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ECO中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20250627 六本關於網球傳奇巨星的著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与译者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化 | 《經濟學人》精選
六本關於網球傳奇巨星的著作
佐以草莓與一杯品姆酒,細品這些佳作

攝影:蓋蒂圖片社

2025年6月27日 | 閱讀時間5分鐘
每年兩週,網球迷的目光都聚焦於倫敦西南部一片綠樹成蔭的郊區。溫布頓網球錦標賽被視為四大滿貫賽事中最傳統且最負盛名的賽事(例如,它是唯一堅持主要穿著全白服裝規定的大滿貫賽事)。溫布頓既是發掘網壇新星的舞台——例如2001年羅傑·費德勒擊敗皮特·桑普拉斯的經典一戰——也是巔峰已逝的球星們期盼以榮耀告別的舞台。若想深入理解中央球場的致勝之道,不妨翻閱這些關於網壇傳奇的著作。
《全力以赴》 作者:碧莉珍·金 出版社:Knopf;496頁;30美元/Viking;20英鎊
十五歲時,比莉·珍·金(下圖)在學校作文中預見了人生軌跡。這位網球神童預言自己將進軍溫布頓,卻止步八強;飛往倫敦的航班上邂逅夢中情人墜入愛河,最終為婚姻放棄網球生涯。所幸金女士的反手切球技藝遠勝預言天分。1961至1979年間,她六度稱霸溫網單打,並在雙打項目斬獲十四冠,締造二十世紀體壇傳奇。在這部洞察深刻且坦率直白的自傳中,她回顧了球場內外的征戰歷程。「運動」她曾說,「教會我們堅韌不拔。」
《網壇層次》 約翰·麥克菲 著法拉、斯特勞斯與吉魯出版社;160頁;17美元奧魯姆出版社;10英鎊
本書以逐拍重現的方式,再現1968年美國網球公開賽亞瑟·艾許與克拉克·格雷布納的經典對決。美國作家約翰·麥克菲藉此賽事勾勒兩位選手的雙重肖像;其筆觸生動流暢,精準捕捉選手間攻防勢能的流轉,以及這股動能如何牽動其心理狀態。(「每記擊球都承載著最高風險,艾許卻仍在思索他心目中的理想晚餐——炸雞、米飯與焗烤豆。」)艾許最終擊敗格雷布納並奪得該屆賽事冠軍,成為首位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黑人選手。
攝影:Alamy
《大師》克里斯多福·克萊瑞 著 十二出版社;432頁;30美元/約20英鎊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憑藉其崇高聲望,成為多數職業選手夢寐以求的大滿貫冠軍。費德勒(圖上)以看似毫不費力的姿態創下八度奪冠的紀錄。但美國記者克里斯多福·克萊瑞闡釋,費德勒沉穩從容的氣質實則源於艱苦磨礪。少年時期他與心理學家合作鍛鍊心理素質;職業生涯後期更更換球拍以提升進攻性,在頂尖層級保持競爭力。本書於費德勒2022年退役前出版,深入剖析了這位瑞士名將的卓越之處。
《敞開》安德烈·阿加西著。諾普夫出版社;400頁;定價38美元/30英鎊
安德烈·阿加西的自傳(與J·R·莫林格合著,後者亦為哈里王子合作者)名副其實。他坦承儘管網球造詣超群——早年憑藉強勢精準的底線擊球贏得八座大滿貫——卻從未真正熱愛這項運動。他亦毫不迴避人生陰暗面,包括抑鬱症、吸食冰毒及欺瞞職業網球協會的往事(最終免於停賽處分)。他寫道:「網球運用著生命的語言——優勢、發球、失誤、破發、零分,這些基本元素正是日常存在的縮影,因為每場比賽都是微縮的人生。」此言絕非偶然。
攝影:蓋蒂圖片社
《弦理論》大衛·福斯特·華萊士 著美國圖書館協會出版;158頁;定價21.95美元/20.99英鎊
大衛·福斯特·華萊士——1970年代曾以青少年選手身份參與網球競技——以標誌性的幽默與精準筆觸撰寫多篇網球散文。他在2006年剖析費德勒的球風,描繪觀賞其擊球時令人陶醉的境界。(彼時費德勒已進入巔峰時期。)華萊士驚嘆於費德勒的先見之明、芭蕾舞般的動作,以及憑空創造出違背邏輯的絕妙擊球的能力。當觀看這位年輕瑞士選手比賽時,「有時會令人驚得下巴掉下來,眼睛瞪得圓圓的,發出讓另一半從隔壁房間跑來確認你是否安好的聲音。」
《戰士》克里斯多福·克萊瑞 著。Grand Central出版社;368頁;32.50美元。John Murray出版社;22英鎊
若費德勒的網球技藝顯得行雲流水,拉斐爾·納達爾則以汗水與掙扎換取每盤勝利。(這種對比正是兩人對決如此精彩的關鍵因素之一。) 本書追溯納達爾從三歲初識網球到斬獲22座大滿貫單打冠軍的職業生涯——更令人驚嘆的是,他因傷病缺席了15場重大賽事。克萊里詳述這位西班牙選手的競技精神與心理韌性,並闡明其在紅土賽場的非凡成就:納達爾的14座冠軍獎盃皆誕生於羅蘭加洛斯。
兩本推薦書單:
《網球內在遊戲》 作者:W·提摩西·蓋爾威 蘭登書屋;192頁;28美元/23英鎊
本書獻給那些練習表現優於正式比賽的選手。W·提摩西·蓋爾威指出網球存在雙重遊戲:外在遊戲與內在遊戲。外在遊戲——涉及步法、拋球、握拍等技術層面——往往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但內在遊戲(心理層面)同樣關鍵,許多球員正是在此陷入困境。本書兼具教學指南與自助手冊性質,引領讀者跨越球場內外的障礙。
《球拍》康納·尼蘭德 著 桑迪科夫出版社;320頁;20英鎊
全球約有九千萬網球愛好者,躋身世界前兩千名的選手皆屬頂尖人才。然而百強之外的球員,鮮少能體會明星般的光環。康納·尼蘭德在這本啟發性著作中寫道,職業網壇邊緣圈的生活是種苦役。2005至2012年間,這位愛爾蘭選手試圖逃離次級巡迴賽的「煉獄」,最高排名僅短暫觸及129位。他親歷賽場的奮鬥紀實,令人深刻體悟到體育偉業的淬鍊之路何其艱辛。■
欲獲取最新書籍、電影、電視節目、專輯及爭議事件資訊,請訂閱《劇情轉折》——我們每週發行的訂閱者專屬通訊
探索更多
《經濟學人》精選閱讀文化專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GMT+8, 2025-9-25 23:02 , Processed in 0.1694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