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文艺 查看内容

[2013.2.2]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

2013-2-4 11:03| 发布者: migmig| 查看: 14455| 评论: 15|原作者: flysnow29

摘要: 他们的相似之处比人们通常想的要多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和理查德•尼克松

欢喜冤家

他们的相似之处比人们通常想的要多

Feb 2nd 2013 |From the print edition


挥几杆

书名:《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一场奇特的政治联合(Ike and Dick: Portrait of a Strange Political Marriage)》
作者:Jeffrey Frank
出版社: 西蒙.舒斯特出版社(Simon & Schuster)
页数:434页
价格:30元
亚马逊有售

1933至1977年间,只有两名共和党总统当选,他们就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和理查德•尼克松。人们通常认为他俩截然相反——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小人。在人们眼中,艾森豪威尔(Ike)是一名和蔼可亲、无私奉献的五星上将,似乎从不参与党派政治斗争;尼克松则是一名冷漠无情、精于暗算的骗子,又多疑又小气。曾在《纽约客》任资深编辑的Jeffrey Frank写了一本书,内容就是关于这两位无甚相似处的总统,为读者更加细致地呈现了他们的性格。尽管他们在政治上常常意见相左、关系也处的不是太好,但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的相似之处比人们通常想的要多。

1952年,艾森豪威尔指定尼克松为他的副总统候选人,因为后者有他自己所不具备的特质。艾森豪威尔——这名来自堪萨斯的老兵需要一个年纪轻轻的、赤裸裸的政客。这个人最好是反共的,因为这样可以满足其党派之需;最好还是个加州人,这样就可以赢得加州人民的支持——尼克松就是不二之选。这两人是否相处得融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俩获得了48个州中39个州的支持,并囊括了55%的选票。

他们常常观点不一致。作为一名顾问,尼克松是主战派的,他指责民主党把中国交给了共产党。艾森豪威尔尽最大努力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战争的发生。他结束了朝鲜战争、拒绝派士兵到越南、匈牙利和苏伊士。两人就太空竞赛的意见也不相同。当苏联于1957年把Sputnik卫星发射升空时,尼克松视之为西方文明的失败。而艾森豪威尔则说:“你们有谁想奔月吗?我可不想,我在这儿就挺高兴的”。

那是他俩不和的一个原因。尼克松常常抱怨美国的外交政策及防御策略,摆出一副忿忿不平的架势。对于艾森豪威尔的温和派多边防御政策,尼克松说道:“这种‘团结一致’纯是扯淡,我一点儿也不相信。我认为,总有一天,我们会回首这一阶段,并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疯了还是怎么的。”对此,艾森豪威尔回应冷淡。

但是艾森豪威尔需要尼克松来当他的政治跟班。尼克松猛烈抨击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反对者,因为后者允许艾森豪威尔总统当一名对政治不闻不问的国家名誉总统。一名助手称这是艾森豪威尔的“肮脏把戏”。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1】(Joseph McCarthy)把从公众生活中抓捕共产党员的行动干过了头,对此,被指定为伊利诺伊州州长的民主党派阿德莱•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直言不讳:“一个内部分裂的政党——一边是麦卡锡、一边是艾森豪威尔——是不能促进国家团结统一的”。艾森豪威尔决定,是时候让麦卡锡收敛收敛了。尼克松——这名狂热的反共分子、天才的演说家——正适合这一角色。在周六晚的电视节目上,尼克松把麦卡锡劈头盖脸地一顿骂,条理明晰地一一击破了对方的狭隘论点。艾森豪威尔在电话中对尼克松说:“尼克松,干得好”。

艾森豪威尔也可能不会正大光明。1954年,在最高法院宣布“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学校是违法的”之后,他写道:“这是多年来最扰乱国内形势的事件了”。马丁路德金称:与艾森豪威尔相比,尼克松在种族间关系方面做的更多。尼克松在作巡回政治演说时,激情洋溢地谈论了公民权利。在1957年民权法案通过期间,尼克松与批评家展开了较量。

在当今政治阴谋得以明目张胆之时,看看在更谨慎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尔虞我诈的不失为一种有趣的作法。然而,读者朋友们可能希望关于他俩对彼此看法的篇幅不要占的过大。所有的这些流言蜚语似乎占据了宝贵的空间:比如苏伊士运河危机【2】只占了不到两页;1953年伊朗政变【3】和关于美国经济的重要细节全被忽略了。本书作者明晰而风趣地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但作为一部历史著作,本书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From the print edition: Books and arts



