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密斯 金·史密斯,图书管理员,藏学专家,逝于12月16日,享年74岁 Jan 13th 2011 | from PRINT EDITION 2008年,金·史密斯寻访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敏林寺时,给住持带了一件小礼物。他要住持将它当做护身符,戴在脖子上,以保万事平安。敏林崔钦到今天仍把它戴在自己的红色僧袍外面:那是一个记忆棒,储存了数百页佛经手稿。
有人可能会哀叹现代世界的无孔不入。但史密斯不会。他最初到了印度,作为一个学生,寻找珍本藏传典籍,距1959年西藏对中国占领者起义相去不过几年,当时西藏的寺庙——实际上起图书馆的作用——被清查并摧毁。被毁的不只是书籍,还有印书的雕版。逃亡的西藏人曾试图拯救经文,拯救1500年的思想和祷告的宝库,他们把经卷绑在牦牛身上,但总是落入河中或谷中。他们把书绑在自己背上,但当他们成功出逃,全集大多零落损毁,还有许多散佚途中。 五十多年来,史密斯以收集整编藏传典籍为己任。他基本凭着一腔对藏语和西藏文化的热爱,独立完成这项工作,期间,他迅速对谱系、佛经、喇嘛转世,以及他见过的每一本书的历史和归属有了百科全书式的了解,为他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当他在德里,或波士顿,或纽约的书房中和朋友安静地,但又无比细致地畅谈时,他总能从汗牛充栋的布裹的教本中,找出一页来阐明某个观点。虽然人们认为他是一个老师,但他骨子里还是个图书管理员,有着图书管理员对目录和联系的热衷;但他的佛教信仰,在这份热衷之上又添了一层对经文传播的敬畏,这种敬畏正是修行精进的源泉。 他用两种绝妙的方式拯救书籍。第一种用了20年,他利用了一个叫做《公法480》的粮食援助计划,这个计划是说美国在第三世界国家销售过剩小麦,并用所得的当地货币支付人道主义项目。史密斯1968年后就作为陆军校级军官,在印度的国会图书馆中工作,他认为《公法480》可以拓展到购买书籍方面。只拿着一把卢比和他的藏语老师德松仁波切给多名喇嘛的推荐信,他搜罗了所有印度图书馆,又走入了深山。在山中,流亡的藏僧虽然害怕暴露了他们的宝藏,但还是向史密斯展示了他们拥有的经文;而且用史密斯给他们的钱印制了更多。最终,《公法480》计划拯救了8000本书,每本印制了20余份副本,存于美国研究中心。 但所有这些成绩都有赖于史密斯百科全书一般的知识,才能发现,评估并编辑这些书籍;并且,随着岁月流转,数码技术显然更有效率。1999年,史密斯设立藏传佛教资料信息中心,起初在波士顿,后转至纽约,并开始将他的全世界最庞大的12000卷藏书上传互联网。去世之前,他和他的团队扫描了七百万页经文,并将一些文件制成光盘,比如110卷的《甘珠尔》,或佛祖的言教,由于数量巨大,难以下载。至于书籍的原稿,他将其留给了中国的一所大学:虽然有过往的诸般劫难,他仍认为中国是藏传佛教最终的再兴之地。 他曾被问道,是否曾想过,自己将毕生沉浸于佛法当中?他答道:“当然。”但他出生在犹他州,奥格登的一个摩门教家庭,还是摩门教创始人约瑟·斯密的远亲,在那个时候,这事可不这么理所当然。但在他学习了梵语和藏语,并在德松仁波切的影响下成为佛教徒后,他和犹他州的联系渐渐淡了。虽然他从未出家,却有着化外之相:渐秃的脑袋,真诚友善的眼神,持守严格戒律,批阅经卷的生活。朋友们也注意到他对岩藏的热衷,岩藏即写在贝壳一样的盒子中,埋入土中,再被后世挖出,以将智慧授予后世之人,而造化弄人,这和约瑟·斯密发现摩门金碑的典故如出一辙。
瓷杯 虽然史密斯研究的学问异常复杂,但他仍保持着孩童般的天真。他不谈论他自己,或者他信仰什么,除了书籍。他不相信一些喇嘛和祖古所说的转世之说。但让他深受触动的是,当他给一个喇嘛的转世灵童一只德松仁波切用过的珍贵瓷杯时,那孩子认为瓷杯是自己的。他把自己的信仰寓于这种小事当中;就像记忆棒,戴在颈上,包容一切。
094 Obituary - Gene Smith.mp3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21 22:57 , Processed in 0.08591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