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胀 价格分析 至少在现阶段,通胀抬头并不像看上去那样令人担忧 Feb 3rd 2011 | from PRINT EDITION 通胀归来。在许多国家,复苏依旧疲软,但物价上涨的威胁已使决策者和公众如临大敌。新兴市场的忧虑尤重。通胀率在中国为4.6%,巴西为5.9%,在印度虽比去年的高位有所下降,但仍接近10%。但在发达国家的日程表上,通胀也赫然在列(见图)。 本周出炉的数据表明,1月份欧元区通胀率达到了2.4%。欧洲央行主席让-克劳德•特里谢措辞强硬,令人回想起欧洲央行2008年7月的升息举措。当时,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压倒了经济衰退。英国的通胀率在2009年12月就超过了2%的目标值,在去年12月更是高达3.7%。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在1月警告说,通胀率很快就会攀升至4~5%。在美国,通胀率一直在历史最低水平徘徊,但去年年末也升高到了1.5%。 通胀高企很大部分要归因于越来越贵的商品。除了原油和食品,金属价格也已一飞冲天:本周,铜价创出了一系列历史新高。在未来数月中,原材料价格上涨将通过供给链进一步推高通胀率。欧洲通胀率高企还有另一大原因——为填补财政赤字而提高增值税(一种消费税)。今年初提高的增值税率将推高英国1月的物价。 不过,商品价格和税收对通胀的影响是暂时的,由于价格变动是同比数字,因此此类影响在一年之后就不复存在了。对央行来说,令人头痛的是这会导致一种危害更大的通胀。物价上涨会改变通胀预期,导致工人要求更高的工资以维持购买力,而企业则会提高价格,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第二轮效应”的确令人辗转反侧,但其形成是需要条件的——整体经济由于劳动力市场紧张、工厂产能充分利用,已然存在通胀压力。目前看来,发达国家现状与这样的过热状态还有不小的距离。失业率在欧元区高达10%以上,在美国超过9%,在英国也有7.9%。工资涨幅很小,在欧元区不到1%,美国和英国也只有2%左右。 通胀预期在近几个月有所抬头。但即使工人预期通胀会恶化,他们也无能为力。汇丰银行的凯伦•瓦尔德(Karen Ward)认为,焦虑的打工者不会要求更高的工资,因为他们害怕因此被炒鱿鱼。 发达国家经济的产能也远未达到饱和。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010年G7国家的产出与潜在产出相比,还有2.4%(日本)到4.7%(意大利)的差距。这项估计向来以误差大而著名。但要是复苏真的已经消除了过剩产能的话,那么错误的就应该是正负,而不是范围了。 新兴经济体的情况有很大不同。许多新兴国家的产出已经恢复到了2009年危机前的水平。随着产能约束开始起作用,基础通胀率开始抬头。家庭通胀预期同样在升高。在中国,通胀预期已经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值,并已经出现工资上涨压力的信号。更高的工资本身并非坏事,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收入增长长期低于生产率。危险在于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过热的经济意味着物价和工资会你追我赶,螺旋上涨。 为了打压物价-工资上升螺旋,各国央行纷纷以升息和提高准备金要求作为对策。上个月,巴西和印度央行均升了息;到目前为止,两国分别已累计提高利率2.5和1.75个百分点。而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再次提高了准备金要求,1年内已七次提高准备金率。 尽管如此,货币环境仍然显得太宽松。JP摩根认为,新兴经济体的真实政策利率——官方利率减去核心消费物价通胀率——正处于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消费物价通胀仍旧低于2008年的水平。但并不能放松警惕。持续的增长繁荣和低成本资金最终会引来大麻烦。
|
Despite a weak recovery in much of the world, the threat of rising prices preoccupies policymakers and the public. 原译:在许多国家,复苏依旧疲软,但物价上涨的威胁已使决策者和公众如临大敌。
评论: despite 没有译出。
尽管在许多国家出现了疲软的复苏,但物价上涨的威胁已经成了决策者和公众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1-7 12:36 , Processed in 0.07537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