I.词汇:

lay into 责骂 攻击
on the stump  作巡回政治演说
wheeling and dealing 不择手段 欺诈撞骗
take on  与---较量
illiberal  狭隘的


II. 注释:

【1】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Joseph Raymond McCarthy,1908-1957),美国政治家,生于威斯康星州,美国共和党人,狂热极端的反共产主义者。


1942年,美国开始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加入海军陆战队。
1946年他依靠反共观点当选为参议员,任参议员期间,经常发表攻击共产党的演说,谴责杜鲁门和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对待共产主义时的软弱态度,帮助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他曾任政府活动委员会主席,和罗伊•科恩,在全美国清理共产党制造的影响,指挥调查委员会调查美国民主党成员以及他的政敌、对他有意见的新闻人物,不少人被撤职、逮捕甚至被处死。后来他在军队中搞忠诚调查,引致艾森豪威尔的不满。1954年,参议院通过法案谴责麦卡锡的政治迫害行为。
1953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麦卡锡与共和党领导人决裂。
1953年6月19日,科学家朱利叶斯与艾瑟尔•罗森堡夫妇为此被判上电椅死刑,造成了美国的白色恐怖。


罗森堡夫妇

1954年12月2日,参议院以67票对22票通过决议,正式谴责麦卡锡“违反参议院传统”的行为,从而结束了“麦卡锡主义时代”。


【2】第二次中东战争(Suez Crisis,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苏伊士运河危机、西奈战役、卡代什行动)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美苏两国均介入此事件,并对三国施加压力。11月6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在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只有以色列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身目的。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时间:        1956年10月29日–11月7日
参战方:        埃及;英国,法国,以色列
结果:                 埃及政治上获胜
参战方兵力:        229000人(联军)
                            300000人(埃军)
伤亡情况:          226人阵亡(联军)
                            约3000人阵亡(埃军)



战争影响
苏伊士运河危机不但导致了一个政府的垮台,英法两国在全球的庞大帝国加速瓦解。此外,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对法国的戴高乐来说,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只有拉拢欧洲其他国家才可能与美国和苏联抗衡,制造第三股平衡力量。此外苏联的核攻击威胁也让法国下定决心,必须研发自己的核武器。对埃及的纳塞尔来说,虽然埃及在军事战略上彻底失败了,但在政治上却获得胜利,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并是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根据地。


【3】1953年伊朗政变(在伊朗又称莫尔达德月28日政变)是指由英国和美国情报机关在1953年8月19日策动推翻民选伊朗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台的政变,中情局代号为阿贾克斯行动。政变使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由立宪君主变成倚赖美国支持在位的当权人物,直至1979年2月被推翻。

摩萨台

1951年,领导伊朗国会内民族主义议员的摩萨台提出的国有化伊朗石油产业议案得到国会几乎一致的通过。过往伊朗的石油一直由英属的英伊石油公司控制,伊朗民众对英伊石油公司的不满始于1940年代后期,大部分伊朗民众和政治人物都认为英伊石油公司是大英帝国主义的遗物,剥削伊朗的利益。纵使摩萨台受到普遍民众的支持,英国还是不愿意为她在海外最有价值的资产妥协,并挑动全球杯葛伊朗石油,对伊朗经济施加压力。起初,英国企图军事占领当时世界最大的炼油厂阿巴丹炼油厂,但英国首相艾德礼选择加紧经济抵制,同时动用伊朗间谍暗中颠覆摩萨台政府。虽然美国前任总统杜鲁门反对在伊朗策动政变,但随着英美两国政府越趋保守,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及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决定要推翻伊朗政府。

英美两国扶植法兹卢拉•扎赫迪(Fazlollah Zahedi)为总理组成军政府取代摩萨台。在两国情报机关的策划下,沙阿颁布了法令罢免摩萨台,任命法兹卢拉•扎赫迪为总理。中央情报局成功迫使弱势的沙阿参与政变,同时收买恶霸、教士、政客及伊朗军官发动对摩萨台政府的宣传战。在8月15日至16日晚间,内马图拉•纳西里(Nematollah Nassiri)上校试图逮捕摩萨台但失败被捕,沙阿在翌日逃离国家。8月19日,中央情报局收买的一批暴民来到摩萨台的宅邸。根据已经解密的中央情报局文档显示,德黑兰最令人畏惧的一些暴民接受中央情报局的收买,在8月19日发动暴乱,另一些人则由巴士和卡车运送到德黑兰,占领各个街区,冲突导致800人丧生。摩萨台被捕,经过军事法庭审讯后以叛国罪作出判决。1953年12月21日,摩萨台被处以三年徒刑,及后被软禁家中直至逝世。摩萨台的支持者也遭到围捕、监禁、拷问及处死。

