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购
中国买下整个世界 世界应该保持商业市场之开放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2010年11月11日文章 理论上讲,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企业所有权无关紧要。而实际中该观点却饱受争议。从1980年代日本公司在美国的采购潮,到2000年沃达丰接管德国的曼内斯曼,再到最近私人股本运营公司的一系列闹剧,收购总是能够激起一波波国家范围的焦虑。 未来几年内,这样的担忧很可能还会更加严重,因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在疯狂收购。中方买主大多并不透明,由共产党运营,有时不但受利益驱使,还有政治推动。本年度,中国企业的跨境交易占全球总额的十分之一,购买内容有美国天然气,巴西电网,还有瑞典汽车公司沃尔沃。 此种趋势的反对之声愈发震耳,不难理解。有些人认为,资本家应允许共产党收购他们的公司这一观念已经将经济自由主义推向了荒谬的极限。然而,资本家们正当如此,因为中国资本的传播能够为被其收购者——乃至整个世界——带来好处。 中国为何与众不同 不久前,政府控股的公司被认为是半成型的生物,需要全面私有化。但由于一系列原因——新兴世界中的巨额存款,石油财富和对自由市场模型信心的丧失,国家资本主义重新抬头。眼下全球股市价值的五分之一都在这样的公司手中,较十年前多出了一倍。
富裕国家曾对重商主义的经济体崛起表现出容忍态度:想想韩国政府主导的开发公司和新加坡的国家控股公司,都是活跃的境外收购者。而中国却有所不同。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假以时日很可能会赶超美国。中国的公司现在还是内向型的巨型产业,但正开始在国外使用它们丰富的资源。 国际贸易中,中国企业仅拥有全球投资的6%。从历史的角度看,占优者的份额远比这个数字要大。1914年和1967年分别是英国和美国巅峰时代,两者份额都曾近50%。中国本应崛起,加之存款丰厚,定会得到大力推动。今天国家储蓄大部分投资在富国的政府债券中,明天就可能会被用来收购公司,保护中国不受富国货币贬值和可能出现的违约之困扰。 中国企业也是由于通常的原因而走向世界:为获得原材料,学习技术工艺,打入外国市场。但是引领这些企业的政府在诸多国家眼中是一位战略竞争对手,而非伙伴。中国政府经常会任命主管,指示交易,并通过国家银行为其融资,这在我们的精粹文章中已经作出了解释。收购一旦发生,天然资源公司可能就会成为这一“中史之国”手中的供应商。有些人认为中国公司可能比这更加厉害:美国就觉得中国电信设备公司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私人企业在传播全球化成果的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全球范围内按照认为合理的方式分配资源,并通过竞争赢取客户。一个不透明的政府可能会控制世界资本,这样的想法可并不受欢迎。如此一来,资源将被官员摆布,而非受市场支配;驱动决定的将是政治原因,而非利益。对此种担心表达的担忧之声愈演愈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曾经都是收购的开放市场,现在也开始为中国国家支持的企业创造障碍,尤其在自然资源方面;而且我们很明显能够看到,其他国家也对中国收起了拥抱。 这是个错误。中国造成这样的威胁还有十万八千里:大部分中国公司都刚刚在国外立足。就算在他们最近交易最为活跃的自然资源方面,也没有掌握足够的供给来操纵大部分商品的市场。 中国的体系也没有国际人士所认为的那样庞大。国企在中国国内也进行竞争,其决策需要征得双方同意,而非一方颐指气使。走出国门后,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动机,但有些部门——如国防和战略基建——也过于敏感,不适合他们介入。但这样的领域少之又少。 那万一中国国企收购是出于政治而非盈利,又将如何是好?只要其他公司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这就不是什么问题。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能够选择其他的供应商,那么中国公司就能让人放心地收购能源公司。如果中国企业能将资金撒往世界,倒也不错。美国和欧洲都能利用这笔钱。担心廉价中国资本可能会削弱其对手,能通过加强竞争法更好地解决,而不是把投资拒之门外。 不是所有的中国公司都是国有。一些基本上独立,主要还是受盈利所驱。一般说来,都是这些公司将目光投向海外。比如沃尔沃的新东家吉利。现在沃尔沃能在中国售出更多的汽车了;若没有这笔交易,公司前途未卜。 自信一些 中国公司能将新的能源和资本带到全球的没落企业;但影响不会仅有积极的一面。中国公司为在国外取得成功,就必须入乡随俗。这就意味着雇佣当地的管理人员,投资当地研发,并平抚当地人的焦虑——比如可以通过在当地上市子总司。印度和巴西企业因其私营部门的传统,价值更加开放的文化,在国外存有优势。而这也没有在中国主管人员的身上消失。 中国走向世界,带来的好处不仅仅在商业。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投资,盈利也会更加与世界其他地区保持一致;如此一来,中国对国际合作的热情就可能增长。排斥中国的前进脚步是对后人的伤害,同时也表明,资本主义对自己非常缺乏信心。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4-12-23 05:21 , Processed in 0.0698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