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Nov 22nd 2010 | from The World In 2011 PRINT EDITION 迈克尔•皮尔金顿
2011年,可能是一个令数字命理学家非常兴奋的年份(尤其是在11月11日,或者11时11分11秒),不过事实上最引人瞩目的数字是“2”。这一年将是两种经济的“双城记”:发达经济体在同虚弱、高失业率的经济复苏作斗争,而新兴经济体则以前者4倍的速度快速增长。欧洲将分成经济稳定的欧元区中心国家和经济不稳定的边缘国家两部分。甚至在部分国家内部,经济两极化也日益明显,典型的就是从中国的繁荣中受益的地区/行业与那些增长缓慢的地区/行业之间;澳大利亚就是这种双速经济的最好例子。
政治方面,你也会经常看到两股相互冲突的力量。德国经济虽然相对稳定,但民众情绪却不佳。美国则面临白宫与国会之间的僵局。苏丹这个非洲最大的国家在南方的自决公投之后很可能分裂成两个国家。
国际事务方面也将充斥着分歧与挫折感。有关全球合作所有言论,以及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担任G8和G20轮值主席时采取的诸多行动,往往使全球看起来更像个“零和”世界。货币、贸易以及气候政策方面的争吵有如一场拔河比赛。到2011年末,还有一个令人越发沮丧的庞大数字——世界人口可能接近70亿。空前巨大的资源需求将加深人们对这个日益拥挤的星球的可持续性的忧虑。
不过,这种沮丧也可能夸大了。未来的一年将会出现技术力量的惊人成果以及当代重大难题的解决计划,例如,如何让汽车脱离对石油的依赖,以及如何阻止疾病蔓延(2011年,战胜疟疾的路线图将更加清晰,它是人类的最大杀手之一)。一些富裕国家,特别是英国,将进行彻底改革。在其它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将从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扩展到其它新兴市场,如非洲的部分国家,加纳将成为那里的“增长之星”。
企业和银行可能会抱怨监管责任。但金融将令人更觉讨厌,因而也会更加稳定。生机勃勃的创业将展示美国依然可以创造就业。而大型跨国公司将认识到它们需要变成“跨国巧公司(multinationimbles)”:也就是说,它们繁荣发展的最佳机会就是自身能兼具规模性与灵活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
2011年,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就是中国逐渐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不过中国也可能发现自己的经济增长速度有被印度赶超的迹象。其它的重大转折有:奥巴马总统将届知命之年,维基百科迎来了自己的十岁生日,推特也已经五岁了。美国人将沉痛纪念“911恐怖袭击”十周年。而世界将在百感交集之余,跟白炽灯说再见。
一如既往,本刊都是预测。但这一期有两点新颖之处。每个正常版块部分都有一个特色,即所谓“也许可能”,这是为了涵盖一些更加不确定的进展,这些进展很可能在2011年不会发生,但兴许也可能出现。此外,为了庆祝本刊25周年,我们增加了一个特别版块,邀请客座撰稿人简单描述25年后的世界将可能是什么样子。
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预测中,我们既有说中的,也有失误。但我们对人类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进步的乐观主义始终如一,而且我们认为大体上这也是准确的。尽管“大衰退(Great Recession)”的影响逡巡不去,但那种进步感仍将在2011年得以证明。
Daniel Franklin: editor, The World in 2011 《展望2011》编辑:丹尼尔•富兰克林 from The World In 2011 PRINT EDITION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2 02:44 , Processed in 0.10370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