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社论 查看内容

[2010.12.16] 2011年,主权债务震

2010-12-18 02:08| 发布者: Somers| 查看: 3757| 评论: 1|原作者: sailor

摘要: 政府债券将加剧波动,为此做好准备。

政府债务

2011年,主权债务震荡之年


政府债券将加剧波动,为此做好准备。

Dec 16th 2010 | from PRINT EDITION

如果您想知道2011年要担忧什么东西,就从这里开始吧。主权债券收益率正在上升——不仅仅深陷困境的欧元区边缘国家如此,大多数富裕国家的情况也是如此。12月份前两周,西班牙的10年期借贷成本创下10多年来的最高收益率——5.5%。美国10年期的国库券收益率飙升至3.5%,增幅逾0.5%,是六个月来的峰值。德国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升至3%,自5月以来首次出现如此高的收益率。富裕世界的核心国家和乏力的欧元区边缘国家同时发生这种变化引发了两个问题。上升的收益率是由类似的力量驱动的吗?它们是更加广泛的债券市场崩溃的征兆吗?

悲观人士认为,这反映出人们对美国财政困境的担忧,但是这种担忧与债券持有者对希腊和西班牙的不安情绪相比相形见绌。担忧者指出,最近宣布的减税计划可能使美国的公共债务在今后10年增加8000亿美元左右,却终究没有解释本国将如何进行中期融资,这导致债券收益率飙升。同理,德国更高的借贷成本与其说与其经济的乐观情绪有关,还不如说与人们对保持欧元区统一其财政部所要付出代价的担忧有关。

但是乐观人士认为,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债券市场波动的规模和波动的原因是截然不同的。投资者可能对爱尔兰和西班牙政府无法偿还其债务忧心忡忡,但是在其他地方,尤其是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只不过从超低水平升至很低水平——反映出增长前景改善而不是政府财政日益恶化。随着经济增长加快,通货紧缩风险降低,私人投资增加,美联储进一步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印钱买债券)的可能性降低。这些变化都推高了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但是它们值得庆祝而不是令人沮丧。

迄今为止,证据表明推高最近债券收益率的是信心而不是恐慌。尤其在美国,股市上扬、美元强劲和信用违约互换没有大幅攀升表明最近债券市场的抛售是由增长希望而不是赤字恐慌驱动的。

然而,在即将到来的一年,一种与众不同的波动可能蔓延开来。经济危机之后增加的私人储蓄已经掩盖了富裕国家主权债券市场的巨大变化。首先,政府更加负债累累,与其过去不久的情况和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相比都是如此。富裕经济体的净平均主权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比2007年的债务水平高50%,是新兴经济体平均债务负担的2倍多。这是在富裕经济体增长前景恶化时期发生的。其次,由于预算赤字的不断增加,大量短期的债务即将到期,许多政府都越来越需要进行融资。银行家组织国际金融研究所的计算表明,2011年,美国需要筹措4万多亿美元,欧洲政府总共要举近4万亿的债。到2011年年底,世界上政府债务负担最重、短期债务最多的日本必须融资的金额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0%。

与此同时,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量化宽松政策意味着当前央行在长期政府债券的市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人们对欧元区最为担忧,这不仅是因为目前看来主权违约的可能性显而易见,还因为决策者想方设法通过保证主权债券持有者短期不会遭受损失来迷惑他们,中期而言,他们却要遭受重大损失。

新年,新彷徨


在这么多不确定性中,只有一点是明确的:主权债券收益率可能上升,连最强有力的政府也无法对债券市场崩溃持乐观态度。美国可能是世界储备货币的发行国,但是其债务市场也无法在收益率突然上升中幸免,这可能会威胁到脆弱的复苏。

各政府可以,也应当使这种大幅波动最小化。美国需要让中期减税和中期削减赤字协议相辅相成。日本应该大力促进经济增长并大刀阔斧地改革税收法。但是欧洲面临最紧迫的任务,其领导人需要将当今救助和未来改革提议之间的不一致性融入协调一致的计划中,以管理欧元。

不幸的是,如今没有显示正在这样做的任何迹象。这就是2011年可能成为主权债务震荡增多和加剧之年的原因。

本文由译者 sailor 提供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mxrruler 2010-12-21 10:08
That has happened at a time when the rich world’s growth prospects are deteriorating.
这是在富裕经济体增长前景恶化时期发生的。
------------------------------------------------------------------------------------------------------------
富国经济增长形势恶化时,就曾见这样的情况。

查看全部评论(1)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2 04:05 , Processed in 0.05933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