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焦点
填饱肚子的主食
人们的食物花销能有效评估饥饿程度
Mar 24th 2011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对发达国家的群众来说,饥饿就是不舒服一小会儿,跑个商店或扫下冰箱就很容易解决。在贫困地区有很多人却天天过着挨饿的日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一是发展中国家的挨饿人口比例减半。
这是个复杂的任务,因为全球食物不紧缺,不太穷的又不能吃得好。例如印度,1980至2005年,人们实际收入涨了食物价格也降了,但是数据表明,即使是那些原来就吃不好的印度人,在那段时间还吃不饱,这种事让经济学家头疼了很久。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经济学家Robert Jensen和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的经济学家Nolan Miller发表的论文分析:也许部分由于政府和国际机构统计饥饿数据。通常有个固定标准——每天2100卡路,他们只是统计有多少人摄取的卡路里低于这个标准。既然人们的卡路里需求量不一样,这个统一标准显然只能做参考。另外,注重卡路里而忽视了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重要性。经济学家声称这主要为了评估饥饿程度,当然不能和人们想的那样面面俱到。现在他们提出了一个新方案:用人们的食物花销来评估饥饿程度。
饥饿导致身体不舒服,伴随着头痛、难受、头晕、没劲儿和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饥饿的人急需更多的卡路里。经济学家提出,饥饿引起的痛苦将会推动营养不够的人花更多的钱去买大米或小米等主食,都是些便宜的卡路里来源。一旦人们摆脱了饥饿,他们不怎么买这些主食,而是注重多样和味道。这表示主食卡路里分量大幅下降,人们就不再挨饿了;若主食卡路里分量异常之高,则表明人们还是挨饿的。
多高才算饥饿,得看食物价格。如果人们试着尽可能便宜的满足饮食需要,根据大米或小麦的价格就可以算出他们主食卡路里的摄取量,理论上的“主食卡路里分量”(SCS)可同实际饮食构成对比,若有人消耗的主食卡路里高于预测,那么这个人可能还挨着饿。
要是每个人的“主食卡路里分量”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办法就会很麻烦,不过事情也可以变得相对更简单,在中国部分地区,对体重和年龄不同的人使用统一的饮食标准和食物价格,作者发现,应该来自主食的卡路里分量比总体所需卡路里要少得多。人们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比如多运动)有很大的差距,一些人每天只需要2112卡路里,有的人可能需要多达3202的卡路里。精算的“主食卡路里分量”停在总卡路里的80%到85%这一小段,这表明在购食主要为吃饱的地区,有些人摄取少于80%,就已经达到不挨饿的标准了。
在中国的九个省,经济学家使用新标准评估饥饿程度。1991年至2000年间,3800户中16000名居民接受了调查,他们需要汇报昨天的饮食,调查数据和这个办法基本相符:最穷的家庭以主食为主。随着收入高过一定标准,“主食卡路里分量”则会下降,一旦人们每月收入超过225元(2000年为27美元),他们似乎能摆脱饥饿的困扰。
评估
数据显示了在大部分的调查地点,从大米这种主食摄取的卡路里少于80%的人数。我们可以看出,结果同中国政府每天2100的卡路里的标准相悖。2000年在调查地大约67%的家庭挨饿,(未达政府标准),但是新标准测定只有32%家庭挨饿(摄取超过80%的卡路里)。两者差了近一半,可真是个大差距。
长期来看,两种办法也在饥饿问题上也产生了相反的结果。1991至2000年间调查地的一般家庭都变富了,但是每天摄取卡路里少于政府标准的家庭从53%升到67%。主食卡路里分量产生了分歧,这段时间第二种办法测得饥饿家庭的数量从49%降到32%,最近更多的数据也得出了和第二办法相似的结论。2008年调查发现,给中国贫穷家庭谷类主食津贴不能让他们多买大米或小麦,相反他们买了不少虾和肉,这些不一定是最便宜的热量来源,但却是相当美味的。
本文由译者 Jane单 提供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