巴列维在政变往后的26年里作为威权君主统治国家,直至1979年被平民革命推翻。美国推翻伊朗民选政府所得的实际利益包括伊朗的石油财富,并且坚决制止了伊朗政府投向苏联的可能性,可是后者的动机引起了史学家的争议。华盛顿持续支持不得民心的沙阿,帮助沙阿训练他的秘密警察组织萨瓦克。该政变被广泛认为造成了伊朗和中东的反美情绪高涨。1979年发生的伊斯兰革命废黜了亲西方的独裁沙阿,建立抱持反西方立场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III. 相关网站:

美国策划伊朗政变真相大曝光http://www.people.com.cn/digest/200004/26/gc042610.html
1953年,中情局颠覆伊朗政府http://www.chinadaily.com.cn/hqbl/2008-01/09/content_6382000.htm

社论:艾森豪威尔“结束朝鲜战争”的骗局完全揭穿了(1952年12月9日)
(《人民日报》            19521209)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8221/84385/190537/194936/11939722.html





祝大家小年快乐~~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flysnow29 2013-2-3 21:05
本帖最后由 flysnow29 于 2013-2-3 21:14 编辑


欢迎大家拍砖~

诚邀好友点评~谢谢喽(太忙请忽略。。。)
@shadoweing @Wesyman @_易雪_ @幸福、_找不到   @contrary @悠悠万事97
引用 幸福、_找不到 2013-2-3 23:21
只有两名共和党总统被选举上任
只有两名共和党总统当选

人们通常视他俩天壤有别
原文是opposite所以原译似乎只表达“别”建议改为截然相反

paranoid多疑

纯粹是搞政治出身的人
个人翻法:赤裸裸的政客

Nixon it was
尼克松就是不二之选

He could be bitter
摆出一副愤愤不平的架势
他甚至更加毒舌

艾森豪威尔对此常常不以为然
对此,艾森豪威尔回应冷淡

:“多少年来都没有一件事这么扰乱国内局势。”
这是多年来最扰乱国内形势的事件了

He took on critics during the passage of the 1957 Civil Rights Act.

这里took on是向。。。开战或者打击的意思

个人拙见 仅供参考~
fly明显有进步哦~
引用 spookyyang 2013-2-4 09:33
条理明晰地展开了他那不容分说的论点。————条理明晰的拆解了他(麦卡锡)的狭隘论点。
引用 flysnow29 2013-2-4 09:43
幸福、_找不到 发表于 2013-2-3 23:21
只有两名共和党总统被选举上任
只有两名共和党总统当选

谢谢福~~

只有两名共和党总统被选举上任
只有两名共和党总统当选
简洁~

人们通常视他俩天壤有别
原文是opposite所以原译似乎只表达“别”建议改为截然相反
有道理~

paranoid多疑
改了。。

纯粹是搞政治出身的人
个人翻法:赤裸裸的政客
嗯 更忠实于原文。。

Nixon it was
尼克松就是不二之选
跟简洁!

He could be bitter
摆出一副愤愤不平的架势
他甚至更加毒舌
bitter本身就是一个词吧 好像木有比较级吧。。俺也不大确定。。bitter有充满仇恨 忿忿不平的意思 先保留。。。

艾森豪威尔对此常常不以为然
对此,艾森豪威尔回应冷淡
改了。。

:“多少年来都没有一件事这么扰乱国内局势。”
这是多年来最扰乱国内形势的事件了
更顺。。

He took on critics during the passage of the 1957 Civil Rights Act.

这里took on是向。。。开战或者打击的意思
改啦~

再次感谢。。
引用 _易雪_ 2013-2-4 11:50
嘿嘿 不忙不忙

翻得很好诶!!!
只能挑细节了

1.
价格:30元
美元

2.
only two Republican presidents were elected
只有两名共和党总统当选
(感觉有点儿不妥)
只有两位当选总统是共和党人士

3.
They are often seen as opposites
他俩截然相反
(建议加点儿什么……)
他俩的形象截然相反

4.
offers a ... portrait of their personalities
呈现了他们的性格
(这个搭配……唔……)
换成描述吧……可忽略

5.
指定尼克松为他
任命

6.
needed someone young and nakedly political
需要一个年纪轻轻的、赤裸裸的政客
naked: (of emotions, attitudes, etc.) expressed strongly and not hidden: (牛津高阶)
需要一个对政治问题直言不讳的年轻人

