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
印度的经济奇迹 国家脆弱不堪,私企蒸蒸日上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2010年9月30日文章
恶心的厕所、污水坑中传播登革热的嗡嗡作响的蚊子、倒坍的泥瓦建筑、松懈的治安、恐怖分子的袭击、为10月3日即将在德里举行的72国英联邦运动会所做的准备,这一切的一切均未给印度赢得好评。“遍地垃圾”——英国小报头条一个比较温和的字眼。即使是最理想的情况下,直到最后一分钟组织者还在尽最大努力将一切安排妥当,德里运动会依旧会是一团糟。这与2008年中国举办的几近完美的奥运会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很多人可能会由此得出错误的结论。 一般来说,举办一次盛大的体育赛事就能对这个国家略知一二。强盛的国家应该建立顶级体育场,并使公共交通准时准点。然而印度似乎无法做到其中任何一条,它永远是个二流国家。 是这样吗?尽管说是“遍地垃圾”,印度还并非一无是处。其经济今年预计将增长8.5%,虽说要赶上中国经济(四倍于印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其增长率有望在2013年甚至之前赶上中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未来25年,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比任何一个大国都要快。平心而论,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实属不易。 国民力量 为什么印度经济将很快开始超过中国,其原因有二。第一是人口。中国的劳动力面临着老龄化问题,用不了几年就会开始萎缩。这是由于一项强制性的独生子女政策所致,而历届印度政府无一幸免于此。在20世纪70年代,英迪拉•甘地曾尝试过类似的政策,她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出台了强制性绝育方案。这引来众多抗议。随后被迫恢复民主,并放弃强制性的人口政策。幸好印度现在有年轻的并在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其抚养率——指儿童和老人占成年劳动人口的比例——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而且这样的情况会持续一代人。印度经济将受惠于这种“人口红利”,这样的“人口红利”曾创造过许多亚洲经济奇迹。 第二个值得乐观的原因是印度备受嘲弄的民主。民主会阻碍贫穷国家的发展,这样的想法近年来已被广泛认同。诚然,它确实有其不足,民选政府对自私派别和利益集团惟命是从。即使连最紧迫的决定也争论不休、一再拖延。 中国并没有这样的问题。技术官员说筑坝就筑坝、说修路就修路、说拆迁就拆迁。拆迁的村民会得到相应补偿,但他们不能阻碍国家的发展。中国的领导人是从长远来权衡所有公民的利益并做出合理的决定。这使得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数亿人脱贫。难怪各地的独裁者以此为借口来反对民主。 毫无疑问,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会使英联邦运动会少几分混乱。但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比对羽毛球和艺术体操的影响更大。也许印度政府软弱,但印度的私营企业都很强。印度资本主义是由数百万雄心勃勃的企业家所驱动。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当印度取消了“牌照制度”并对外开放贸易后,印度商业就一片繁荣。该国目前拥有众多蓬勃发展的小企业和许多世界级大公司,满口操英文的大老板们自诩为全球精英。和中国企业家相比,他们较少依赖政府的资助。而且他们更加具有创造性:他们设计了价值2000美元的汽车、超低价心脏手术和一些新的能更有效地响应顾客的管理方式。印度各地的想法很容易流动,因为它没有中国的保密和审查文化。加上中国猖獗的盗版问题,因此,诸如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更偏向于印度,而非“中央王国”。 印度资本主义个人品牌也许同样比中国的国企更具生命力。中国的企业在明智的政府主导下会繁荣昌盛,但反之就会导致比印度更大的破坏性。因为中国领导人一手遮天。如果现是另一个毛泽东当政,想让他下台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事不可能发生。 这是未来要回答的一个问题。目前,印度的问题显而易见。道路不平,交通不便。许多精英企业家每天堵车浪费数小时。他们的公司在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上耗费过多成本:备用发电机、水处理厂和接送员工的公司专车。而且如果那些新的员工不能得到雇佣的话,印度的“人口红利”就不会起作用。印度的受教育比例在提高,部分原因是因为服务穷人的廉价私立学校的兴起,但依旧远落后于中国。 印度优势 印度政府认识到必须解决基础设施的危机,并以更聪明的方式说服私企来为此买单。但进度缓慢,且受腐败的影响。腐败的尺度不好把握,但许多人认为中国在控制腐败方面比印度做得要好,因为中国通常使用残忍的手段,比如枪决。 如果让选择在中国还是在印度办企业,多数外商投资者可能选择前者。中国的市场更大,也易与政府相处。如果你的产品供应链在中国出了问题,中国的股东将要求知道为什么。但随着全球经济更加趋向知识密集型,印度的优势将会逐渐增加。当你在德里遇到堵车时,可以思考下这个问题。
005 Leaders - India_s economy.mp3 |
|小黑屋|手机版|网站地图|关于我们|ECO中文网 ( 京ICP备06039041号 )
GMT+8, 2025-1-3 08:13 , Processed in 0.09442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