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飞碟
Dec 29th 2010 | from PRINT EDITION 在真实电视信号尚未垄断时空以前,BBC在周末经常安排歌唱家、喜剧演员和新奇小品组成的综艺节目。有一个大受欢迎的节目叫“空中飞碟”——一个人位于柱子的顶端转碟子,这类行动是典型的“瓷器店里打老鼠”。
过去三年里,各国央行一直在玩“空中飞碟”。2008年,他们手忙脚乱地去拯救一家接一家要倒闭的银行,不可避免地会摔破一些。到了2010年,欧元区的主权国家成了易碎的碟子,当局想要确保毫发无损。
但只要打破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碟子,整个在飞的碟子们都会被打碎。银行仍然非常脆弱,许多银行还依赖欧洲央行的资助。《经济学人》19世纪的编辑,Walter Bagehot曾建议说,在发生流动性危机时,央行应该鼓励借贷,以抵御资产抵押。可是,这种支持是短期的,并不具有持续性:央行是个急救室,而不是疗养院。
事实上,尽管政府和央行竭尽全力,仍有许多全球性长期问题有待解决。银行依然脆弱不堪,美国房市依然无精打采,全球失衡依然徘徊不去。
正如欧洲央行曾为欧洲各银行争取时间一样,针对苦苦挣扎的希腊和爱尔兰政府,救援行动也已经展开。但这看上去都是短期行为:给这些国家长期贷款,但利率奇高无比,实际无法支付。这些锦囊妙计既不足于平息市场,也无法阻止危机蔓延:2010年终,葡萄牙政府的惠氏评级下调,对希腊评级也给出了负面看法。
欧洲的其他国家正在讨论,在进一步的救助中,应对私有部门的放款人进行惩罚。如果这样,每一危机都将成为斗鸡博弈,因为持股人在被惩罚前,就会售出债券。财经救助手段无法处理许多欧洲经济体的潜在的竞争乏力问题。如果无法贬值,恢复竞争力就需要痛苦的财政紧缩手段,以及限制薪金。
这预示了2011年的另一可能主题:全球缺乏协调一致。在2009年4月份的G20国会议中,共识看上去就不再存在。欧洲仍将厉行紧缩政策,中国正在控制银行借贷,而美国选择的是再一次财政刺激。这又是2007年前危机时代的再现,美国依旧借贷消费,中国依旧出口顺差。
看来可以确信,美联储将继续施行财政刺激,手段是利率接近为零的某种形式的货币等价物,以及进一步的量化宽松。对这类超常规手段的需要,预示了经济前景的脆弱。但在发达国家与通缩苦斗时,发展中国家却在担忧通胀压力。现在,黄金价格接近1400美元一盎司,油价重新超过90元每桶。
由于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促发了投机性资金经由贸易或其他手段进入到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因而面临两难局面:他们想提高利率防止通胀,但这对投机者又是一种鼓励。有些国家已经转而实施资本管制,但此类手段能有多大作用尚不清楚。新兴市场的泡沫将在2011年继续发展。
2011年是否会爆发全面的货币战(以贸易保护的形式出现)?这难以预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目标是防止货币对美元升值,但同时升值步伐又要超过人民币。说来奇怪,2010年终时欧洲财政危机促使管制放松:更弱的欧元意味着更强的美元。
但极有可能的是,新的一年里美元将遭受新一轮弱化。毕竟,现金没有收益率,贸易赤字依旧,财政赤字没有尽头。地方和联邦的状况堪忧,这使得信心崩溃一触即发。
这一连串的难题,就是专栏作者不能苟同看涨2011年行情的理由。当局还在竭尽全力转着“飞碟”,一些史无前例的货币手段也被频频出场。但潜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地球引力定律终究要起作用。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5-2-6 00:04 , Processed in 0.15673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