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CO中文网 门户 优秀译文推荐 专栏 查看内容

[2011.05.05] 精神病免责条款

2011-5-9 07:18| 发布者: Somers| 查看: 5691| 评论: 9|原作者: dqzxf

摘要: 在巴基斯坦进行反恐不必非要做出疯狂的举动不可,但摆出这样一种姿态却自有好处
菩提

精神病免责条款

在巴基斯坦进行反恐不必非要做出疯狂的举动不可,但摆出这样一种姿态却自有好处
036 Asia - Banyan.mp3

《经济学人》杂志2011年5月5日文章

如果您忘了某件东西放在哪里,翻遍了房间也找不到,而它却很可能就在您的眼皮底下。但这次要找的对象也许是史上最值钱的追捕目标了。巴基斯坦当局的各个部门都不知道乌萨马•本•拉登就生活在他们中间,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而如果巴基斯坦采取了如此惊人的欺骗行动并冒与美国翻脸的风险(美国可是其最重要的盟友啊),您可能会认为这同样令人不可思议。但事实上您可能就错了:巴基斯坦长期以来一直在采取极其危险的欺骗行动,这已经成为其外交政策的特征。

也许这位全球头号通缉犯某天能够派上用场。三军情报局(ISI)是巴基斯坦的情报机构,该机构内的某些人可能认为藏匿下本•拉登是一个好主意。其原因在于巴基斯坦与美国、与伊斯兰极端主义和与印度痛苦的关系上。

布鲁斯•里德尔(Bruce Riedel)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名官员,他曾根据奥巴马总统的指示主持编写过一份美国对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政策的述评报告。他最近撰写了一本关于美巴关系的新著——《致命的拥抱》(Deadly Embrace)。书中披露,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始终视美国为一个反覆无常的朋友。在巴基斯坦看来,与美国的关系就是一部被出卖的历史。在上世纪50年代,两国的情报机关相处甚好。苏联在1960年俘获的一架美国U-2型侦察机就是从位于白沙瓦附近的一处秘密空军基地起飞的。然而,当巴基斯坦与印度于1965年发生战争时,美国却保持了中立。虽然巴基斯坦帮助理查德•尼克松总统打开了通往中国的大门,但在1971年东巴基斯坦分裂成为孟加拉国的时候,他也没帮多大的忙。(尽管美国设法派遣了一艘航母开进孟加拉湾作为对抗印度的措施。)

上世纪80年代美巴在武装和训练穆斯林游击队同占领阿富汗的苏军进行战斗上进行了密切合作,但这种良好关系很快就变为对巴基斯坦核计划的制裁。因此,在2001年9月11日,据巴基斯坦当时的独裁者佩尔韦兹•穆沙拉夫的回忆录所述,他经过仔细考虑后终于屈服于美国的威胁,为美国即将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提供了帮助。

巴基斯坦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一直模糊不清。它为美军进入阿富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通道。它在与恐怖分子的交战中牺牲了数百名士兵的生命。它容忍了在其领土上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目标进行的无人机攻击,这种攻击行动在巴国内受到了激烈的反对。它还允许数以百计的中情局特工在巴国内四处活动。今年元月一名中情局特工公然在拉合尔市街道上枪杀两人,巴基斯坦甚至最终没有追究他的责任。据穆沙拉夫所言,截至2006年,巴基斯坦共逮捕和向美方递交了670名基地组织成员,其中包括2003年向美方递交的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此人被控是911事件的主谋。

然而,巴基斯坦在帮助阿富汗塔利班在2001年被击垮后重整旗鼓方面也出力不小。现在巴基斯坦要否认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住在其境内的说法恐怕就更加令人难以相信了。巴基斯坦军队一直在有选择地袭击极端分子。“哈卡尼网络”只在阿富汗发动袭击,巴基斯坦军队就从不攻击这支武装。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本•拉登这个最大的恐怖分子也得到了巴方的保护。

本•拉登先生的保护者们甚至有可能同情他,并支持他的观点。哈米德•居尔(Hamid Gul)曾是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首脑,他就提出了911事件是场阴谋的观点。他还认为“塔利班是阿富汗的未来”,这种观点在巴基斯坦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一个人可以选择朋友,但无法选择邻居。美国人在这里待不长,但印度却永远都存在于那里。在巴安全机构内部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首先,印度是真正的敌人,其次,巴基斯坦在与印度的抗衡中需要友好的阿富汗邻邦作为“战略纵深”。此外,塔利班与许多巴基斯坦人同属一个种族,其成员主要是普什图族人。

