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布岛》
大卫•范恩著;哈珀出版社;304页;25.99美元;
企鹅出版社;8.99英镑;Amazon.com, Amazon.co.uk有售
大卫•范恩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可能是由一所规模不大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行量很少。但却给他的声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他成为能用美国景观作隐喻的作家。2008年,《一个自杀的传说》一经出版就被拿来与美国边境的早期神话作家华莱士•斯泰格纳以及科马克•麦卡锡的作品相提并论。占该书四分之三的中篇小说《苏克湾岛》在大西洋两岸赢得了一系列的文学奖,其中包括法国梅迪西斯奖,该奖40年来不算他只有八个美国人曾经赢得过,其中有保罗•奥斯特,以及比他前一位的菲利普•罗斯。 因此,范恩的新书也是其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卡里布岛》被期待已久。它没有让读者失望。 范恩回到了他成长的阿拉斯加,让人不堪沉重的基奈半岛,从那里沿着海岸,是他的生父自杀的地方,是他继母的母亲杀了丈夫和自杀的地方,以及《苏克湾岛》的背景环境。同《一个自杀的传说》一样,《卡布里岛》的主人公加里也试图逃避失败的一生,他开始了一个史诗般的新冒险:建造一座原木搭成的小屋,屋子几乎不挡风,有一个户外厕所,没有自来水,他希望一年到头都生活在那里。他的妻子艾琳陪着他。她悲惨的过去缠绕着她,她担心,如果不帮助加里,他就会离开她,所以她不分天气好坏,不顾生不生病,把原木长途运到卡里布岛,在建造小木屋的同时他们的婚姻出现了裂痕,需要修补,而起初就是这个小木屋让他们来到了阿拉斯加。暴风雨还没有开始袭击,读者就知道这个小木屋根本无法抵挡。 回头再看大陆上,加里和艾琳的儿子马克偶尔捕鱼为生,但大多时候都在吸食大麻。相反的,他们的女儿罗达是一个勤勉的兽医,关心动物更甚于作者笔下大多数的角色关心朋友与家人。罗达搬去和当地牙医吉姆同居,一直梦想着夏威夷的海滩婚礼。事实证明,她梦想中美好的那天在吉姆的想法中却是噩梦。 范恩改变了平庸作家对小镇生活的诠释方式,以两条线索为主线,让读者窥见了人们内心世界的黑暗。一次与正在旅行的信托基金小子的偶遇使吉姆意识到,尽管勉强娶了罗达,但是真正让他感到生活意义的却是多年来与接待员及牙科护士们的性关系。他41岁了,感觉有些发福,所以他买了跑步机,戒了酒和甜食。每次健身后他都吃罗达为他准备的沙拉。之后他所做的只有崩溃。他们的婚姻没有指望了。 与此同时,罗达的母亲一直在腰酸背痛地忙着建造丈夫的小木屋。“毫无疑问加里是生活的主宰,而罗拉则是陪衬。但真正的问题不在这里。”加里有着诗人般的敏锐,知道“在她新嫁娘般的内心里充满了走不出来的悲伤”,但他什么也不说。更遭的是艾琳患上了可怕的、无法解释的头痛,这让她萎靡不振、筋疲力竭。甚至就连罗达不顾兽医行规偷着开给她吃的止痛片也无法缓解疼痛。正如婚姻的破裂,加里摇摇欲坠的小屋也开始瓦解。因为是在过度自怜的心境下建造的,所以原木之间有缝隙,角度不正确,门框被生气地钉在外面。 作为一个作家,范恩鲜明的一面在于他愿意揭露这一切,即加里和艾琳对彼此的看法中所有糟糕的东西,两人横眉冷对,内心却彼此猜忌怨恨,而这样的相处怎能不把婚姻推向死亡。小说的结局是凄惨的,这样的结局正如罗达看似盲目地跳进了她注定失败的婚姻,不可避免的会以惨淡收场。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当读者得出这个结论时,反思范恩小说的结局不禁让人怀疑,为什么作者没把它写出来。作为作家,他的书让人一读再读;作为人,他的特质让人细细品味。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5-4-19 09:31 , Processed in 0.29383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