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文艺 查看内容

[2013.04.27]美国参加二战为何犹豫不决

2013-5-2 10:02| 发布者: migmig| 查看: 12349| 评论: 21|原作者: flysnow29

摘要: 美国为何迟迟不参加二战?
美国和二战

那种特殊的关系

美国为何迟迟不参加二战

Apr 27th 2013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英雄?法西斯分子?

书名:《那些愤怒的日子:罗斯福、林白及美国对是否参加二战的争论,1939至1941年》
作者:Lynne Olson
出版社:Random House
页数:548页
价格:30美元,20英镑
Amazon.com, Amazon.co.uk 有售

去年,卡梅伦在访问华盛顿时说:在“危急时刻”,英美两国明白,双方总是可以互相信赖的。卡梅伦首相与奥巴马一同站在白宫洒满阳光的草坪上,卡梅伦唤起了双方对各自先辈的回忆:他们并肩作战,将希特勒的军队从法国驱赶出去。卡梅伦传达了一条明确的信息:七十年后的今天,当英国需要与美国保持一种特殊关系时,什么也比不了二战的特殊魔力。

实际上,在英国向德国宣战后可怕的两年中,英国不知道美国会对其提供帮助。丘吉尔政府摇摆不定,时而坚信罗斯福不会让希特勒控制整个欧洲,因此会向英国提供援助;时而又怀疑罗斯福政府中的一些人,认为他们梦想着大英帝国会毁灭,然后蚕食其资产。英国竭尽全力及时地拉动美国参战。在罗斯福的默认下,数百名英国间谍涌入中立的美国,秘密监视孤立派政治家、轴心国外交官和纳粹的同情者,并更加公开地通过演讲、广播和穿插在支持美国参战的报刊中的故事(有些是真的)来争取民意支持。在这部精彩绝伦的新书中,作者Lynne Olson结合历史学家的全面性和传记作家对人性的探寻,向读者展示了他们的行动是如何地惊险。

《那些愤怒的日子》一书描述了一个现在鲜为人知的分裂的美国,字里行间也体现了对之后数年内最伟大一代【1】(应得)的赞许。她描述了一个反战的国家,在那里,军事基地附近的酒吧挂着禁止士兵入内的标识,将军则在美国国会山身穿便服作证,以免他们的制服惹恼议会中不主张美国参战的人。

作者为反战主义辩护,解释了美国人的感受(那些感受还是有原因的),他们感到正是英国人狡猾的宣传才把美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保证说:在欧洲战场牺牲的美国人让这个世界“对民主来说很安全”。二十年后,许多美国人认为欧洲争吵不休的大国再次似乎不愿意或不能够保卫民主。作者还较客观地指出:一系列的大人物——不管是军官、议员、报业巨头或是耶鲁和哈佛大学的学生——都在质疑英国和纳粹德国之间是否存在任何道义上的不同,这种观点常常带有一丝反犹太主义色彩。

作者还用了许多笔墨来描述一位孤立派领导人,他就是跨大西洋飞行员查尔斯-林白【2】 (Charles Lindbergh,如图),他的致命弱点广为人知:他十分接近于同情纳粹。但是本书的妙处就在于作者擅于用委婉的手法对一些人物进行描述,这些人物在当今人们的眼中英雄色彩更浓一些。

本书写道:后来成为战时指挥官的马歇尔一直拒绝向四面楚歌的英国提供帮助,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1年年末。尽管马歇尔基本上从来没有公开反对向英国提供援助,但是当来自美国的援助一点点流向英国时,他对之进行了阻止;马歇尔还暗中反对政府的政策。几名美国高级军官(根据罗斯福的战争部长私下里的判断)“实际上是亲德的”。在本书中,罗斯福优柔寡断至极、埋头研究民意调查、“等着被推入战争”——罗斯福就是这么告诉他的财政部长的。珍珠港袭击发生后,在美的英国军官用香槟酒庆祝,甚至在那以后,罗斯福总统仍然犹豫不决,认为“向日本开战”和“在第二战线与德国开战”这两种民意“一直存在区别”。最后,希特勒率先向美国开战,从而为罗斯福做了决定。