利用伊斯兰武装分子来推翻一个大国统治的策略在阿富汗卓有成效,这种策略被再次用于克什米尔来对付印度。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军队与伊斯兰武装分子在两场起义期间建立了牢固的关系。例如,巴基斯坦恐怖分子于2008年11月对孟买发动了袭击,但如果没有某些官员纵容,这样的事件似乎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挑起这类事件的目的是要促使与印度的紧张关系升级,为将巴基斯坦军队集结于东部边境寻找理由。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拥有核武器,这可能是一种危险至极的策略。现在看来,巴基斯坦国内的极端分子已经失去了控制,这威胁到一个温和的巴基斯坦的生存。然而,政府在如何对待极端分子的问题上似乎仍然心情矛盾。

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Asif Ali Zardari)本周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否认在过去的十年里有任何巴方人员知道本•拉登的下落。他采用了一个人们所熟悉的辩护方法。他说,巴基斯坦“可能是世界上受害于恐怖主义最大的国家”,恐怖活动已经夺走了3万巴基斯坦平民的生命。他暗示,巴基斯坦与恐怖分子进行合作不合情理。

担心出现更坏的局面


扎尔达里先生说得对,这确实是一个几近疯狂的策略,完全不顾其后果。制订这项策略的人假定美国是太需要巴基斯坦的帮助了,以至于不会再次抛弃它;假定印度能够忍受几乎任何挑衅。他们还假定巴基斯坦国内极端主义的兴起仍然可以得到控制。而这最后一个假定在今年看来最靠不住。两个温和的政治家被暗杀了,原因是他们主张对不公正的亵渎法进行改革。几乎没有人敢谴责行刺他们的凶手,但却有许多人对凶手大唱赞歌。

如果巴基斯坦(它在核扩散方面也有世界上最恶劣的记录)位于地球上任何一个其它地方,它都可能被作为一个流氓国家来对待。但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是太重要了。对这个政权不稳的国家会落入原教旨主义者手中的忧虑反过来又部分制约了美国和印度。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对于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对于印度在一个平稳的地区建设繁荣经济的愿景都将是一场灾难。而绝大多数巴基斯坦人都不愿意生活在严厉的宗教统治之下,对他们而言,原教旨主义上台更是一场难以承受的灾难。

 
 
 
 
本文由译者 dqzxf 提供 点击此处阅读双语版



asset.jpg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annanchen 2011-5-8 23:30
The Haqqani network, which reserves its firepower for targets in Afghanistan, has been immune. So, the world now knows, was the biggest terrorist prize of all.

这是一个误译。 the biggest terrorist prize of all. = 拉登
So was 拉登= 拉登was immune.
引用 yannanchen 2011-5-9 01:10
the last place =the least expected place
引用 yannanchen 2011-5-9 01:14
less controversially in Pakistan 不等于hardly controversially in Pakistan
引用 yannanchen 2011-5-9 01:22
Denying any Pakistani knowledge of Mr bin Laden’s whereabouts these past ten years, 否认有任何巴基斯坦人知道本•拉登的下落???
这里的Pakistani不是任何巴基斯坦人, 而是巴基斯坦国家或政府。
引用 dqzxf 2011-5-9 06:14
本帖最后由 dqzxf 于 2011-5-9 06:15 编辑

回复 yannanchen 的帖子

Denying any Pakistani knowledge of Mr bin Laden’s whereabouts these past ten years, 否认有任何巴基斯坦人知道本•拉登的下落???
这里的Pakistani不是任何巴基斯坦人, 而是巴基斯坦国家或政府。

我认为这里的Pakistani是指巴基斯坦政府官员、情报人员、警官、军官等等能够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人,并非所有巴基斯坦人。就像我们常说的“中国人”或“中国人民”如何如何,也不是指所有中国人一样。不过为避免歧义,修改成“任何巴方人员”如何?
引用 不墨 2011-5-9 08:51
昨天看到一篇报道说,Laden 应译为“拉丹”,而非“拉登”。新华社翻译组解释,阿语中Laden并无“登”的音。
引用 dqzxf 2011-5-9 10:04
回复 不墨 的帖子

