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财经 查看内容

[2010.12.18]麦氏骗局:刻骨铭心

2010-12-28 16:50| 发布者: jerrywhitt| 查看: 5183| 评论: 7|原作者: intel英杰

摘要: 金融诈骗近乎瞒天过海,华尔街为此焦头烂额
 
麦氏骗局
刻骨铭心
金融诈骗近乎瞒天过海,华尔街为此焦头烂额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2010年12月16日文章 写于美国纽约

20101218_fnp002.jpg

埃尔文•皮卡德,法院委派的资产清算托管人,负责监管麦道夫资产破产一案,该案(终于)能够在今年年末告一段落。11月11号这一天——整整两年前,伯纳德•麦道夫因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起金融诈骗案的始作俑者而被捕入狱——也是有关挽回投资者经济损失的诉讼截止时间。现在的皮卡德先生异常繁忙,他一人接手了多个诉讼案——均是为深陷麦氏骗局的投资者挽回资产损失,其价值总额约高达500亿美元。

皮卡德先生捕猎的有钱主儿中,有些是华尔街的腰缠万贯之辈。摩根大通、瑞银集团、汇丰集团、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现在已是美国银行的上门婿)均位列其中。这些诉讼指控华尔街的大佬们要么没有及早察觉金融欺诈,要么是在某些案例中,知其不可为却煽风点火为之。一项涉及欺诈金额高达90亿美元的诉讼坚称,汇丰银行两次委托毕马威会计公司调查麦道夫先生,但是当诈骗迹象已经有所抬头时,汇丰银行却疏于防范。另一项诉讼案将目标锁定在梅迪西银行身上,这是一家由Sonja Kohn经营的奥地利银行,而且Sonja Kohn被皮卡德先生冠以麦道夫“罪恶同伙”的称谓。这些银行以及Kohn先生均否认一切指控,但是如果银行选择采取合作态度的话,那么投资者的损失可能会大幅降低。“清道夫”先生已经为投资者挽回了总额约达25亿美元的资金损失,包括与瑞士联合私立银行达成和解从而拿到的4亿700万美元,这家银行误导许多客户走上了麦道夫设计的不归之路。

调查人员依旧不遗余力地深入追究,在麦道夫的公司中究竟还有谁是金融骗局的幕后推手。麦道夫先生——在2009年获有期徒刑150年——坚称庞氏骗局乃其一人所为。(但)那终究不能让旁人逃脱干系。在今年的11月11日,麦氏的一个儿子马克自杀身亡(麦道夫共有两个男孩)。逝者生前在过去的两年里一直接受检方关于其是否涉足金融诈骗的调查(马克一直否认其有罪)。况且在皮卡德先生往后主导的更多诉讼案中,我们都将看到麦氏家族下一代成员的身影。

正当这些资本市场的落魄者等待着资金回笼时,他们也面临着金融资产纠纷解决得太过迅速所带来的风险。一些经营不良债权的基金公司正在试图通过特惠利率的方式来获得投资者的索赔权利。陷入资金窘境的投资者或许会觉得此类方案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如果皮卡德先生在将来能够拿回更多的资产额,那么这些落魄者会抱憾不已。没有人愿意再被他人摆一道了。

本文由译者 intel英杰 提供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7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boxod 2010-12-28 21:09
麦道夫,功过两说啊!
引用 琴棋慕人 2010-12-29 14:36
唉,这个怎么说呢?
引用 intel英杰 2010-12-31 15:51
麦道夫有功?功在何方?
引用 qitong 2011-1-4 12:13
体制不健全,不能怪人家钻空子
引用 intel英杰 2011-1-4 21:51
我曾经在一篇名为“压扁吸血鬼”(为一位网友所翻,现在她应该是论坛的一位颇有名气的版主了,而恰是在翻译了那篇文章之后)的ECO文章中提到过类似如下见解:将麦道夫的“麦氏骗局”写成一本书,然后你读了,那么这比你在大学里学一打关于公司法及其公司管理的的课程都受用许多,因为经济学、金融学还是属于经验性的学科,尤其是应用到短期来讲,对一个经济人来讲,赚了钱就溜难道不强于你死抱着一个分析模型来投资更为得利吗?当然不得不承认,前面的赚钱也是基于你的投资策略的合理性。也就是说,这种经验性的学科类似于康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麦氏之所以瞒天过海,一定是立足于他对金融机构及相关法规中的细节摸得炉火纯青了,那么这也是一种对知识的占有,而且是主动的,比及被动型的全方位学习课本,我觉得向麦氏学习应该来得更快,前提是你得有一定的基础,一定的基础就够了,然后靠填补来查漏学习,效率应该是很高的。可惜的是,这么好的素材一般是不会在市面上流通,所谓有些好的知识都藏在阴暗的角落里,所谓好的学习技巧往往藏在诸位学友的灵魂深处(这里请别拿笔者开涮),SEC那里应该是有这番材料的,但是TE中估计掌握得就不多,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这类白描式的TE文章。那么麦氏的问题真的就是体制不健全导致的吗?我不是有意调侃上面这位学友的意见,各抒己见,我赞成。但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倒是经常出现在国内的许多报刊或者国人编的教科书上,以及学生的答题卷上,问题是,麦氏的问题以及金融海啸的成因,连现在的美国人都没有标准的答案,就在当下,2011年1月4日。
引用 potatovsonion 2011-1-15 21:31
December 11th   12月11日!“11月11号这一天——整整两年前,” December 不是11月  是12月 哈哈
引用 intel英杰 2011-1-15 22:20
回复 potatovsonion 的帖子

呵呵!

查看全部评论(7)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2 04:52 , Processed in 0.07002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