英国人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不能不追究。除了四处播撒言论,英国间谍还大肆破坏美国的法律。英方窃听电话、私拆信件、甚至虚造了一幅地图给了罗斯福,让他以为纳粹可能有占领拉丁美洲的计划。英国人正是利用某些美国人的势利眼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该书的副标题可作“战时的VIP们”,因为那时美国东海岸的亲英派和华尔街百万富翁将美国推向了参战之路,尽管那些来自北美大牧场和美国中部小镇的孤立派反对这么做。

温德尔•威尔基【3】是众多英雄之一,他在1940年是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总统竞选失败后他支持罗斯福,并积极动员美国人为战争应征入伍并接受训练、推动为英国送去援助。这激怒了很多共和党人,但这很可能扭转了战局,防止了纳粹的胜利。

最后,民众反而走在了很多上层人士的前面。甚至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以前,民意测验就显示美国人更倾向于美国参战,而不是德国战胜英国。日本原本希望在珍珠港投下的炸弹能使美国人人心涣散;然而,那场袭击让美国人团结一心。作者Olson指出,在两年的激烈辩论中,人们可以听到各种支持和反对美国参战的言论。民主是美国的力量所在,而这正是焦虑的英国所希望能做到的。而这一点是任何专制的敌人永远也不会明白的。

From the print edition: Books and arts



注释:


【1】"The Greatest Generation" is a term coined by journalist Tom Brokaw to describe the generation[1] who grew up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deprivat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n went on to fight in World War II, for which the generation is also termed the G.I. Generation.

【2】查尔斯•奥古斯都•林白(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又译林德伯格,1902 年2月4日—1974年8月26日),美国飞行员,首个进行单人不着陆的跨大西洋飞行的人。1924年,他开始随美国陆军航空团,训练成美国空军飞行员。
在欧洲法西斯主义盛行时,林白数次奉美军之命往德国。1938年,赫尔曼•戈林授林白德国荣誉勋章,林白接受,表示了林白和纳粹亲近。林白更拒绝将勋章交还德国,声称这样做是对纳粹首领“不必要的侮辱”。



      纳粹德国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林白得到孤立主义和亲德国政治派系的支持。1941年1月23日,林白在国会前提案建议美国和希特勒建立中立关系。林白亦是美国第一的主要发言人。1941年9月11日在爱荷华州迪莫伊的一个集会中,林白批评犹太人背后操纵,要美国加入同盟国。他同时表明他认为美籍犹太人不太爱国。虽然林白不曾将其勋章交还,但当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质问其忠诚时,林白将其任命书交还美国陆军航空团。
      可是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后,他想回到航空团,却得不到同意。结果他一直以平民顾问协助二战中的美国。美国陆军航空队虽然与他合作,林白以他的经验提供其他飞行员如何进行长距离飞行以及延长飞机的航程,他并且以平民的身份飞行过50次的战斗任务,其中一次还击落过一架日本战机,只是这个纪录当时没有公开。

【3】温德尔•威尔基 (Wendell Lewis Willkie 发音:/ˈwɪlki/;1892年2月18日-1944年10月8日),美国政治人物、律师、共和党人。曾代表共和党在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与民主党的罗斯福竞争美国总统,最后失败。



      对罗斯福政府的国内政策多有批评,然在外交事务上采取合作态度,鼓吹“天下一家”的国际合作思想,反对共和党内的孤立主义。1941年和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共同创建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1942 年9 月和10 月受罗斯福之托历访非洲、中东、苏联和中国等地。在中国期间,曾建议宋美龄访问美国已获得援助。翌年将见闻写成《天下一家》,呼吁战后合作,甚有影响。1944年因心脏病病逝。


词汇及用法:

Wasp 美国社会中享有特权的中上层白人
When the chips are down 在危急关头
close-run thing 险胜


3

鲜花

握手

雷人
1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flysnow29 2013-4-28 09:44
欢迎大家的意见~
太忙可忽略~
@Wesyman @shadoweing @_易雪_ @小本子 @fsz   @Dezazer   
引用 _易雪_ 2013-4-28 10:01
本帖最后由 _易雪_ 于 2013-4-28 10:33 编辑