7.
would help to
样就可以赢得加州人民
加一个“帮助他

8.
They often failed to see eye-to-eye
他们常常观点不一致
他们往往做不到“心有灵犀”

9.
a hawkish adviser
作为一名顾问,尼克松是主战派的
(可以合并,不都说鸽派鹰派什么的)
作为一名鹰派顾问

10.
who blamed Democrats for losing China to communism
他指责民主党把中国交给了共产党。
(交给……语气太弱了)
他说就是因为民主党败给了共产党,中国才落入后者手中。

11.
He could be bitter.
摆出一副忿忿不平的架势
(前面不是说他nakedly political 这里是调侃吧)
他还可以说得更刻薄些

12.
which allowed the president to be an apolitical, national figurehead.
因为后者允许艾森豪威尔总统当一名对政治不闻不问的国家名誉总统。
这样艾森豪威尔就能成为一名政治中立的国家名誉总统

13.
When Joseph McCarthy, a Republican Senator, overreached in his crusade to hunt communists from public life
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1】(Joseph McCarthy)把从公众生活中抓捕共产党员的行动干过了头
当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1】(Joseph McCarthy)过分抓捕公众视野中的共产党员时



引用 shadoweing 2013-2-4 11:53
the hero and the crook
君子VS 无赖(英雄VS恶人)
引用 shadoweing 2013-2-4 16:38
Eisenhower (or Ike) was the genial, selfless five-star general who seemed to float above the fray of party politics. Nixon was the cold, conniving liar, paranoid and petty. Jeffrey Frank, a former senior editor at the New Yorker, has written a book about the unlikely duo, which offers a more nuanced portrait of their personalities. Though they disagreed about politics and struggled to get on, Ike and Dick were more alike than is often thought.
曾在《纽约客》任资深编辑的Jeffrey Frank,从各自的性格特点着手,用更为微妙的人物描写,对比描绘了艾森豪威尔的和蔼可亲,公而忘私,置身之外于党派间斗争,以及尼克松的冷酷无情,精于暗算,满口谎言,生性多疑,小题大做。以这两位并不像搭档的二人组身份,编成一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虽然在政治上各执己见,俩人却又在积极地谋求进步,可见,他们之间的交集范围比想象的更大些。

这一段文字,红色字体部分,是我个人的意见。。请多指教哦~


nakedly political.
纯粹为政治服务

space race
空间竞赛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7%A9%BA%E7%AB%B6%E8%B3%BD


This was a source of tension between them. Nixon would grumble about foreign policy and defence. He could be bitter. “This ‘togetherness’ bullshit,” he said of Eisenhower’s doveish multilateralist defence policy, “I don’t believe in that. I think the time will come when we’ll look back at this era and ask ourselves whether we were crazy or something.”
尼克松吐槽美国外交以及国防,到了相当失望的地步。就艾森威尔在多变防御政策上,采用鸽派方法,尼克松回应道,啥团结一心啊。骗谁啊。可信吗?看吧,总有一天,到头来会说埋怨自己说,当初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这段话,有点~~个人发挥了,一招尼克松的性格特点而来的。呵呵。。请多包涵

figurehead傀儡?






引用 AScloe 2013-2-4 16:46
感觉文笔好好哦,学习了!
引用 shadoweing 2013-2-4 16:54
Martin Luther King observed that Nixon did more for race relations than Eisenhower.
马丁路德金注意到,尼克松在种族关系方面比艾森威尔做的工作更充分。

引用 flysnow29 2013-2-4 21:15
_易雪_ 发表于 2013-2-4 11:50
嘿嘿 不忙不忙

翻得很好诶!!!   

谢谢雪~~

2.
only two Republican presidents were elected
只有两名共和党总统当选
(感觉有点儿不妥)
只有两位当选总统是共和党人士
有道理 调整啦~~

3.
They are often seen as opposites
他俩截然相反
(建议加点儿什么……)
他俩的形象截然相反
有道理~加词~

4.
offers a ... portrait of their personalities
呈现了他们的性格
(这个搭配……唔……)
换成描述吧……可忽略
有道理啊~

6.
needed someone young and nakedly political
需要一个年纪轻轻的、赤裸裸的政客
naked: (of emotions, attitudes, etc.) expressed strongly and not hidden: (牛津高阶)
需要一个对政治问题直言不讳的年轻人
在这里俺理解因为艾森豪威尔是军人出身,最后做到总统这一高位的 俺最开始翻的是 “纯粹是搞政治出身的人” 因为艾森豪维尔是搞军事出身的吗~~ 俺那样译雪看如何?

