,选民有的好思考了。现在看来,选民似乎觉得要在两者中选一是个痛苦的决定。几个月来大多数民意调查都显示两名候选人的支持率只有一线之差,不过奥巴马现在显现出开始甩开对手的迹象。美国大选很少发生总统寻求连任失败的情况:在过去70年里,只有三位总统—杰拉尔德·福特(Gerald Ford),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和老布什(George Bush senior)—在一任之后就得拍屁股走人。 相反来说,疲软的经济通常被看作是寻求连任总统最大的软肋。而上一次总统大选失业率像今天这么高已是70多年前的事了。奥巴马本人也曾在2009年说过如果他无法处理好继承下来的经济烂摊子,他将只能在总统宝座上呆一届。 这就给罗姆尼带来了一丝希望,同时也为他提供了一种战略。他一直以来不遗余力地批评奥巴马对经济的掌舵糟糕之极。他声称总统的刺激措施让国家背上大笔债务,却没有带来经济增长;美国人中位收入有所下跌(和2009年中相比下降了4.6%);奥巴马健保改革对小型企业是个负担;环境管制在扼杀美国的能源生产。罗姆尼抓住奥巴马说的一句话“那并不是你建的!”(奥巴马的本意是指即使最成功的创业人士也需要依赖一定程度上的政府服务来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做文章,称奥巴马对创业有敌对情绪。总而言之,罗姆尼阵营认为奥巴马在2008年继承的经济前景严峻,但他的政策把问题变得更糟。 这种指责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共鸣。大多数接受民调的美国人认为国家正在向错误的方向前进。经济是少数几个民众认为罗姆尼会比奥巴马更有能力的政策领域之一,虽然最近这种看法已经开始逐渐改变。对于罗姆尼来说很关键的一点在于:所有的美国人,不管年轻还是年老,男性还是女性,白人还是少数民族,都对经济感到不满。 奥巴马对抗罗姆尼这一论调的方法是尝试点出一些他提倡的,且对某些特定群体有所帮助的政策。他指出自己签订的一项法案让女性更容易以平等薪资为由诉诸公堂,他的健保改革也要求保险商在不收取额外保费的情况下覆盖诸如乳腺癌检查之类的预防措施和避孕措施(覆盖避孕引发了多方争议),这些政策都使女性选民得益。对拉丁裔移民,奥巴马则强调自己拓宽了给学生的补助金和低息贷款覆盖范围。在老年选民面前奥巴马反复指出自己致力于将现在的医疗保险形式保存下来,而不是像罗姆尼提议的那样采取医疗券系统。面对蓝领工人选民时,他又变成了汽车工业的救世主。最后,在所有选民面前他都再三强调是他下令的突袭击毙了奥萨玛·本·拉登(Osama bin Laden)。 但总统大人的主要战略似乎还是将其对手妖魔化。奥巴马和其支持者把贝恩资本的前老板罗姆尼描述为一只商界寄生虫,从收购的公司内吸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大批员工解雇,且让公司背上巨债。他们也对罗姆尼不愿意公开超过两年的税收文件大肆质疑。他们认为罗姆尼当上总统会对富人大为有利,而中产阶级和贫困人士则会遭遇冷落。 选民同样对这种攻击有很大共鸣。罗姆尼的个人资产约2.5亿美元(至少有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他的实际身家要高得多),他是几十年来最富有的总统候选人。而且他还时不时会口无遮拦地冒出一两句失言,显现出他和大多数美国人之间的鸿沟:如他认识几位赛车队老板啦,或是他的妻子有“几辆凯迪拉克”啦。在竞选过程中他在很多场合下显得木呐,缺乏说服力,他还有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会用一种严肃沉闷的语调复述爱国歌曲的歌词。民调显示大多数选民认为两人中奥巴马对当前问题有更好的掌握。而且大多民调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排斥罗姆尼,在大选日这么逼近的时刻对连任总统发出挑战的候选人口碑如此差可谓是史无前例的。 换句话说,这次大选是一场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竞选。当然,两位候选人都有令人尊敬的地方。奥巴马的演讲依然犀利如旧,而他的个人奋斗史仍然鼓舞人心。但在经历了四年的疲软经济和日益尖刻的党派之争后,他擅长的那一套-勾画出一个更美好美国的前景-在选民眼里不免有点空洞。他这次大选定下的一些当选目标,如将大学学费上升速度下降一半,为在天然气行业创造60万个岗位铺平道路等等相对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这有可能是因为他上次大选许下的很多承诺(将赤字减少一半、关闭关塔那摩湾监狱、开始着手阻止海平面进一步升高)最终都没有能兑现。 另一方面,罗姆尼则是个极为有能力的商人。除了曾建立一间极成功的私募股权公司外,2002年他也出马拯救了面临四分五裂危机的盐湖城冬奥会。他在马塞诸塞州当州长期间行事非常务实,和民主党控制的州议会合作填补了巨大的预算赤字(其中一部份减赤是通过加税达成的)。他也在该州通过了健保改革,后来奥巴马实施的健改实际上是以罗姆尼的改革为蓝图的。 但为了拿下共和党初选,罗姆尼的立场极度向右倾斜。他坚决宣誓不会采取任何加税措施,就算开支削减的金额要大得多也不让步,在堕胎、同性恋婚姻这些问题上拥护社会保守观点,承诺严打非法移民,对自己制订的医改矢口否认。他自诩为一个“极度保守”的州长,突然之间想出一个减少所有税收20%的计划,并对“那47%”注定会投票给奥巴马的美国人嗤之以鼻,因为他们不交所得税。 这些言论不但让很多举棋不定的选民受不了,同时也加深了人们认为罗姆尼是个滑不溜手的骑墙派这一印象。众议员保罗·莱恩(Paul Ryan)以决心控制医疗保险无以为继的扩张而闻名。罗姆尼先选择莱恩为竞选搭挡,又立刻宣布他会放弃莱恩所设想的医疗保险经费削减,这更让人们觉得他反复无常。罗姆尼的很多立场都令人困惑且前后不一,而剩下的一些立场又过于模糊不清。 大选中常见的谩骂广告也增加了公众对于两位候选人的不安。这次大选所耗费的资金将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届,而且这还不算上那些表面上和两党及两位候选人都没有关系,但还是试图影响竞选的大量所谓“独立开支”。当然,几乎所有这些广告都是意图抹黑对手的负面广告。 简而言之,之前的大选有希望和改变,而现在则充满了恐惧和厌憎。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各种扭曲事实和侮辱谩骂会变得更强。同时,却只有三次总统辩论有希望改变大选的基调。不管谁胜谁负,当选者都需要克服大量困难,其中就包括要克服他令人沮丧的当选过程。 |
幸福、_找不到 发表于 2012-10-6 06:48
He complains that Mr Obama spends too much time apologising for his country
他抱怨说奥巴马花在向其它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5-1-15 17:45 , Processed in 0.09195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