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裁判 轻惩假摔 Nov 16th 2012, 19:33 by J.K. “双手乱舞,转身倒地。”今年美国国家篮球联盟(NBA)赛季开始前公布了一段视频,其中联赛裁判们宣布将会对“假摔”或是在轻微身体接触甚至没被碰到的情况下做出夸张动作,以图让裁判吹判对手犯规这些行为严惩不贷。以上赛季的几个例子为戒(其中包括文首提到的视频里丹佛掘金队达尼罗-加里纳利(Danilo Gallinari)的假摔行为,根据视频内不以为然的画外音,这次假摔也很好得展示了何谓“伪装受伤”),NBA联赛宣布将会对判定假摔的球员实施一系列逐步升高的罚款。 此类违例是在赛后由联赛管理办公室根据录像来做出判断。初犯者会获得警告,再犯则会被判以罚款,金额从五千美元开始逐步上升,到第五次违反将会上升到三万美元,再之后将会施加停赛处罚。根据该措施的支持者,这么一来NBA就不会落得和足球运动一样的下场,受日益猖獗的“跳水”和表演所困。如果实施效果良好,其它体育联盟可能会受到鼓励,以同样方式来杜绝类似作假行为。 新赛季开赛不到一周,NBA就发出了首两份假摔警告。明尼苏达森林狼队的何塞·巴里亚(JJ Barea)和克利夫兰骑士队的唐纳德·斯隆(Donald Sloan)因为两起非常明显的“过度表演”行为而双双“获此殊荣”。再多来几次警告,外加一两次罚款,这个问题是不是就可以解决了呢? NBA急于实施其新规定这一点很振奋人心。其它体育联盟也有类似的事后追究假摔责任规则,包括意大利甲级联赛、澳大利亚甲级联赛和美国的大联盟足球。但是这些联盟很少实施这些规则。有的联赛也让裁判有权力在比赛进行中惩罚假摔,如在国际篮球中判罚技术犯规,或是美国国家冰球联盟判罚两分钟离场,但这也有其弊端。现代体育中运动员移动速度都非常快,这意味着在实际比赛中当场判断假摔是极为困难的。很多裁判害怕做出误判(将一方犯规判为另一方假摔),因此在吹判时都倾向于过度谨慎。 这么说来,如果赛后录像检查是NBA找出假摔者的方法中弊端最少的,那NBA应该大胆惩罚违规球员。但那点罚款金额和NBA平均年薪五百万美元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当然,假摔惯犯这一头衔可不好听,其本身可能会对球员产生轻微的威慑作用(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裁判可能会对有假摔前科者更为严厉)。宣布假摔的时机也非常关键,尤其是在赛季临近末尾,或是在季后赛里且球员有可能被停赛的情况下。巴里亚和斯隆的判罚是在赛后的第三天做出的。针对联赛中的一些超级巨星(其中一些已有大量不光彩记录)进行判罚也能显示NBA对于比赛公正性非常关注,以及NBA不是在这个让很多球迷暴跳如雷的问题上仅仅做样子而已。 目前的风险在于NBA的反假摔热情可能很快就会褪色。说到底,NBA在2008年刚经历一个“全民跳水”赛季之后,当时却没能出台类似措施。早在那一年这项表演艺术已经在NBA广为传播。很多球迷把其归咎为外籍球员的大量涌入,塞尔维亚球员弗拉德·迪瓦茨(Vlade Divac)常被看作是首例“病源”。其实真正的问题出在“比谁摔得像”行为所带来的奖励要远远超过其成本,各种体育项目的运动员长久以来都进行着此类表演。例如,在季后系列赛里决定胜负的那场比赛中,如果假摔可以让球队获胜,那赛后被判停赛只是很小的一笔代价。 在比赛进行中迅速且准确地惩罚假摔是唯一的正解。不幸的是,在像篮球这样肢体冲撞激烈的运动中解读犯规的尺度太宽,使得迅速且准确的判罚变得几近不可能。电视广告暂停加上越来越多的即时录像回顾(为了对其它情况做出判罚)已经严重干扰了NBA比赛的流畅程度。要对游离于规则边缘的假摔迅速做出判断将会进一步干扰到比赛,尤其考虑到现在一场典型的NBA比赛里会有超过40次吹判犯规。 如果严格执行,那NBA的反假摔规则将会针对这一糟糕问题尽力而为。但在最糟的情况下,对最严重的假摔现象进行官方承认可能会变成一种对其的变相认可。斯隆那套胆大妄为的挥舞双手,转身跌倒动作从某种角度来看可说是令人钦佩,没有多少人在表演复杂的“回旋倒地”动作时做得比他还完美。当然,真正的行家也许会觉得“双人假摔”才是这门黑暗技术登峰造极的绝招。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1 18:39 , Processed in 0.08864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