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文艺 查看内容

[2013.06.22] 中日战争,历史的开篇

2013-6-23 11:10| 发布者: migmig| 查看: 98665| 评论: 39|原作者: dqzxf

摘要: 对日本野蛮占领的抵抗如何塑造了现代中国。
中日战争

历史的开篇

对日本野蛮占领的抵抗如何塑造了现代中国

Jun 22nd 2013 |From the print edition



《抗日战争,1937-1945:求生之搏》


1937年,当日本军队逼近中国首都南京时,中国政府的一位高官周佛海在日记中记述了弥漫京城的恐慌。他估计南京将毁于战火,其结果就是:“中国从此将无历史,”他这样写道。

日本的侵略确实造成了惊人的破坏,但正如拉纳•米特在他这本新书中所示,中国的历史不仅没有随南京城的陷落而终止,这场战争反而从多个方面促成了现代中国的诞生,成为一块锻造一个新国家的砧铁。他的这部关于中日战争的著作史料详实,观点新颖,富于启示。

19世纪30年代,正在走向工业化的欧洲与古老的中国迎面相撞,其他历史学家们将英国炮舰来到中国的这一时刻视为现代中国的纪元年。但米特先生(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却认为这场中日战争更为重要,因为这场战争使中国陷入史上最弱状态。“战争境遇使许多中国人突然有了中国的概念及个人对这个国家的认同感,这对他们更为重要,影响更为深远。”

米特先生的这本书并没有详述每一场战役的进程,这可能会让军迷们感到失望了。但这本书不是一部军事史籍,它记述的是中国人的战时体验,探讨的是现代中国人身份意识产生的起因,研究的是将决定21世纪亚洲形态的一种关系的产生根源。这本书记述的是中国在试图重获亚洲中心地位时所经历的一场生死存亡的危机。

这也是一本地地道道的故事书,讲述的是一个尽管获胜希望十分渺茫但依然英勇抗争的故事。中国是一个被忘却的二战盟国。在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四年多时间里,中国几乎是独自与日本战斗。法国在1940年屈服了,但中国没有。中国政府撤退到内地,沿长江一直退至重庆。这场大撤退后来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见图)。中国政府在重庆继续进行抵抗(尽管有时表现无能,但通常还是勇敢的),直到1945年光复。

一山难容二虎

亚洲以往从未有过强大的中国与强大的日本同时出现的局面。两国间的复杂关系始于19世纪中叶,其时日本乐于接受西方,而中国则持排斥的态度。日本成为现代国家后,就成了中国改革派效仿的榜样,也成了中国反对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革命者们的避难地。20世纪早期赴日的留学生中就有孙中山与蒋介石。前者领导了1911年的革命,而后者则在20世纪30年代领导了国民政府的抗日战争。

日本的帝国野心膨胀后,显然中国就成为其扩张的目标。1931年日本占领了满洲,一个良师变成了压迫者。全面的侵华战争始于1937年。米特先生在叙述这场暴行时毫不吝惜笔墨,书中充斥着战争的血腥。但他更多地是描绘中国人的反抗,解读至今仍影响中国人思维的那段历史。

当时在中国的西方人有士兵、传教士和记者。克里斯托弗•衣修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与奥登(W.H. Auden)是两位英国作家,他俩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后于1938年来到中国。衣修伍德的日记散发着欧洲进步人士在与法西斯战斗中所共有的自豪之情。他写道:“今天我与奥登达成一致,认为我俩应该留在汉口,此时此刻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这里更吸引我们了。”而此时汉口在日军的猛攻之下生活苦不堪言,大多数中国人想要逃出该城是一票难求,他们渴望逃出汉口,到任何地方去都行。这场战争中1亿中国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20%)流离失所,1500万中国人死于非命。