@flysnow29

1.
she explains how Americans felt (with some reason) that their country had been dragged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by clever British propaganda and promises that Americans killed in Europe’s mud were making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解释了美国人是如何感到(还是有原因的)他们的国家在聪明的英国人的宣传下而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人还在战前向美国人保证,战死在欧洲沙场的美国人会让这个世界“对民主来说很安全”。
解释了美国在精明英国人的蛊惑下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其公民是何感想;以及美国人对英国人承诺的所思所想,因为他们曾说战死在欧洲沙场的美国人是在“保护”这个世界的“民主”

2.
who came grievously close to sympathising with the Nazis
他的致命弱点广为人知:他十分接近于同情纳粹
令人悲哀的是,他更倾向于同情纳粹

3.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1年末
(可以放在前面)
在1941年年底之前

4.
opened letters
打开信件
私拆信件

5.
supposedly showing Nazi plans to take over Latin America.
那副所谓的地图预示纳粹要占领拉丁美洲。
让他以为纳粹可能有侵占拉丁美洲的计划

6.
the public was ahead of many in the elite
民众反而走在了上层人士中的很多人的前面
民众反而走在了许多精英的前面

7.
民意就显示更倾向于美国参战
(可以把“显示”去掉吧)
引用 shadoweing 2013-4-28 10:13
@Dezezer 除了给点分,你也不说点什么。。
引用 shadoweing 2013-4-28 11:26
存亡危机之秋,欲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去年,卡梅伦曾说要访问华盛顿。(这让)英美洞悉到,两国依旧能相互扶持。卡梅伦首相和奥巴马总统一同,站在阳光普照的白宫草坪上上,这让英国首相勾忆起先辈们的‘成年往事’:统一战线,同仇敌忾,让希特勒滚出法国。该访问所传达的内容很明朗:基于二战给英美两国带来的‘魔法’,无可匹敌,这在70年后的英美关系上,仍能体现。
第一段,这样理解是不是更明确些。
引用 Dezazer 2013-4-28 12:21
(1)
蛊惑民心

这个词似乎用的有点过了

(2)
lest their uniforms provoke isolationist members of Congress.

isolationist
n.
1、孤立主义者;孤立派
2、主张美国不参与第一(或第二)次世界大战者

这里似乎应该取第二个意项

(3)
she explains how Americans felt (with some reason) that their country had been dragged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by clever British propaganda and promises that Americans killed in Europe’s mud were making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解释了美国人是如何感到(还是有原因的)他们的国家在聪明的英国人的宣传下而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人还在战前向美国人保证,战死在欧洲沙场的美国人会让这个世界“对民主来说很安全”。

promises应该是和explains并列的,主语应该也是she

(4)
许多美国人相信

相信->认为

(5)
在罗斯福的战争部长私下里的判断

根据...的判断

(6)
a second front with Germany
与德国结成第二战线

这个地方意思感觉是:与德国在第二战场开战

(7)
一副地图

一幅地图

(8)
正是应用某些美国人的势利眼

应用->利用

(9)
上层人士中的很多人

很多上层人士
引用 Dezazer 2013-4-28 12:48
shadoweing 发表于 2013-4-28 11:26
存亡危机之秋,欲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去年,卡梅伦曾说要访问华盛顿。(这让)英美洞悉到,两国依旧能相互扶 ...

“让希特勒滚出法国”
——原文的意思可不仅仅是“让希特勒滚出法国”
引用 flysnow29 2013-4-28 14:22
_易雪_ 发表于 2013-4-28 10:01
@flysnow29

1.

谢谢雪的意见~
全部做了相应修改。·~


2.
who came grievously close to sympathising with the Nazis
他的致命弱点广为人知:他十分接近于同情纳粹
令人悲哀的是,他更倾向于同情纳粹

grievously 在这里是不是表程度“很”啊?
引用 flysnow29 2013-4-28 14:38
shadoweing 发表于 2013-4-28 11:26
存亡危机之秋,欲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去年,卡梅伦曾说要访问华盛顿。(这让)英美洞悉到,两国依旧能相互扶 ...