8.
They often failed to see eye-to-eye
他们常常观点不一致
他们往往做不到“心有灵犀”
好啊~

9.
a hawkish adviser
作为一名顾问,尼克松是主战派的
(可以合并,不都说鸽派鹰派什么的)
作为一名鹰派顾问
简洁~

10.
who blamed Democrats for losing China to communism
他指责民主党把中国交给了共产党。
(交给……语气太弱了)
他说就是因为民主党败给了共产党,中国才落入后者手中。
有道理 改成 尼克松指责民主党把中国丢到了共产党手中。感觉也比较怪   雪还有更好的意见吗?

11.
He could be bitter.
摆出一副忿忿不平的架势
(前面不是说他nakedly political 这里是调侃吧)
他还可以说得更刻薄些
调整了~ 刻薄 挺准确的~


12.
which allowed the president to be an apolitical, national figurehead.
因为后者允许艾森豪威尔总统当一名对政治不闻不问的国家名誉总统。
这样艾森豪威尔就能成为一名政治中立的国家名誉总统
嗯。。句义没把握好。。

13.
When Joseph McCarthy, a Republican Senator, overreached in his crusade to hunt communists from public life
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1】(Joseph McCarthy)把从公众生活中抓捕共产党员的行动干过了头
当共和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1】(Joseph McCarthy)过分抓捕公众视野中的共产党员时
调整啦

其余也改了。。

再次感谢~

引用 flysnow29 2013-2-4 21:31
shadoweing 发表于 2013-2-4 16:38
Eisenhower (or Ike) was the genial, selfless five-star general who seemed to float above the fray of ...

O(∩_∩)O谢谢影~~

Eisenhower (or Ike) was the genial, selfless five-star general who seemed to float above the fray of party politics. Nixon was the cold, conniving liar, paranoid and petty. Jeffrey Frank, a former senior editor at the New Yorker, has written a book about the unlikely duo, which offers a more nuanced portrait of their personalities. Though they disagreed about politics and struggled to get on, Ike and Dick were more alike than is often thought.
曾在《纽约客》任资深编辑的Jeffrey Frank,从各自的性格特点着手,用更为微妙的人物描写,对比描绘了艾森豪威尔的和蔼可亲,公而忘私,置身之外于党派间斗争,以及尼克松的冷酷无情,精于暗算,满口谎言,生性多疑,小题大做。以这两位并不像搭档的二人组身份,编成一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虽然在政治上各执己见,俩人却又在积极地谋求进步,可见,他们之间的交集范围比想象的更大些。

学习影儿版本啦~~
置身于党派间斗争之外  这个表达好~~
,以及尼克松的冷酷无情,精于暗算,满口谎言,生性多疑,小题大做    对仗工整啊~~把liar翻成形容词 这种处理有意思~~
petty是心胸狭窄的意思吧~~
交集范围 挺形象的~
struggled to get on   get on 是不是指两人的相处啊~~您看。。


nakedly political.
纯粹为政治服务
纯粹是搞政治出身的人 这样译您看如何~~

space race
空间竞赛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7%A9%BA%E7%AB%B6%E8%B3%BD
都行~~

This was a source of tension between them. Nixon would grumble about foreign policy and defence. He could be bitter. “This ‘togetherness’ bullshit,” he said of Eisenhower’s doveish multilateralist defence policy, “I don’t believe in that. I think the time will come when we’ll look back at this era and ask ourselves whether we were crazy or something.”
尼克松吐槽美国外交以及国防,到了相当失望的地步。就艾森威尔在多变防御政策上,采用鸽派方法,尼克松回应道,啥团结一心啊。骗谁啊。可信吗?看吧,总有一天,到头来会说埋怨自己说,当初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这段话,有点~~个人发挥了,一招尼克松的性格特点而来的。呵呵。。请多包涵
学习啦 语言很生活化~有意思~很有启发~

figurehead傀儡?
这个词俺当初也不知咋翻好了 感觉艾森豪威尔还没到傀儡地步吧~~影怎么看?
感觉 名誉总统 也不知对不对~~

Martin Luther King observed that Nixon did more for race relations than Eisenhower.
马丁路德金注意到,尼克松在种族关系方面比艾森威尔做的工作更充分。
调整啦~


