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与中共 连“新衣“都不穿的国王 中国领导人试图用狡猾的宣传手段主导网络言论 Nov 17th 2012 | BEIJING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11月9日,中共主要喉舌《人民日报》用新浪微博(相当于中国的推特)的官方帐号向将近300万的粉丝发布了一条微博,内容关于中共5年一度的党大会。这条微博绝非标准的中共式宣传:“执政党须谨记:忧患意识是第一意识,改革要与危机赛跑。时不我待。” 6天后,中共在微博时代,乃至大众网络时代(中国的网民数已从十年前的仅仅5千万发展到如今的5亿)下完成了首次国家高层领导人的交接。会议大谈晦涩难懂的列宁主义,与会代表纷纷照旧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但这一次,还遭到了网民毫不留情的冷嘲热讽。当一位与会代表说她在听胡锦淘总理开幕致辞期间“流了5次泪”时,微博上就有人用“流了5次泪”恶搞,比如吃辣吃得“流了5次泪”。另一位代表说她在开幕致辞期间拼命鼓掌,手都麻了。微博上有人觉得这种评论跟朝鲜的宣传手段差不多。 中国领导人深知,光作秀还不够。身处一个公共话语空前发达的时代,他们已经采取了比审查微博、屏蔽搜索关键词和监控用户帐号(这些都是中国网络公司必须做的)更为狡猾的手段来进行应对。现在,有些主流评论向公众言论靠拢,表达对党的不满,表面上没那么像政府宣传;这其实是中共领导人试图用来“引导”公众言论的一种手法。 中共主导公众言论所用的狡猾、复杂的手段,从《人民日报》及其旗下机构的网络活动中可见一斑。自7月22日开微博以来,《人民日报》已发布了很多批判中共的微博。9月14日,中宣部的两位一把手李长春(正好在十八大后退休)及刘云山(刚被提拔)对人民日报社及其微博运作进行调研,鼓励“主流声音”更多地参与到网络言论中。 时刻关注微博热点也许会对《人民日报》的编辑有帮助。人民网是《人民日报》旗下网站,对网上的微博进行观察分析并出版《网络舆情》周刊,订阅费为3800元(610美元)/年。这本周刊跟许多“内部参考”的党内新闻刊物一样,只有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才能订阅。随着11月8日党代会的开幕,《网络舆情》总编辑祝华新在《中国改革》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党关注社会各领域越来越多的不满。祝华新《人民日报》前记者,曾力劝中共进一步认识自身不足。 他写到:每个党员都深知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问题。但在官方场合媒体仍然只报道正面新闻。“不仅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连国王都知道自己没穿衣服,他也知道我们都晓得他一丝不挂。但他还是光着身子就出来了。”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China |
悠悠万事97 发表于 2012-11-18 04:50
China’s leaders try to steer online discussions using clever propaganda
中国领导人试图用狡猾的宣传 ...
microbloggers traded jokes about having “wept five times” upon, for example, eating a spicy meal微博上就有人用“流了5次泪”恶搞,比如吃辣吃得“流了5次泪”。
感觉这里的trade不到位。我觉得是“替换”的意思,就是说用别的事替换了“听报告”,如吃辣的。
(2)
The turgid display of Leninism
会议大谈晦涩难懂的列宁主义
“晦涩难懂”?
(4)
公共话语空前发达
搭配是不是有问题?
(5)
《人民日报》及其旗下机构
“旗下”似乎不妥,这些都是stated-owned而且不是企业吧
nzholmes 发表于 2012-11-18 22:55
1.China’s leaders try to steer online discussions using clever propaganda
steer:If you steer peopl ...
China’s leaders try to steer online discussions using clever propaganda
steer:If you steer people towards a particular course of action or attitude, you try to lead them gently in that direction.
我觉得不是主导的意思,应该是引导
5.身处一个公共话语空前发达的时代,他们已经采取了比审查微博、屏蔽搜索关键词和监控用户帐号(这些都是中国网络公司必须做的)更为狡猾的手段来进行应对。
sophicated为什么翻译成狡猾呢?不是复杂吗?
6.中宣部的两位一把手
我觉得一把手只有一位
7.encourage more participation by “mainstream voices” online.
鼓励“主流声音”更多地参与到网络言论中
by不是表方式吗?不应该说成是通过主流声音吗?但是翻译成“通过”我自己理解不了,求解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3 00:48 , Processed in 0.1543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