谢谢影的版本~学习了不少^^做了相应修改~~

存亡危机之秋,欲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去年,卡梅伦曾说要访问华盛顿。(这让)英美洞悉到,两国依旧能相互扶持。卡梅伦首相和奥巴马总统一同,站在阳光普照的白宫草坪上上,这让英国首相勾忆起先辈们的‘成年往事’:统一战线,同仇敌忾,让希特勒滚出法国。该访问所传达的内容很明朗:基于二战给英美两国带来的‘魔法’,无可匹敌,这在70年后的英美关系上,仍能体现。
第一段,这样理解是不是更明确些。

存亡危机之秋 勾忆 陈年往事 统一战线,同仇敌忾 很是有力度呢!而且押韵
Seven decades on, when the British need to claim a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America, nothing approaches the second world war’s talismanic power.
影的翻译也很有启发~~ 不能拘泥于原文 要活译啊。。。


引用 flysnow29 2013-4-28 14:50
本帖最后由 flysnow29 于 2013-4-28 20:37 编辑
Dezazer 发表于 2013-4-28 12:21
(1)
蛊惑民心


谢谢Dezazer!
已做修改。

(1)
蛊惑民心

这个词似乎用的有点过了
woo 笼络人心?

(3)
she explains how Americans felt (with some reason) that their country had been dragged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by clever British propaganda and promises that Americans killed in Europe’s mud were making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解释了美国人是如何感到(还是有原因的)他们的国家在聪明的英国人的宣传下而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人还在战前向美国人保证,战死在欧洲沙场的美国人会让这个世界“对民主来说很安全”。

promises应该是和explains并列的,主语应该也是she

这句话的结构俺也不确定 您看是不是这样的呢?:就是promises 取名词的意思。。。。?
she explains how Americans felt (with some reason) that their country had been dragged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byclever British propaganda and promises that Americans killed in Europe’s mud were making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而且如果是promises和explains并列的话 后面是不是应该是are making 呢?请教~~

(4)
许多美国人相信

相信->认为
改了~基本功。。。

(5)
在罗斯福的战争部长私下里的判断

根据...的判断
嗯 搭配的问题。。。

(6)
a second front with Germany
与德国结成第二战线

这个地方意思感觉是:与德国在第二战场开战
嗯 是我理解有误~

引用 shadoweing 2013-4-28 16:06
In truth, for two terrifying years after it declared war on Germany, Britain did not know that America would come to its aid. Winston Churchill’s government wavered between a conviction that President Franklin Roosevelt did not want Hitler to control the whole of Europe and so would send help, and a suspicion that many in his government dreamed of scavenging the assets of a doomed British empire. Britain made an extraordinary effort to bring America into the war before it was too late. With Roosevelt’s tacit approval, hundreds of British agents flooded neutral America, secretly spying on isolationist politicians, Axis diplomats and Nazi sympathisers and more openly wooing public opinion with lectures, radio broadcasts and stories planted in friendly newspapers (some of them true). Marrying a historian’s thoroughness with a biographer’s eye for human nature, Lynne Olson’s magnificent (令人印象深刻的)new account shows what a close-run thing their campaign was.
实际上,英国宣战德国的两年中,人心惶惶,英国并不知晓,美国的雪中送炭之举。丘吉尔政府,对此举动有两种猜疑:他觉得富兰克林总统出于好意,不想让希特勒控制整个欧洲,所以提供援助。而他又怀疑罗斯福政府中许多人幻想从落寞的大英帝国资产中捞点什么。趁现在局势,英国当机立断,竭力将美国拉入二战中。在罗斯福默许下,数百名英国间谍潜入中立的美国,秘密侦查这两位孤立派政治家,轴心国外交官以及纳粹支持者,更多公然支持纳粹的舆论(演讲,广播电视,报纸中出现的‘和善’诉述内容)。作者Lynne Olson,结合历史学家的严谨和传记作家对人类自然的鉴赏力,在新书中,叙述英美联合阵营生死悬于一发的情形,令人印象影响深刻。
这两句话,我不太懂,而我也做了自己的理解,这句话是不是,续前面的内容说的呢~