米特先生的这本书之所以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是因为该书大量采用了中国人的原话,而不是引用外国人的描述。蒋介石的日记,中国记者的报道,还有属于中产阶级的中国人逃避战乱的记述,这些都是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作者巧妙地将这些记述揉进这部抗战史书之中。我们都知道硫磺岛战役,但在西方又有谁听说过台儿庄保卫战呢?中国士兵在这场战役中用肉搏战击败了优势的日本军队。然而对这场战役的记忆仍将影响亚洲历史的走向。我们了解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二战关键时刻的所思所虑,但几乎没有人听说过熊先煜这个人。他当时是一位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保存下了为阻止日军推进而炸开黄河大坝时所记下的日记。近一百万中国人死于这场洪灾。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心一阵剧痛。河水汹涌而出,似万马奔腾。”

这场战争对中国影响深远,而且仍然是理解今日中国人强烈反日情绪的关键因素。米特先生认为,这个国家不仅是一个被忘却的盟国,而且也是一个受到这场战争最深刻改变的盟国。英美在上世界50年代再次进入繁荣时期;苏联虽然在战争中几近崩溃,但挺了过来。而受到“连续猛击,脚步踉踉跄跄”的中国尽管始终没有投降,但其原有的旧体制已被摧毁了。

作为旧体制象征的是蒋介石及他领导下腐败的国民党。为抗击日本,旧体制与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了合作。当1945年胜利到来之时,显然这种体制不可能继续维系下去了。毛勾画出一个更加清廉,更加引人向往的新中国框架。但他很快就背弃了这一建国方略。在随后爆发的国共内战(1945-1949)中毛获得了胜利,再加上随后开始的冷战期间的高压政策,这些因素使记述中日战争,但没有包含共产党人英雄事迹的内容都被剔除。

这些史书的内容是有失公允的,米特先生的书对它们进行了一些修正。然而死于这场中日之战的人们在九泉之下始终不得安宁。中国的领导人们依然将这段历史视为敲打这位邻居的棍子。现在的中国处于强势地位,中国如何对待这位曾经的老师与敌人,这对于打造21世纪的地区格局至关重要。
1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6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discomize 2013-6-22 23:27
好文!

China will have no more history
周佛海日记原文:“日来悲观之至,谓中国从今已无历史,何必记日记?”
http://www.cnr.cn/allnews/200911/t20091120_505644131.html

The devastation that the Japanese invasion would wreak was indeed shocking.
日本的侵略确实可能造成惊人的破坏
(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来说,would只表明“随后带来的”,而没有“可能”的意思,后面还有indeed压阵呢)

but in many ways the war helped to create modern China.
这场战争反而从多个方面有助于现代中国的诞生
(把“帮助”改成“促进了”会不会好一点?)

It is about the Chinese experience of war
它记述的是中国人的战时体验
建议:战争体验

Yet its memory will continue to help shape Asian history.
然而对这场战役的记忆依然有助于形成亚洲的历史。
对这场战役的记忆仍将影响亚洲历史的走向。
引用 skittos 2013-6-22 23:46
本帖最后由 skittos 于 2013-6-22 23:55 编辑

Mao presented a more attractive, less corrupt vision of a new Chinese state (one that he soon betrayed). His victory in the ensuing civil war (1945-49) and control during the cold war that followed ensured that a narrative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at did not include Communist heroism was airbrushed out.
毛勾画出一个更加清廉,更加引人向往的新中国框架。但他很快就背弃了这一建国方略。在随后爆发的国共内战(1945-1949)中毛获得了胜利,再加上随后开始的冷战期间的高压政策,这些因素使记述中日战争,但没有包含共产党人英雄事迹的内容都被剔除。
-------------------------------------------------
lz 这段是几篇同译中最好的版本了

在这句 His victory in the ensuing civil war (1945-49) and control during the cold war that followed ensured that a narrative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at did not include Communist heroism was airbrushed out.