引用 一晨 2013-2-4 21:56
赞一个 真的很不错
引用 Wesyman 2013-2-4 23:31
这篇译文很不错,没有什么值得挑剔的地方

1. The old warhorse from Kansas needed someone young and nakedly political.
艾森豪威尔——这名来自堪萨斯的老兵需要一个年纪轻轻的、纯粹是搞政治出身的人。

这句我感觉“纯粹是搞政治出身的人”理解得很好,不是很必要修改,或许可以简化为“纯政界出身的年轻人”。

2. But Ike needed Dick to be his political hound dog.
但是艾森豪威尔需要尼克松来当他的政治跟班。

这里的political hound dog可不只是“跟班”那么简单的,具体指什么可以从后文找到答案的:“尼克松猛烈抨击”、“尼克松把麦卡锡劈头盖脸地一顿骂”。另外猫王有一首名曲《Hound Dog》里面的歌词就是唱“You ain't nothing but a hound dog/ crying all the time”,可见hound dog一词经常和“吠”有点关系。如果是我,可能会试译为“政治叫犬”,虽然有点生涩感:)

3. He could be bitter.
他还会更加刻薄

这里的bitter可不是比较级啊。建议“他(的言论)有时会很尖刻”。
引用 flysnow29 2013-2-5 19:47
Wesyman 发表于 2013-2-4 23:31
这篇译文很不错,没有什么值得挑剔的地方

1. The old warhorse from Kansas needed someone young and nak ...

谢谢Wesyman

1. The old warhorse from Kansas needed someone young and nakedly political.
艾森豪威尔——这名来自堪萨斯的老兵需要一个年纪轻轻的、纯粹是搞政治出身的人。

这句我感觉“纯粹是搞政治出身的人”理解得很好,不是很必要修改,或许可以简化为“纯政界出身的年轻人”。
嗯 更简洁啦~改了

2. But Ike needed Dick to be his political hound dog.
但是艾森豪威尔需要尼克松来当他的政治跟班。

这里的political hound dog可不只是“跟班”那么简单的,具体指什么可以从后文找到答案的:“尼克松猛烈抨击”、“尼克松把麦卡锡劈头盖脸地一顿骂”。另外猫王有一首名曲《Hound Dog》里面的歌词就是唱“You ain't nothing but a hound dog/ crying all the time”,可见hound dog一词经常和“吠”有点关系。如果是我,可能会试译为“政治叫犬”,虽然有点生涩感:)
有启发~既然突出“叫”的含义 您看译成 “喉舌”咋样? 真不太好译··· 这样就舍弃了狗的这层意思。。喉舌好像不一定是贬义是吧?在这里必须用个贬义词对吧。。。

3. He could be bitter.
他还会更加刻薄

这里的bitter可不是比较级啊。建议“他(的言论)有时会很尖刻”。

嗯 当时俺也感觉不是比较级~~ 改了。。赞!



但有一处想请教下~倒数第三段的开头:

But Ike needed Dick to be his political hound dog. Nixon savaged the administration’s opponents, which allowed the president to be an apolitical, national figurehead.

但艾森豪威尔需要尼克松来充当他在政治方面的喉舌。尼克松猛烈抨击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反对者,这样艾森豪威尔就能成为一名政治中立的国家名誉总统。

为什么要把艾森豪威尔称作figurehead. 的呢? 感觉艾森豪威尔不是傀儡啊?译成政治中立的国家名誉总统对吗? 但这句话的意思俺还是没大明白啊~望指教



引用 Wesyman 2013-2-6 14:18
flysnow29 发表于 2013-2-5 19:47
谢谢Wesyman

1. The old warhorse from Kansas needed someone young and nakedly political.


我在thefreedictionary.com查到figurehead的词条是这么说的:
In politics, a figurehead, by metaphor with the carved figurehead at the prow of a sailing ship, is a person who holds an important title or office yet executes little actual power. Common figureheads include constitutional monarchs, such as the Emperor of Japan, or presidents in parliamentary democracies, such as the President of Israel.

后面还有一大段: http://encyclopedia.thefreedictionary.com/Figurehead+(political)

我感觉“政治中立的名誉总统”是挺好的,意思没错,而且读者能读出“有名无实”的感觉,不错

“喉舌”也挺准确的。中文里面好像没有这类“狗”,就这样吧,不必把小动物加进去

查看全部评论(15)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2 13:03 , Processed in 0.08907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