“Those Angry Days” describes a divided America that is little remembered now, amid (well-earned) praise for the greatest-generation years that followed. She depicts an anti-war country in which bars near army bases sported signs banning soldiers, and generals wore mufti to testify on Capitol Hill, lest their uniforms provoke isolationist members of Congress.
书中描绘了那段美国被分裂的历史,该部分鲜为人知。其字里行间也体现了对最伟大一代应得的赞许。她描述到,一个反战国家军事基地附近酒吧,出示着禁止士兵入内的警告牌;将军在美国国会会山身穿便服出入,避免惹恼国会中的孤立派成员。
最后一句我是这样理解的,不晓得何时波。。欢迎讨论

In defence of that pacifism, she explains how Americans felt (with some reason) that their country had been dragged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by clever British propaganda and promises that Americans killed in Europe’s mud were making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Twenty years later, many Americans believed that Europe’s squabbling powers once again seemed unwilling or unable to defend democracy. Less defensibly, a series of grandees—whether army officers, senators, press barons, or students at Yale and Harvard—are shown questioning whether there was any great moral difference between Britain and Nazi Germany, a view that was often tinged with anti-Semitism.
对于反战主义,作者进行了辩护。书中,(作者)解说道,美国人是怎样根据某些因由,感知其国家在英国精明的布道下卷入一战,英国人又是如何承诺战死沙场的美国战士—没有硝烟的民主世界正在形成。20年后,众多美国人认为,欧洲再次陷入权力之争,说到捍卫民主,似乎处于被动或者无心应对的状态中。而无可厚非地,一系列政要—不论是军官,参议员,男爵,还是耶鲁哈弗学生,都质疑在英国和德国纳粹之间,从道义层面来说,是不是有些不同,虽然这一观点通常是放在反犹太主义的问题上来区分的。





引用 shadoweing 2013-4-28 16:31
But the book’s power lies in its finely shaded portraits of figures more usually remembered in poster-bright hues of heroism.
但是,这本书的特点在意,作者将人物刻画地明显突出,加深读者对英雄式正面人物的印象。
这句话我是这样的感触,不晓得能否一起讨论下~
引用 bleuciel 2013-4-28 19:54
本帖最后由 bleuciel 于 2013-4-28 21:09 编辑

-----------------------

为什么美国对参加二战犹豫不决

美国为何迟迟不参加二战

-----------------------

卡梅伦在去年的访美一行中宣布:在“危急存亡之秋”,英国和美国明白两国总是可以互相信任的。

去年,卡梅伦访问华盛顿时说,危机关头,英美两国都明白,双方都是可以信赖的。

华盛顿 和  下文 的白宫 呼应。

危急存亡之秋 这个文化意义太浓,简单直译。

-----------------------

卡梅伦首相站在洒满阳光的白宫草坪上,旁边就是奥巴马。卡梅伦勾起了双方对各自先辈的回忆:统一战线,同仇敌忾,将希特勒的军队从法国驱赶出去。

卡梅伦与奥巴马一同站在白宫阳光满地的草坪上,回想起了双方的祖父:他们并肩作战,将希特勒的军队赶出了法国。

勾起……回忆, 主语不能是 “人”,不能是卡梅伦。主谓搭配有误。

同仇敌忾 加字有风险,直译。

-----------------------

丘吉尔政府时而坚信罗斯福总统不想让希特勒控制整个欧洲,因此会向英国提供帮助;时而又怀疑罗斯福政府中的许多人梦想着蚕食注定要毁灭的大英帝国的资产。

丘吉尔政府摇摆不定,既相信罗斯福,认为他不会让希特勒控制整个欧洲,并提供援助;但却怀疑罗斯福政府其它人,认为他们梦想着大英帝国会毁灭,想获取帝国财产。

注定要毁灭的 这话不是 丘吉尔自己说出来的。是那些人的梦想,希望。

此句原文很长,译者应该化其滞,表其意。

-----------------------

在罗斯福的默认下,数百名英国间谍涌入中立的美国,秘密监视孤立派政治家。轴心国外交家和同情纳粹的人还有其他的人公开地用演讲、广播和支持纳粹的报纸中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是真的)笼络民心。