下面这个帖子很有意思,可以参考。
前些年,拉登刚刚进入传媒的视线,被译作“拉登”。由于这厮闹得全世界鸡飞狗跳,所以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最后到了无人不知的程度。“拉登”二字已经牢牢地占领了受众的记忆。这时候,忽然见到一两家报刊,在有关的各种消息中使用“拉丹”这个译名。还见到有文章解释“拉丹”为什么比“拉登”译得更好。采用“拉丹”的一派,是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报刊。新华社有关部门似乎是受命专门搞定译名标准化的,应该说,来头大,对敲定译名有某种权威性(近日拜读一位专家的著作,他对这种部门的权威性表示出可以商榷的态度)。可事情就邪了门了,这“规范”过的译名“拉丹”愣是没有人理睬,电视节目也罢,铺天盖地的报刊也罢,还是“拉登”、“拉登”地我行我素,谁也没有要改的意思。

  这时候,一个有趣的情况出现了:一面是不多的几家媒体在用“拉丹”,另一面是其他多数传媒,使用“拉登”。于是,在中国传媒上出现了一个很需要统一起来、却一直统一不了的译名。我不怕麻烦,在网上利用搜索引擎做了一个统计。使用“拉登”的消息2420000条,使用“拉丹”的消息110000条,“拉登派”差不多是“拉丹派”的13倍。读者的直觉,“拉丹派”可能还要少一些。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几个:一,由政府有关部门强行规定,大家一律采用标准化的“拉丹”。二,召开一个座谈会,由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新闻主管部门参加,大家畅所欲言,摆一摆到底是用“拉登”好,还是用“拉丹”好。看看能不能达成共识。三,少数服从多数,“拉丹”一派干脆从众算了,也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就“拉登”了也没有什么损失,不丢什么面子,免得大家读报纸被不同的译名弄得十分闹心。四,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大家继续各说各话,各行其是,“丹”水不犯“登”水。等拉登不在了,他的名字的使用频率也就急剧下降,问题也就自然消灭了。

  第一个办法不妥。他拉登算个什么东西,还要劳动中国的有关部门为他的译名下个文件?这也太抬举他了,不行。第二个办法,开会,这是我们研究学术或者开展各项工作的强项,但这要占用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宝贵时间,似乎也不值得,毕竟这个问题也太小了。少数派原本觉得自己具有权威性,这回轻易就倒戈了,也太栽面儿。第四个办法可以不说,根本算不上一个主动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就剩下第三个了,就是请新华社的几家报刊委屈一下,随大流,也“拉登”算了。

  我倾向于第三种办法。译名标准化是好,但要搞得及时才行。一个译名出现,大家已然叫开了,就有了约定俗成的流通资格,没有特别的理由,很难再改过来。譬如“熊猫”,没有比这个错误更明显的了,可一旦约定俗成,中国十几亿人就都“熊猫”下去,没有改成“猫熊”。其实明明是猫熊么!其次,就“登”“丹”二字的选择而言,也很难说“丹”就比“登”好到哪里去。相反,读起来,似乎“登”更顺口一些。再次,港澳台的媒体也习惯用“拉登”。在译名上,我们还是尽可能地统一一些,避免差异太大,沟通不便。“拉丹派”坚持到底,也说不上什么“光荣的孤立”,弃“丹”从“登”,也没什么丧失原则立场的大错误可犯。这种事情,用不着这么较劲。

引用 mylta 2011-5-10 07:08
本帖最后由 mylta 于 2011-5-10 07:09 编辑

“如果您忘了某件东西放在哪里,翻遍了房间也找不到,而它却很可能就在您的眼皮底下。但这次要找的对象也许是史上最值钱的追捕目标了。”
感觉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少了些衔接,这样译是不是好些:
“明明在你眼皮子底下的东西,你却往往发现不了。但这次发现不了的可能是史上最有价值的追捕目标了。”
引用 mylta 2011-5-10 07:16
“但事实上您可能就错了:巴基斯坦长期以来一直在采取极其危险的欺骗行动,这已经成为其外交政策的特征。”
不妨简单点:
“但事实上您可能就错了:玩欺骗早已成为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特征。”

查看全部评论(9)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4-11-24 14:07 , Processed in 0.08371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