剔除其他,主句 His victory and control ensured that a narrative was airbrushed out,有个因果关系,而且

airbrushed out 的意思与其通常的“修饰、美化”相差很远,很容易把原意理解反了。lz表述到位!
引用 coolfool 2013-6-23 11:48
[Original]: But the ghosts of the war with...
[Translated]: ...人们
[Comment]: 灵魂
引用 JSsgonnabe 2013-6-23 13:37
翻译很精细 吹毛求疵提点意见:

1 连续猛击,脚步踉踉跄跄。
意见: 连续猛击 步履蹒跚。   。

2 这些因素使记述中日战争,但没有包含共产党人英雄事迹的内容都被剔除。
意见: 这些因素使得抗日胜利没有共产党的英雄大义的作用的论调被剔除。
引用 coolfool 2013-6-23 16:09
[Original]: But the ghosts of the war with...
[Translated]: ...人们
[Comment]: 灵魂

dqzxf: 摆脱单词,多看全句与全文。

[Comment]: I'm just wondering how many times are required to turn ghost into 人们? I'm all eyes.
引用 dqzxf 2013-6-23 16:20
coolfool 发表于 2013-6-23 16:09
[Original]: But the ghosts of the war with...
[Translated]: ...人们
[Comment]: 灵魂

陈毅有诗曰: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呵呵,玩笑。
引用 Wesyman 2013-6-24 11:53
His victory in the ensuing civil war (1945-49) and control during the cold war that followed ensured that a narrative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at did not include Communist heroism was airbrushed out.
Mr Mitter’s book rectifies some of those distortions of history. But ...
在随后爆发的国共内战(1945-1949)中毛获得了胜利,再加上随后开始的冷战期间的高压政策,这些因素使记述中日战争,但没有包含共产党人英雄事迹的内容都被剔除。
这些史书的内容是有失公允的,米特先生的书对它们进行了一些修正。但……

第二段的译文和上一段的衔接有点不太好,我读到“这些史书”有突兀感,如果在上一句中加入“史书”可能会好些。比如“这些因素使记述中日战争的史书剔除了...内容”
引用 coolfool 2013-6-24 11:58
dqzxf 发表于 2013-6-23 16:20
陈毅有诗曰: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呵呵,玩笑。

It means, in my book, a ghost-to-be is about to call the ghosts who were his subordinates.
引用 牧马人夏峥 2013-6-24 15:30
看完楼主的翻译,让我有了看看这本书的冲动
引用 Wesyman 2013-6-24 15:49
同类当然是史书,但我的意思不是这个。我是从读者无脑快速阅读的角度来说的。这一段是我这篇译文一路读下来唯一感到有点不流畅的地方(比我的译文强多了),或许可以说是“白璧微瑕”吧。

我猜想可能是因为前一句在说 “因素使某些内容被剔除”,之前也没有其他明显的“史书”的implication,所以我读到这里会有不和谐感。觉得译者可以做些轻松的改动就让这里更完美,如果他认为有必要的话。

不过我对照英文了以后就都懂了, i don't care. 还是要感谢译者分享这么好的书评
引用 shadoweing 2013-6-24 17:33
楼主你好,个人理解,觉得第一段可以这样翻译

AS JAPANESE troops advanced on the Chinese capital of Nanjing in 1937, Zhou Fohai, a senior official 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rote in his diary of the panic and fear consuming the city. He anticipated the destruc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is nation: “China will have no more history,” he wrote.

1937年,日本军队逼近中国时局险要的省都南京。当时中国政府的一位高官周佛海,在日记中记录了南京城内饱受恐慌折磨的形态。以自己亲身经历,在书中,对祖国的未来伏笔:中国不会重蹈历史覆辙,即将展开新的篇章。
引用 李天歌 2013-6-24 18:07
他当时是一位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保存下了为阻止日军推进而炸开黄河大坝时所记下的日记。
这只是他写了日记,不是保存日记
今天我与奥登达成一致,认为我俩应该留在汉口,此时此刻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这里更吸引我们了。
这一句太罗嗦了,直接说“一致认为”就行了,这里用吸引也不太合适吧。

大多数中国人想要逃出该城是一票难求,他这里原句是比喻,一票难求绝对不恰当,他说的是什么东西很好才会一票难求,这里汉口的人民躲的是屠杀啊

1500万中国人死于非命
死于非命也不恰当吧,这里应该是死于战祸,
作为旧体制象征的是蒋介石及他领导下腐败的国民党。为抗击日本,旧体制与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了合作。
这个句子最好合并,要不前后不连贯