表达有误。

在罗斯福的默认下,数百名英国间谍涌入中立的美国,秘密监视中立派政治家,轴心国外交官和纳粹的同情者,并通过公开演讲、广播和那些友好的报刊中已编造好的故事(有些是真的)争取民意支持。

spying on 后面的那些都是它的宾语。

-----------------------

向读者展示了英美的行动是一次多么惊险的险胜。

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谍战。

-----------------------




总评: 本文的语域不是很高,应简单直译。
引用 flysnow29 2013-4-28 20:50
bleuciel 发表于 2013-4-28 19:54
-----------------------

为什么美国对参加二战犹豫不决

谢谢bleuciel!!!学习了~

为什么美国对参加二战犹豫不决

美国为何迟迟不参加二战
嗯 更简洁了~

-----------------------

卡梅伦在去年的访美一行中宣布:在“危急存亡之秋”,英国和美国明白两国总是可以互相信任的。

去年,卡梅伦访问华盛顿时说,危机关头,英美两国都明白,双方都是可以信赖的。

华盛顿 和  下文 的白宫 呼应。

危急存亡之秋 这个文化意义太浓,简单直译。
嗯有道理啊~改了
-----------------------

卡梅伦首相站在洒满阳光的白宫草坪上,旁边就是奥巴马。卡梅伦勾起了双方对各自先辈的回忆:统一战线,同仇敌忾,将希特勒的军队从法国驱赶出去。

卡梅伦与奥巴马一同站在白宫阳光满地的草坪上,回想起了双方的祖父:他们并肩作战,将希特勒的军队赶出了法国。

勾起……回忆, 主语不能是 “人”,不能是卡梅伦。主谓搭配有误。

同仇敌忾 加字有风险,直译。
嗯 的确是。。俺原来译唤起-----
白宫阳光满地的草坪 也更顺了。。。
-----------------------

丘吉尔政府时而坚信罗斯福总统不想让希特勒控制整个欧洲,因此会向英国提供帮助;时而又怀疑罗斯福政府中的许多人梦想着蚕食注定要毁灭的大英帝国的资产。

丘吉尔政府摇摆不定,既相信罗斯福,认为他不会让希特勒控制整个欧洲,并提供援助;但却怀疑罗斯福政府其它人,认为他们梦想着大英帝国会毁灭,想获取帝国财产。

注定要毁灭的 这话不是 丘吉尔自己说出来的。是那些人的梦想,希望。

此句原文很长,译者应该化其滞,表其意。
有道理~拆开译 要不太长了
-----------------------

在罗斯福的默认下,数百名英国间谍涌入中立的美国,秘密监视孤立派政治家。轴心国外交家和同情纳粹的人还有其他的人公开地用演讲、广播和支持纳粹的报纸中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是真的)笼络民心。

表达有误。

在罗斯福的默认下,数百名英国间谍涌入中立的美国,秘密监视中立派政治家,轴心国外交官和纳粹的同情者,还有为争取民意支持而进行的公开演讲、广播和那些友好的报刊中已编造好的故事(有些是真的)。

spying on 后面的那些都是它的宾语。
的确 那个顿号我看成句号了
-----------------------

向读者展示了英美的行动是一次多么惊险的险胜。

向读者展示了一场盟军的白刃战。
shows what a close-run thing their campaign was.
我又觉得里面的their 是指前面的hundreds of British agents 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
引用 小本子 2013-4-29 17:20
来晚了,见谅~

1、英美两国明白,双方都是可以信赖的
英美两国都清楚,它们能够信任彼此

2、In defence of that pacifism, she explains how Americans felt (with some reason) that their country had been dragged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by clever British propaganda and promises that Americans killed in Europe’s mud were making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作者为反战主义辩护,阐释了美国人是如何看待美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源于英国人狡猾的宣传这一说法,显然这一说法是有所依据的;并保证说:在欧洲战场牺牲的美国人保证了这个世界的民主。

3、再一次不愿意或是不能保卫民主
再次不愿或无法保卫其民主

吃饭去了,回来再看~
引用 flysnow29 2013-4-29 20:21
shadoweing 发表于 2013-4-28 16:06
In truth, for two terrifying years after it declared war on Germany, Britain did not know that Ameri ...

