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特别报告 查看内容

[2010-12-18]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010-12-25 15:14| 发布者: Somers| 查看: 17165| 评论: 20|原作者: hielton

摘要: 当某个词被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的时候,可能会有两个后果。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Dec 14th 2010, 15:41 by More Intelligent Life | NEW YORK

当某一个词被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的时候,可能会有两个后果。要么这个词丧失所有的词义,要么在反复的使用中会产生这么个问题: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

第二种可能性正是“论虚无”的探讨主题。“论虚无”是个系列讲座,地点就在展示喜马拉雅山脉派艺术的罗宾博物馆,在纽约,这个地方不怎么引人注意。这个系列讲座是为了配合一场名为“空洞的本质”展览而开设的。展览探讨的是当代艺术中的佛家理念,尤其介绍 “出世”的概念—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美国小说家Rick Moody和物理学家Melissa Franklin前不久来到了这个讲座,讨论“虚无”这个话题。等到实际开讲的时候,却演变成了一场围绕Samuel Beckett的辩论。因为这两个人都说Samuel Beckett的作品启发了自己。鲁宾博物馆想到把这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凑到一块儿,真是个好点子。人们都说Mr Moody患有“改写强迫症”,他感情丰富,好挖苦人,口才好。而Ms Franklin是哈弗大学首位女物理学教授,她不易动感情,言语机智,还善于拆解复杂的概念,且时时迸出令人叹为观止法子来解决问题.

最有趣的莫过于他们对于Samuel Beckett作品的不同的见解。于Mr Moody,Samuel Beckett是个向往虚无的的作家兼剧作家,他苦苦追寻,力求完美之散文,藉此来洗净世间的粗俗和种种。但结果确让他心碎。于Ms Franklin,Beckett写作好比科学家在做实验。物理学家把两架飞机放到真空的环境,看它们如何相互作用,Beckett的写作过程也极其相似,只不过他选取的是两个书里的人物。

在对话中,并没有依着讲话稿引导节目的主持人,或许这正是对话最大的亮点。辩论中,他们讨论的话题飘忽不定,一会儿是Mr Moody讲了一个他上大学时阅读Beckett的令人心碎的故事,一会儿又是Ms Franklin讲述一个感人的,引起人浪漫遐想的黑洞引力的实验。他们有很多分歧,足以吊起你的胃口,时而又互相拿对方开涮,这场辩论真是妙趣横生。

一月份还会有几场讲座,主讲者的同样是成对出现的,同样会擦出天才的火花---哲学家和女演员搭档,学者和导演搭档。以“虚无”为题的对话,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

本文由译者 hielton 提供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4

鲜花
1

握手
2

雷人
13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0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媛胖胖 2010-12-25 00:36
翻译得很好啊,很多亮点,意思理解非常到位,我很欣赏你翻译的这个题目。有几个小问题和楼主探讨下:
1、 a lecture series at New York's overlooked Rubin museum of Himalayan art. New York's没有翻译出来
2、 What this meant in practice was a conversation about Samuel Beckett—— 结果实际上导致了一场围绕Samuel Beckett的辩论。“结果实际上”这个地方翻译得不恰当,楼主看看能不能换个说法。
3、emotional, cutting and articulate——他感情丰富,好挖苦人的,口才好。这三个英文单词的并列翻译处理得不太好,“好挖苦人的”把“的”去掉更为合适吧?
4、 The author and playwright 没有翻译完全
5、in pursuit of perfect prose. 此处和楼主的理解不一样,我认为这是Beckett在追求完美散文的过程中摒弃了世间的粗俗和种种,而不是“用完美的散文”。楼主怎么看呢,呵呵。
PS:还有个小建议,楼主对原文英文句子的拆分有点多,下次可以考虑直接一句话译出来。
引用 hielton 2010-12-25 11:51
回复 媛胖胖 的帖子

谢谢你啊。
我都改了, in practice--”等到实际开讲的时候,却演变成了........ “
短句的节奏感更强,有时候定语太长,长句不太适合。
引用 媛胖胖 2010-12-25 14:19
hielton 发表于 2010-12-25 11:51
回复 媛胖胖 的帖子

谢谢你啊。

呵呵呵,楼主改动的部分处理得很好呢,
引用 valor 2010-12-26 14:51
Much ado about nothing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Much ado about nothing》是莎翁的喜劇《无事生非》
建议 引用  这一书名    也算切合文章主题吧
(也有小题大作的意思)
引用 vv22 2010-12-29 09:40
emotional, cutting and articulate 感性  犀利 诡辩
引用 hielton 2010-12-29 12:54
本帖最后由 hielton 于 2010-12-29 12:55 编辑

回复 vv22 的帖子

善辩 会不会好些?
引用 vv22 2010-12-29 16:21
回复 hielton 的帖子

引用 duoxiai 2010-12-29 21:20


引用 formylove 2010-12-30 16:39
新手,搬个凳子坐下来学习先
引用 mansono 2011-1-1 10:57
同上。。。lz是我看的第一个
引用 flyingvister 2011-1-3 13:05
惭愧啊,惭愧
引用 meyamedia.net 2011-1-9 13:10
写的不错
引用 echo.chan 2011-1-9 14:46
回复 valor 的帖子

借助你的回复和大家重温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
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具体地说:1、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以及无数的烦恼。2、集谛是对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分析,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既然如此,那所有实体便没有单独的“自性”,不但具有”自性“而且具“共性”,佛家称为“诸法无我”,并且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称为“诸行无常”,这便是空的主要内容。3,灭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盘。达到熄灭人生苦难烦恼,超越生死轮回。(注意,超脱生死并非等于是轻生,佛教是看重生命的)4、道谛便是通往涅盘之路。方法归纳为“戒、定、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来四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物的本质。比如说,一篇文章要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先需要人的思想,纸笔,及传媒工具,不能单独成立,说白了,文章这种表象就是“色”,而产生这种“色”的因缘,诸如人的思想、纸等便是“空”,人如果不想写文章,或没有纸笔等这种空,便不会产生文章这种“色”而我们的每个人的个体也信赖于父母的因素,以及所看所想所食的种种关系而成立的。所以,色非女色男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色即是空,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便是空的缘由关系及多种因素合成的最好说明。
  只有认识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才能让人行善并以自身个体的德性度人,并真正关心世间万物,以自身的身体力行,通过“道谛”的“戒、定、慧”达到超脱解除苦难烦恼。而这种力行过程中,佛教还注意到“悲”,所谓大慈大悲大概相当于儒家的“仁”,总的说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引用 cason 2011-1-9 17:01
顶一下
引用 avawang 2011-1-9 19:00
granted tenure
应译为长期聘用或者终身教授吧,美国的教授和中国制度的好像不太一样,能获得终身教授资格很了不起的
引用 avawang 2011-1-9 19:23
a physicist places two planes in a vacuum to observe how they interact
这里的plane是飞机的意思吗?如果是的话,这句话理解起来很奇怪,为什么把飞机放在真空中,还要看相互作用
求解
引用 青苔 2011-1-9 23:45
much ado about nothing~
引用 hielton 2011-1-10 10:29
回复 avawang 的帖子

可能是模拟高空飞行环境吧,高空空气稀薄嘛,接近真空。
引用 dbvic2100 2011-1-13 21:43
names should aso be put into Chinese with original ones in brackets

查看全部评论(20)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5-4-2 08:31 , Processed in 0.7640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