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纳德·布鲁克斯·基塔伊 那些痴狂 一位备受人争议的美国画家,两场品鉴其作品的英国画展 Mar 2nd 2013 |From the print edition 从1950年代开始,美国画家罗纳德·布鲁克斯·基塔伊就一直生活在英国。然而1994年泰特美术馆的一场回顾展引来了针对个人的尖刻评论。画展结束后仅仅两个星期,他47岁的妻子、同为画家的桑德菈·费希尔便撒手人寰。基塔伊迁怒于那些评论家,并同他旅居的这个国家反目成仇。1997年,他带着年轻的儿子离开英国,前往洛杉矶。10年后,74岁的基塔伊自杀身亡。 对这位充满激情却又性格乖张的画家,当前举办的两场画展做出了重新评价。展出的作品均来自柏林的犹太博物馆。展馆之一是伦敦卡姆登镇的犹太博物馆,它挑选的是一组为数不多的作品:在这些画中,作者正视自己犹太身份的方式最为直白。《开箱整理我的书斋》是1990年开始创作的。画中,一个满头白发的人由于竭力想把书藏到外套中,几乎将身子弯成了一张弓。他的胡须和眼睛很像作者的知识偶像之一、犹太作家瓦尔特·本雅明,但却无疑是作者本人。基塔伊承认自己爱书成狂,他在1990年写道:“我的画会以质朴的激情,从我的书中吸取养分。” 此画正是基塔伊画风的缩影。这一画风让他享誉战后的欧洲画坛,也让众多诋毁他的人为之抓狂。《开箱》一画动感十足,其间饱蘸的情感拿捏得十分准确。作品有几分滑稽(比如不愿帮妻子收拾房间、试图溜之大吉的主人公),但也是对身份的坚持:既有流离海外的犹太知识分子这一身份,也有秉笔耕耘的作家这一身份。基塔伊的绘画都是表象艺术,不过同书籍一样,它们需要观者的解读;这在批评者眼中却甚是造作。 汉娜·阿伦特有一部作品讲述的是审判阿道夫·艾希曼(组织犹太人大屠杀的凶手之一)。基塔伊在1970年代初拜读这部作品之后,便开始十分重视自己的犹太身份,甚至沉迷其中。绘画《办公桌旁的谋杀》就援引了阿伦特的“办公桌旁的凶手”这一措辞。这幅作品,他断断续续地画了14年,才于1984年完成。画中,一套1940年代的办公物件呈现出阴森恐怖的轮廓,而血红的背景则幻化成一辆流动毒气车的形状。创作于1980年的《乔·辛格在藏身处侧耳倾听》用彩粉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大屠杀幸存者的形象:他躬身藏在地下,惊惧之色一目了然,而这一形象指代的恰恰是基塔伊本人。 图中的这幅《婚礼》完成于1993年。这是基塔伊自己的婚礼,画中的他头戴犹太便帽,与妻子翩翩起舞,周围是他的伴郎大卫·霍克尼,以及他们的犹太朋友卢西安·弗洛伊德、弗兰克·奥尔巴赫和里昂·科索夫(也即基塔伊口中的“伦敦画派”)。《如果不是,那便不是》是他1970年代中期的大作。这幅作品画风艳丽,形式完美,令人心醉神迷。画中,一泓碧蓝色的湖水如梦似幻,其灵感正是来自乔尔乔涅的《暴风雨》;湖水上方森然笼罩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而四周原野则零散堆砌着富有象征意味的物品和人物。基塔伊借此向同为美国侨民的托马斯·艾略特致谢,并感谢其伟大诗篇中的“荒原”这一意境:在他看来,“荒原”正“如通往地狱的前厅”。 另一场画展是在奇切斯特市的帕兰特屋画廊。它所挑选的是作者意象的另一主线,那就是他对一种现代主义思潮的忠诚(这一思潮中既有犹太知识分子,也有偶尔反犹的艾略特和埃兹拉·庞德)。基塔伊的不少油画都能反映他在哲学和政治方面更为广泛的思考,而以下几幅都是其中的重要作品:在1964年的《俄亥俄帮》中,酒神迪奥尼索司的信徒美娜德从一侧气势汹汹地掠来;1967年的《“圣十字”胡安》是一幅引人入胜的作品,画中的美国黑人士兵满脸都是矛盾的神情;而1973年的巨幅现代历史画《太平洋海岸公路》则有多层次的旁征博引。所有这些作品都不简单,却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赏心悦目的绘画技巧,大胆而极具表现力的色彩运用,以及宏大的艺术构思。 最后一个展厅陈列的是1994年之后、基塔伊在盛怒之下所绘的一些作品。其中《刺杀夺命评论家,为亡妻雪恨》就是他在离开英国的那一年所画;作品充满了刻毒的诅咒,却又令人叹服。在泰特回顾展结束将近20年后,这些画展恰好表明,基塔伊是多么擅长将复杂的思想融入一幅条理清晰、震撼有力的图像。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2 12:55 , Processed in 0.07009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