学习了影的版本~

In truth, for two terrifying years after it declared war on Germany, Britain did not know that America would come to its aid. Winston Churchill’s government wavered between a conviction that President Franklin Roosevelt did not want Hitler to control the whole of Europe and so would send help, and a suspicion that many in his government dreamed of scavenging the assets of a doomed British empire. Britain made an extraordinary effort to bring America into the war before it was too late. With Roosevelt’s tacit approval, hundreds of British agents flooded neutral America, secretly spying on isolationist politicians, Axis diplomats and Nazi sympathisers and more openly wooing public opinion with lectures, radio broadcasts and stories planted in friendly newspapers (some of them true). Marrying a historian’s thoroughness with a biographer’s eye for human nature, Lynne Olson’s magnificent (令人印象深刻的)new account shows what a close-run thing their campaign was.
实际上,英国宣战德国的两年中,人心惶惶,英国并不知晓,美国的雪中送炭之举。丘吉尔政府,对此举动有两种猜疑:他觉得富兰克林总统出于好意,不想让希特勒控制整个欧洲,所以提供援助。而他又怀疑罗斯福政府中许多人幻想从落寞的大英帝国资产中捞点什么。趁现在局势,英国当机立断,竭力将美国拉入二战中。在罗斯福默许下,数百名英国间谍潜入中立的美国,秘密侦查这两位孤立派政治家,轴心国外交官以及纳粹支持者,更多公然支持纳粹的舆论(演讲,广播电视,报纸中出现的‘和善’诉述内容)。作者Lynne Olson,结合历史学家的严谨和传记作家对人类自然的鉴赏力,在新书中,叙述英美联合阵营生死悬于一发的情形,令人印象影响深刻。
这两句话,我不太懂,而我也做了自己的理解,这句话是不是,续前面的内容说的呢~
那个是逗号 俺给看错句号了。。。
magnificent 俺查了下 好像有个意思是极好的 无与伦比的
如have a magnificent time 度过一段妙不可言的时光
The opera was magnificen t这出歌剧好看极了 影看我翻成精彩绝伦 可不可以泥?

“Those Angry Days” describes a divided America that is little remembered now, amid (well-earned) praise for the greatest-generation years that followed. She depicts an anti-war country in which bars near army bases sported signs banning soldiers, and generals wore mufti to testify on Capitol Hill, lest their uniforms provoke isolationist members of Congress.
书中描绘了那段美国被分裂的历史,该部分鲜为人知。其字里行间也体现了对最伟大一代应得的赞许。她描述到,一个反战国家军事基地附近酒吧,出示着禁止士兵入内的警告牌;将军在美国国会会山身穿便服出入,避免惹恼国会中的孤立派成员。
最后一句我是这样理解的,不晓得何时波。。欢迎讨论
testify 我也觉得译成作证挺奇怪的。。。可testify的确是作证的意思啊。。我也不太确定了。。。@@

In defence of that pacifism, she explains how Americans felt (with some reason) that their country had been dragged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by clever British propaganda and promises that Americans killed in Europe’s mud were making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Twenty years later, many Americans believed that Europe’s squabbling powers once again seemed unwilling or unable to defend democracy. Less defensibly, a series of grandees—whether army officers, senators, press barons, or students at Yale and Harvard—are shown questioning whether there was any great moral difference between Britain and Nazi Germany, a view that was often tinged with anti-Semitism.
对于反战主义,作者进行了辩护。书中,(作者)解说道,美国人是怎样根据某些因由,感知其国家在英国精明的布道下卷入一战,英国人又是如何承诺战死沙场的美国战士—没有硝烟的民主世界正在形成。20年后,众多美国人认为,欧洲再次陷入权力之争,说到捍卫民主,似乎处于被动或者无心应对的状态中。而无可厚非地,一系列政要—不论是军官,参议员,男爵,还是耶鲁哈弗学生,都质疑在英国和德国纳粹之间,从道义层面来说,是不是有些不同,虽然这一观点通常是放在反犹太主义的问题上来区分的。
那个promises影看是动词还是名词呢? 我一开始看错名词了 后来几个人都说是动词 影觉得呢?
另外影看那个Less defensibly是不是对应前面的In defence of that pacifism泥?Less defensibly是不是说作者比较客观,辩护色彩淡一些呢?+.+


