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克星敦专栏 对伊 对弈 这一局棋,奥巴马下得不错 Dec 9th 2010 | from PRINT EDITION ![]() 奥巴马对约旦河西岸的以色列定居点虚张声势地威胁吓唬了一番,由此来看,他还真不是个天生的扑克高手。而鉴于他在伊朗问题上成就,他倒比较擅长下国际象棋。本周,伊朗派出外交官前往日内瓦与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六国的外交人员举行会谈,探讨伊朗核问题,本次会议尚属一年多来的开山之举。然而,会刚开了两天就不欢而散,除了约定来年一月继续开会以外,未达成任何共识。从奥巴马这个“象棋手”的角度来看,这对美国来说也未必不利。 为了理清头绪,我们还得回顾一下“历史”。奥巴马上任之时许下承诺,阻止伊朗开展核武器研制。自打那开始,奥巴马政府就按部就班地包围削弱德黑兰政体。因此去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公布了其第四轮制裁决议,要求伊朗终止其核研制。虽说伊朗根本就无视制裁,但这第四轮制裁相当严苛,大大出乎了伊朗意料,而且此项制裁决议可能还会促使伊朗重回谈判桌。随着谈判的可能性徒增,本来就摇摆不定的俄罗斯和中国就可能借此机会缓和对伊制裁,这么说来,美国现在是机遇与危险共存。然而目前为止,由于日内瓦会议毫无建树,上述担心还为时过早。从维基解密尚未捕捉到的情报来看,美国外交官似乎可以松上一口气了。 如此说来,美国国内反对奥巴马对伊政策之人,这口气可是舒不出来了。鹰派人士尤为愤慨,在他们眼里奥巴马指望借助制裁迫使伊斯兰共和国放弃核计划,在他们心里此举幼稚可笑,他们迫切期望奥巴马诉诸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布什政府伊朗问题核心人物约翰 博尔顿就是鹰派主张的典型代表,他表示自己可能会竞选总统,并且称奥巴马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无能懦弱。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主和派人士却也是极度反感,虽然他们愤怒的原因与鹰派正好相反,但他们不满的势头却丝毫不逊色鹰派。 主和派人士阵营里有一对夫妻档,弗林特和希拉里曾效力于布什政府,但是他们不断宣称一场可怕的战争即将席卷美国。他们抱怨称,虽然奥巴马大肆渲染自己祈求和平的诚意,但是却从未考虑过与伊朗恢复邦交,奥巴马哗众取宠的提案也不过是虚伪的空壳一个。两位还称,奥巴马心知肚明如此“谈”下去,一定不会有什么结果,他的居心无非在于摆平国际国内舆论,使进一步的对伊制裁名正言顺,而最终达到军事打击伊朗的目的。去年奥巴马提出为伊朗提供核反应堆燃料,条件是伊朗将其低浓缩铀运往境外,但这个计划不幸流产了,主和派人士认为这也是奥巴马的阴谋之一。 那个友好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这个奖发给他为时过早了)奥巴马果真如此奸诈狡猾么?佯装与计谋都是下象棋常耍的把戏。奥巴马8月份声称,其很多外交政策虽看起来互相毫无干系,其实都是围绕着对伊政策这个更大的目标展开的。早前,奥巴马针对德黑兰的提议原本就没抱任何胜算,但是他想以此向世人证明如果伊朗行事有分寸的话,美国愿意与之合作。奥巴马政府如今更为重视核裁军以及重启美俄关系问题,这对美国自身有利,但是同时也是其对伊朗施压计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的来说,奥巴马对此的结论是,把美国“国力”充分彰显运用到美国“完美外交政策”的方方面面,这真是令国家安全小组的每位成员感到自豪。 这么说来,真实的奥巴马到底是怎样的呢?是幼稚无能懦弱?还是奸诈狡猾老谋深算?当然啦,奥巴马绝不可能是个幼稚之人:布什政府国家安全高级官员(比博尔顿还资深)纷纷对奥巴马予以好评,高度评价其加大对伊制裁的举措,也肯定了他着手“离间”伊朗与中俄关系的策略。奥巴马也不大可能是个好战之人。尽管奥巴马曾说过如果制裁毫无成效的话,会考虑采取“其他方法”解决伊朗核问题,但是国防部长罗伯特 盖茨不止一次地公开声明,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仅能滞缓伊朗核计划,而不可能一举将其端掉。奥巴马绕开那些怂恿美国“干掉”伊朗的国家(比如说沙特阿拉伯),他另辟蹊径准备打一场持久战,包围伊朗,让伊朗为其核计划付出血的代价。 机器病毒外加秘密暗杀 美国还有时间打这场持久战么?这是个问题!毕竟,这边,奥巴马还在开会讨论他的策略构思,那边,伊朗核基地坦兹的离心机仍在不间断的运转。同时,也许是美国或者是伊朗本国的“国力因素”在作用,以至于伊朗的核计划遭到人为地“降温”。最近,伊朗方面承认电脑病毒确实使其部分核离心机短暂瘫痪(照推测来看,这个病毒很可能就是神秘的“超级工厂病毒”)。上周,7名伊朗核科学家遭袭,1名被刺身亡,另外6名受伤,刺客身份尚未核查出来。6国日内瓦会议首席谈判代表凯西 阿什顿也因此旋即遭到责难。尽管如此,今年,已核实的伊朗低浓缩铀库存仍在攀升。 尽管如此,要想造核弹,伊朗就不能止步于低浓缩铀上。坦兹核基地以及位于库姆尚未公开的秘密核基地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之下,如果伊朗为造核武器而将其浓缩铀进一步浓缩的话,国际原子能机构都应在第一时间锁定目标。美国专家表示,如果伊朗赶走国际侦查人员,执意加紧研制核武器的话,那么仅仅造一台设备就会至少花去他们一到两年的时间。而这对伊朗来说险可真是冒大了,危机不仅会随之而来,并且美国也正好有了喘息时间权衡是否武力制裁伊朗。迄今为止,持久战于两方都很合适——奥巴马目前 “棋”下的真不错。
|
daimon 发表于 2010-12-29 22:53
TO JUDGE by the way his bluff has just been called over Israeli settlements in the West Bank, Barack ...
菲德尔 发表于 2010-12-30 21:30
整体翻译挺好,这里指出两点明显问题
Would that nice Mr Obama, the precocious possessor of a Nobel pea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5-4-7 14:16 , Processed in 0.07767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