而且仍然是理解今日中国人强烈反日情绪的关键因素。
这一句改为反日情绪强烈的关键因素,反日哪里都有,中国强烈就有根源性问题了

再加上随后开始的冷战期间的高压政策,这些因素使记述中日战争,但没有包含共产党人英雄事迹的内容都被剔除。
修改历史应该不算高压政策,当时国内情绪肯定反日,这里应该是说共产党的站一掌权就美化自己,

最后一句有失公允肯定不对,有失公允是说不公平,之前的历史解读是曲解问题,不是公不公平

然而死于这场中日之战的人们在九泉之下始终不得安宁。
这句话是说中日战争的影响没有随着时间慢慢平息,说死于战争的人不得安宁一没有表现出原意,二容易让人有不好的联想。
引用 dqzxf 2013-6-24 18:21
shadoweing 发表于 2013-6-24 17:33
楼主你好,个人理解,觉得第一段可以这样翻译

AS JAPANESE troops advanced on the Chinese capital of Na ...

您好!翻译首先是正确。分析一下您的译文吧。
AS JAPANESE troops advanced on the Chinese capital of Nanjing in 1937, Zhou Fohai, a senior official i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rote in his diary of the panic and fear consuming the city. He anticipated the destruc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is nation: “China will have no more history,” he wrote.

1937年,日本军队逼近中国时局险要的省都南京。当时中国政府的一位高官周佛海,在日记中记录了南京城内饱受恐慌折磨的形态。以自己亲身经历,在书中,对祖国的未来伏笔:中国不会重蹈历史覆辙,即将展开新的篇章。

1、南京当时是中国的首都,而不是省都。
2、“时局险要”原文没有提到。
3、“饱受恐慌折磨的形态”是个什么样的形态呢?我想象不出,您能给个解释吗?the panic and fear consuming the city 是指当时城内人人惊恐万分,极端恐惧的那样一种情景和氛围。
4、周佛海之流认定中国抗战必然灭亡,首都陷落国就破了,国都灭了哪里还会再有历史呢?所以他才会追随汪精卫投靠日本。他们认为这样是一条曲线救国之路,让中国不致断种亡跟。但公认这是一种汉奸行为。
引用 dqzxf 2013-6-24 20:49
李天歌 发表于 2013-6-24 18:07
他当时是一位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保存下了为阻止日军推进而炸开黄河大坝时所记下的日记。
这只是他写了日记 ...

逐条答复您的指责吧。

1、他当时是一位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保存下了为阻止日军推进而炸开黄河大坝时所记下的日记。
这只是他写了日记,不是保存日记

原文:but few have heard of Xiong Xianyu, an army commander who kept a diary of blowing up Yellow River levees to stop the Japanese advance.

这里您如何解释 who kept a diary
引用 dqzxf 2013-6-24 21:02
本帖最后由 dqzxf 于 2013-6-24 21:06 编辑
李天歌 发表于 2013-6-24 18:07
他当时是一位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保存下了为阻止日军推进而炸开黄河大坝时所记下的日记。
这只是他写了日记 ...

2、今天我与奥登达成一致,认为我俩应该留在汉口,此时此刻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这里更吸引我们了。
这一句太罗嗦了,直接说“一致认为”就行了,这里用吸引也不太合适吧。

原文:“Today Auden and I agreed that we would rather be in Hankow at this moment than anywhere else on earth.”

比较您的译文::“今天我和奥登都认为待在汉口要比待在地球任何地方都合适。”

评论:字面意思基本正确,但太平庸。前面特意提到的英雄主义气概完全没有体现出来。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要去,越是别人都想要逃离的地方,他们才越要留下,这才是英雄气概。“更吸引”就是为了体现这层意思。

而且您也没有译出 at this moment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引用 dqzxf 2013-6-24 21:21
本帖最后由 dqzxf 于 2013-6-26 17:24 编辑
李天歌 发表于 2013-6-24 18:07
他当时是一位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保存下了为阻止日军推进而炸开黄河大坝时所记下的日记。
这只是他写了日记 ...