But the book’s power lies in its finely shaded portraits of figures more usually remembered in poster-bright hues of heroism.
但是,这本书的特点在意,作者将人物刻画地明显突出,加深读者对英雄式正面人物的印象。
finely shaded感觉是不是遮遮掩掩 躲躲闪闪的感觉 委婉地描述人物 不知俺理解的对不对。。。。。

引用 小本子 2013-4-30 10:17
继续码字~

4、作者还用了许多笔墨来描述一位孤立派领导人、跨大西洋飞行员查尔斯-林白
(我觉得这两句话用破折号似乎逻辑更恰当。。。。anyway,似乎并列也可以。。。。)

5、他十分接近于同情纳粹
令人十分遗憾,他似乎很同情纳粹

6、但是本书的力量就在于作者擅于委婉地对一些人物进行描述
本书的精髓就在于作者对人物恰到好处的拿捏

7、一直到1941年年末,后来成为战时指挥官的马歇尔一直拒绝向四面楚歌的英国提供帮助
(这样表述似乎有歧义)
一直到1941年年末,后来成为战时指挥官的马歇尔才开始向四面楚歌的英国提供帮助
引用 flysnow29 2013-5-1 18:18
小本子 发表于 2013-4-30 10:17
继续码字~

4、作者还用了许多笔墨来描述一位孤立派领导人、跨大西洋飞行员查尔斯-林白

谢谢本~~

5、他十分接近于同情纳粹
令人十分遗憾,他似乎很同情纳粹
那个 grievously 是不是表程度呢?感觉要是 令人十分遗憾 的意思 是不是应该是grievingly 呢? 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6、但是本书的力量就在于作者擅于委婉地对一些人物进行描述
本书的精髓就在于作者对人物恰到好处的拿捏
恰到好处的拿捏 这个表达很准确啊 俺先保留 但做了调整~

7、一直到1941年年末,后来成为战时指挥官的马歇尔一直拒绝向四面楚歌的英国提供帮助
(这样表述似乎有歧义)
一直到1941年年末,后来成为战时指挥官的马歇尔才开始向四面楚歌的英国提供帮助
是啊 一开始我是把时间放在后面 后来改了 就忘了后面了 现在又调整回我以前的译法了~~

其他的都做了调整~
引用 tornadotf 2013-5-2 13:30
she explains how Americans felt (with some reason) that their country had been dragged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by clever British propaganda and promises that Americans killed in Europe’s mud were making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这里的promises是名词,与progaganda是并列关系,英国人的宣传和许诺。

With Roosevelt’s tacit approval, hundreds of British agents flooded neutral America, secretly spying on isolationist politicians, Axis diplomats and Nazi sympathisers and more openly wooing public opinion with lectures, radio broadcasts and stories planted in friendly newspapers (some of them true).

这里的wooing和和spying是并列谓语,主语是british agents,应该翻译为英国间谍在罗斯福的默许下发表演讲,进行电台广播,同时在亲英的报纸上刊登故事(有些是真实的故事),更加公开的来争取对英国的舆论支持
引用 flysnow29 2013-5-2 17:50
tornadotf 发表于 2013-5-2 13:30
she explains how Americans felt (with some reason) that their country had been dragged into the firs ...

谢谢tornadotf!!

she explains how Americans felt (with some reason) that their country had been dragged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by clever British propaganda and promises that Americans killed in Europe’s mud were making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这里的promises是名词,与progaganda是并列关系,英国人的宣传和许诺。
俺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嗯 改了

With Roosevelt’s tacit approval, hundreds of British agents flooded neutral America, secretly spying on isolationist politicians, Axis diplomats and Nazi sympathisers and more openly wooing public opinion with lectures, radio broadcasts and stories planted in friendly newspapers (some of them true).

这里的wooing和和spying是并列谓语,主语是british agents,应该翻译为英国间谍在罗斯福的默许下发表演讲,进行电台广播,同时在亲英的报纸上刊登故事(有些是真实的故事),更加公开的来争取对英国的舆论支持

嗯 俺就是这个意思滴~进行了调整

查看全部评论(21)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2 01:34 , Processed in 0.12021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