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汇率问题有“中医”和“西医”之分?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占GDP的7%。中美双方都愈缩小这一顺差,但就操作的具体方式和时间表,双方却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睿智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上月在讲话中提到一比喻,很好地总结了此间区别。他将有关中国汇率问题的两种对立意见,比作“西医”和“中医”之分。他称,西医治病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所以认为某一味药有效(如人民币升值),而且服后很快见效。而中药,则通常是一副药里要有好几味药(如工资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的加强和能源资源价格自由化),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配合起来达到总的疗效。“中医”治疗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为渐进治疗。 对于这一精辟的比喻,我还想再指出一点。当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通常都能随意使用这两幅药剂。他们依赖中药来预防小病痛,并治疗慢性疾病。而对于急性损伤等疾病则求助于相对较猛的西药。我认为,中国人将其过度膨胀的顺差看作是慢性疾病,会引发某些长久性问题。相反,美国人则将其商品国内外需求的不断走软之势,看成是急危重病,须下点狠剂来进行抢救。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2 05:03 , Processed in 0.0683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