3、大多数中国人想要逃出该城是一票难求,他这里原句是比喻,一票难求绝对不恰当,他说的是什么东西很好才会一票难求,这里汉口的人民躲的是屠杀啊

原句:Most Chinese people, suffering the Japanese onslaught without a ticket out, longed to be anywhere but Hankow.

您的译文:多数中国人遭受着日本的统一屠杀,渴望逃离汉口,去哪里都可以。

分析:1、这里的Most Chinese people是指汉口的大多数中国人,不是全中国的。
      2、onslaught :An onslaught on someone or something is a very violent, forceful attack against them. 猛烈攻击,不是屠杀。统一屠杀?我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不知是什么意思。
      3、without a ticket out 不是什么比喻,而是写实的语言。普通民众买不到汽车票、火车票、船票、飞机票,无法离开这座地狱之城。这时候逃离这座城市的车船票当然是好东西了,一根金条都换不来一张船票。外国人有特权,可以买到票离开这里,但这两个作家却不离开。看过《卡萨布兰卡》这部电影吗?有点类似的情景。
引用 coolfool 2013-6-24 21:34
[Original]: ... “China will have no more history,” ...
[Translated]: 中国不会重蹈历史覆辙,即将展开新的篇章。
[Comment]: To make a mistake like such isn't easy, I figure.

[Comment]: 但公认这是一种汉奸行为。
[Comment]: Yes, they were considered by almost all the Chinese to be traitors, and still are by most Chinese. The case, however, has been reviewed for some time by a few scholars in the nation. Someone, I've no idea of whom and ain't among them, thinks otherwise. They've got a fresh angle on the behavior. Definitely without the wisdom of hindsight, if you were in Zhou Fo-hai's shoes, what would you have chosen to do then, when all the strength combined in China couldn't possibly beat the Japs and there wasn't a single foreign power to support? Do you have better idea, or ideas, than the one of Zhou and his like? Do you really believe Zhou, and his fair-weather friends, loved to be traitors? I, for one, don't, to be honest. Think twice.
引用 dqzxf 2013-6-24 21:42
李天歌 发表于 2013-6-24 18:07
他当时是一位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保存下了为阻止日军推进而炸开黄河大坝时所记下的日记。
这只是他写了日记 ...

4、1500万中国人死于非命
死于非命也不恰当吧,这里应该是死于战祸,

原文:More than 15m were killed.

您的译文:超过1500万人被杀。

分析:1、死于非命 :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2、kill: If a person, animal, or other living thing is killed, something or someone causes them to die.
          3、这死去的1500万中国人是指战争中的非正常死亡,是一个与正常年份的人口进行对比后得出的统计数字。当然包括病死、饿死、洪水淹死、被自己人杀死到自杀等等所有非正常死亡,并非简单的被日军直接杀死的中国人口。而且与前句的流离失所相呼应,死于非命一词用在这里不是很恰当吗?
引用 dqzxf 2013-6-24 22:13
李天歌 发表于 2013-6-24 18:07
他当时是一位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保存下了为阻止日军推进而炸开黄河大坝时所记下的日记。
这只是他写了日记 ...

5、作为旧体制象征的是蒋介石及他领导下腐败的国民党。为抗击日本,旧体制与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了合作。
这个句子最好合并,要不前后不连贯

原文:The old order, symbolised by Chiang Kai-shek and his corrupt Nationalist party, had joined with Mao Zedong’s Communists to fight the Japanese.

您的译文:以蒋介石和腐败的国民党为象征的旧秩序与毛泽东的共产主义联手抗击日本人。

分析:1、Zedong’s Communists  是毛领导下的共产党,而不是共产主义。秩序与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无法联手。

      2、你的这句译文读起来不感到气短吗?也许是我的肺活量不够。

      3、译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咱俩的这两句译文相比较,我还是喜欢自己这句译文。呵呵,可能不够谦虚。

查看全部评论(39)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5-1-21 16:40 , Processed in 0.09486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